汪海泉
“大哥”是生產(chǎn)隊里為數(shù)不多的一戶唐姓人,后來成了全大隊同輩人對他的統(tǒng)稱。農(nóng)村里閑聊,不出三句話,便能從七大姑八大姨身上扯出親戚來,無論從這種八竿子搭來的關系,還是從年齡上來說,我得稱他伯伯,因為他比我父親大幾歲。
在家里被稱作大哥的肯定不止一個,但親兄弟外的人稱你大哥時,必定在前面加上姓或名。唐姓大哥是個例外,整個大隊及周邊一些人,都稱他大哥。這里面就不僅是一個禮節(jié)性的稱呼了,也包含了對這個人的肯定、尊重甚至是贊美。鑒于此,行文時,我也就隨大流稱他大哥。
大哥兄弟六人,但我沒見過他們的父親,我母親曾告訴我,在大哥的小弟不滿一歲時,他們的父親就去世了。長兄如父,大哥自然而然就充當起了下面五個弟弟的“父親”,是他和母親一起把五個弟弟撫養(yǎng)成人的。
大哥生于20世紀初,那時侯,家里一無水田,二無旱地,全靠佃種和給人打工過活。大哥沒文化,又沒時間和財力學一門謀生手藝,只能靠在附近攬些出苦力的短工零活,他不是正在給人打工做活,就是在去給人打工做活的路上。
一個寒霜把黑黃色山路染白的冬日,大哥聽說附近一家窯廠正準備燒兩窯磚瓦,磚瓦坯子都做好晾干了。燒磚瓦的磚窯就是把泥巴磚瓦坯子塞進窯里,這個活不要技術(shù)只要力氣,大哥便一大早前往??伤サ牟皇菚r候,早在兩天前,窯廠就定好了裝窯工。
大哥很沮喪,無精打采地往回走。心想為什么不早些來呢?一家子七八個人,明天就沒米下鍋了。正當他懊悔地要用手抽自己的臉時,忽然發(fā)現(xiàn)路邊被白霜打蔫的草叢里躺著一個孤苦伶仃的黑色小布袋。他彎腰將小布袋撿起來,感覺很是甸手,晃了晃,布袋里發(fā)出細微而清脆的響聲。大哥聽到這聲音時,血液不禁直往腦袋上沖,懊悔的心情一下子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待用顫抖的手解開袋口,閃光的銀花餅晃得他連著幾個趔趄,費了好大勁兒才勉強站穩(wěn)。大哥沒讀過書,但曉得這東西是錢。那個時候雖然政府也發(fā)行過法幣、關金券等紙幣,但老百姓骨子里還是認定實實在在的、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銀圓。銀花餅就是當?shù)厝藢︺y圓的俗稱。大哥對數(shù)字不太敏感,上了二位數(shù)就有點兒迷糊,數(shù)了兩三遍都沒數(shù)明白,他便把兩只粗大的手掌合一起伸進布袋,還是無法將銀花餅一一捧住。后來每當別人問起他那次撿了多少錢時,他都用“一捧”來表述。
“一捧”也是他回家對母親說的數(shù)量。大哥母親正疑惑他為什么出去打工,還沒到吃飯時間就回來了,他卻告訴母親,他在路上撿了這么多錢。兩個手掌并一起,向母親面前一伸:“一捧?!?/p>
“錢呢?”母親不禁問道。
他大嘴一咧,笑道:“還人家了?!?/p>
原來,正當大哥為撿到這么多錢而高興的時候,心里卻一下子緊張了起來,甚至腦門上還滲出了細密的汗珠子。后來他對那層細密的汗珠子的解釋是:當他正要把小布袋放進自己的口袋時,早兩年發(fā)生的一件事突地閃進了他的腦海。那天,他鄰居家一只正生蛋的母雞被從后山竄進來的豺狗叼走了,在壟里做了一天工回到家的丈夫?qū)ζ拮哟蟀l(fā)雷霆,怪她沒一點用,連只雞都守不住。雞又不是貼在墻壁上的一張畫,活蹦亂跳的,哪能時時刻刻守著它?妻子很是委屈,兩人便大吵起來。丈夫更來氣,一時,長滿厚繭的手沒有控制住,扇在了妻子臉上。妻子一頓哭叫,一路狂跑,義無反顧地跳進了屋前的大水塘,等人們反應過來時,為時已晚。人們把跳水自盡的女人從水里撈上來后,都噓唏不已,不就一只雞嘛,都是沒錢惹的禍。
“一捧”錢該抵多少只雞了?那個丟錢的人只怕也會急得跳水自尋短見。
大哥嚇得不輕。
那怎么辦,我又不曉得是哪個人丟的錢,他去哪里了我也不曉得。好在過了不久,一個身穿長袍,肩挎包袱的中年男子匆匆趕來。男子雙眼死盯著地面,生怕地上忽然生出一塊石頭絆腳似的,手里抓著一頂布帽子不停地在寸草不生的腦袋上擦來擦去。
大哥與來人幾句簡單的答問,便把那個黑色小布袋還給了他。
事后好多人都說大哥“寶氣”:“‘一捧錢是任你怎么打短工都打不來的?!慌蹂X能讓你們一家吃很多餐飽飯,置很多套新衣服,你曉得不?”甚至還可以把那棟屋面像篩子的爛房子推倒重建。
大哥知道,在湘潭一帶,乃至整個湖南,說你“寶氣”,就等于罵你傻帽、愚蠢。不過,大哥對說他“寶氣”的人,也只是回以咧嘴一笑,露給人一口黃黑色的牙(大哥一口黃黑色牙是被葉子煙熏的)。
大哥唯一的愛好可能就是吸煙了。一個半大孩子,要為全家的生活而奔波,吸煙很可能是緩沖壓力、緩解焦慮的一種方法。我十二歲時,一到寒暑假和星期天就會去生產(chǎn)隊出集體工,十四歲半時成為全職社員,我見過大哥吸煙的樣子。他吸煙也和出工一樣認真,從不偷奸耍滑。就說吸“喇叭筒”吧,他會在工休時間里,將廢紙裁成約二寸長、一寸寬的長方形紙條,卷煙時,用手指將煙絲在煙紙上慢慢捋抻成一個上大下小的條狀,再從煙紙的左下角起,斜著往上卷,卷一次煙,如同制作一件工藝品。大哥吸煙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吸“喇叭筒”,因煙被卷成一頭大一頭小,形似喇叭狀而得名;另一種吸法用得比較多,就是用斑竹根做的煙袋,先打通竹根節(jié)巴,再在大的一頭挖個孔作煙鍋。斑竹根煙袋五六寸長,吸煙時,把煙絲裝在煙鍋里,不用時別褲腰帶上,很是方便,更重要的是節(jié)省了煙紙。大哥幾乎不吸商店發(fā)售的兩頭一樣大的紙煙,而只吸自己種的煙葉。那個時候,最便宜的“經(jīng)濟”牌紙煙要八分錢一包。不管是用哪一種方法吸煙,大哥裝煙絲都是一個長約二寸半,寬約一寸半,厚約一指半的鐵皮專用煙盒。也許,這是他吸煙生涯中唯一用錢購買的裝備。
五十多歲時,他決定戒煙。他說,煙從嘴巴里一口唆進,沒在肚子里停一下又從鼻孔里噴了出來,當不得飯也當不得茶,飽不得肚子也解不了渴,就是一種浪費,連火柴一個月都要用上十多盒。一盒火柴要二分錢。
都知道吸煙一旦成為生活中的一種習慣,是很難戒掉的。大哥卻不信,戒煙的勢態(tài)猶如破釜沉舟,他把煙絲全部燒掉后,便將精心制作的竹煙袋和花了幾毛錢買的鐵皮煙盒統(tǒng)統(tǒng)丟進了屋門前的水塘。
可熬了兩天,大哥總覺得干起活來全身無力,飯菜無味,睡覺不香,哈欠連天,便又想到了吸煙??赡檬裁词熃z和卷煙紙呢?只得在有幾絲涼意的秋天里下到水塘去摸尋。
一來二去的吸了戒,戒了吸。據(jù)他自己說,竹煙袋和鐵皮煙盒丟了找,找了丟,反復五六次,終于將長在身上和心上四五十年的煙癮徹底打發(fā)掉了。
大哥生性和善,用當?shù)匾痪湓捳f,就是連三歲細伢子都不得罪??梢灿欣?,有一次,大哥為一點小事和一名社員發(fā)生爭論,對方是個成天把臟話掛在嘴上當時尚的后生,罵娘是他的標志性語言,就如同見面問人家吃沒吃飯,在他本人看來,那根本就不是罵人??纱蟾绮?,一聽罵娘,火氣立即上來了,非要打人不可。你罵他什么都可以,決不能罵他娘半句。娘為養(yǎng)活他們六兄弟那個苦呀……娘在他的心中比過正堂上掛的神龕。后生被大哥突如其來的態(tài)勢嚇得臉色慘白,他做大哥崽都被嫌隙,真打起來,他是不好還手的,只有躲著的份兒。后來是大哥當過大隊干部的四弟出面才阻止了他的攻擊行動。
大哥因為幫母親持家,耽誤了成家,終身未娶,而他卻不比任何一個有家室的人孤單。剛過六十,弟弟們堅決不讓他出集體工了,爭著要養(yǎng)他,幾十個侄子侄女排成隊,表示要像對待父親一樣為他養(yǎng)老送終,在城里工作的二弟硬是喊了輛汽車把他請到家里,要讓勞碌一生的兄長到城里去享享福。
大家都羨慕大哥好福氣,從此可以在城里安享晚年。
可不到半個月,大哥急急地回來了,還說再也不去城里住了。
大哥說,城里什么都好,就是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左鄰右舍出門一把鎖,進屋門一關,好像前輩子是仇人。還有就是沒事做,在弟弟家里,想淘米做飯,弟媳一下子搶了去;飯后要去洗鍋刷碗,弟弟連忙給攔了;想要掃地,找不到掃把,看到弟弟拿拖把拖地,第二天便也學樣,侄子看到了,馬上跑了過來……用水不用挑,吃菜不用進菜園子;沒有豬欄,不用提潲桶;沒有雞塒,不用拌食喂雞。
有天閑得不行,就出門溜達,在街上喝了人家一碗水,還掏口袋給了人家一分錢。
什么事都沒有做,出門又要用錢,就只有聽弟弟和侄子的話,歇著。
大哥一讀不了書報,二不會調(diào)收音機,歇著就是干坐著。整天歇著的大哥便過起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幸福日子??纱蟾缬昧撕艽蟮哪托淖巳?,便心跳加速,慌得不行,一雙腳無緣無故地腫了起來,一按一個坑,全身無力,一下子老了好幾歲。二弟一家急得不行,連忙送醫(yī)院,做了一遍檢查,報告單顯示,沒什么毛病。
回到老家,下到地里,沒打針,沒吃藥,幾天后,腫得像水浸蘿卜一樣的雙腿恢復了原狀,一切都好了。
大家都笑大哥生得賤,有氣不曉得歇,有福不曉得享,是勞碌命。
大哥憨笑兩聲算是作答。
從此,大哥再也沒有歇著的時候,不出集體工了,但這個弟弟家的豬欄進,那個弟弟家的菜園子出,山上砍柴,地里拔草,整日帶著滿臉憨笑忙碌著,再也沒有出過巨魚這個村子,也沒生過什么大病,直到八十多歲,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