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帥港 周家駿
有這樣一位身價過億的“老頭兒”,最喜歡穿的是舊軍裝,經常掛念的是遠在天山的“少數民族好兄弟”,眼中最“無價”的是每天佩戴的黨員徽章,他就是集退伍老兵、全國優(yōu)秀共產黨員、“辣椒大王”、全國文明家庭獲得者、東西協作帶頭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青島(膠州)辣椒產業(yè)商會(協會)黨委書記郭培正。
郭培正自1978 年創(chuàng)建個體加工點至今,從香油加工小作坊,到年產值6 億元的現代化農副產品加工企業(yè);從一輛自行車載著兩個油桶趕集,到產品暢銷幾十個國家和地區(qū);從辣椒簡單代收,到牽頭成立辣椒產業(yè)商會(協會)黨委,并挑起黨委書記重擔,推動300 多家會員企業(yè)抱團發(fā)展,年交易額達120 多億元,出口份額占全國辣椒貿易總量70%以上,每年上繳稅收2 億多元,讓“小辣椒”成為“大產業(yè)”。43 年風雨歷程,憑借非凡的勇氣和毅力,他鍛造了與改革開放同向同齡的現代化食品加工“旗艦工廠”。
1964 年,郭培正光榮入伍,在部隊特務連警衛(wèi)排當警衛(wèi)員,多次受到嘉獎。1969 年,他退伍回到家鄉(xiāng)膠州前柏蘭村,看到鄉(xiāng)親們靠著幾畝薄地維生,日子過得相當艱難。擔任村干部的他,心里產生了一個夢想:“總有一天我要帶領眾鄉(xiāng)親擺脫貧窮,讓大家過上富裕的日子?!秉h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鼓起了郭培正的致富雄心,他大膽承包了香油坊。創(chuàng)業(yè)伊始,他把家里的豬、羊甚至口糧都拿到集市上賣掉,湊資金進設備學技術,一滴滴金燦燦的香油匯成汩汩流淌的致富樂章。風里雨里,郭培正推著自行車走街串巷、趕集賣油,讓他的香油聲名鵲起。
“一個人”的出路在一場場敢闖敢拼的冒險后被照亮,郭培正想著要帶著更多的村民賺錢,找到“一群人”的出路。因此,看到香油能掙錢,他就帶領鄉(xiāng)親們一起搞香油加工,讓前柏蘭村迅速成為致富先進村。
一個偶然的機會,郭培正了解到兩位韓國客戶急需一批芝麻粉,他敏銳地把握住這一商機。好商機也是新挑戰(zhàn)——國內沒有設備。憑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郭培正帶領5 名工人對幾十種設備進行改造調試,連續(xù)奮戰(zhàn)16 個晝夜,終于研制出我國第一臺芝麻粉出粉機!他以驚人的速度將合格芝麻粉按時交給了韓國客戶。1986 年,得知外貿部門需要大量辣椒,他又“熱”起來。“當時我就想,紅紅火火的辣椒經營起來也一定紅紅火火!”從簡單的本地收購到200 多個辣椒系列產品,連續(xù)4 年成為海底撈“優(yōu)秀供應商”,郭培正也由“賣香油的”,變成遠近聞名的“辣椒大王”。特別是任青島(膠州)辣椒產業(yè)商會(協會)黨委書記以來,他按照“突出特色拓空間、抱團發(fā)展拓市場”的思路,打造“紅色產業(yè)”組團,不僅直接拿下國內辣椒定價權,而且?guī)ьI上千名膠州“辣椒人”走南闖北,在新疆、內蒙古、甘肅等七省區(qū)建立種植示范基地300 多萬畝。
在一排排高大的廠房中,最醒目的莫過于“翻身不忘毛澤東、致富感謝鄧小平;緊緊跟著習主席、共同實現中國夢”28 個大字?!拔覀兡茏叩浇裉?,全靠黨的政策好!”郭培正逢人便說。
從帶領本村230 多戶農民致富,到帶動100萬農戶每年增收48 億元,解決了80 多萬人就業(yè)。郭培正就像一頭“老黃?!?,足跡遍布新疆戈壁、東北黑土、內蒙古草原,在脫貧攻堅、東西協作一線,在家鄉(xiāng)打造鄉(xiāng)村振興齊魯樣板中,辛勤耕耘,形成了種植在內陸、加工銷售在膠州的辣椒產業(yè)長廊。
“辣椒是收入很高的經濟作物,有些紅色的天然色素就是辣椒做的,當時想著新疆獨特的氣候和土壤特點,非常適合色素辣椒的生長,就去新疆摸索了?!惫嗾牙苯樊a業(yè)的目光鎖定在新疆。
“1999 年,來到新疆和靜縣后,我感到很不是滋味,低矮的房子、荒漠化的土地、破舊的衣服,當地人民生活相當艱難?!惫嗾_始嘗試在和靜縣推廣辣椒種植,引導當地農民種植辣椒,讓更多的百姓脫貧致富。今年,和靜縣協比乃爾布呼村農民加拉洪·依明種了40 畝辣椒,這是他連續(xù)第8 年種植。此前,地里種植的玉米每畝只能賺幾百元錢,自從換種了辣椒,每畝純收入增加到了2000 多元,40 畝地純收入就超過了8萬元。郭培正一直告訴他,收購辣椒絕不拖欠一分錢,這讓加拉洪·依明更加安心。和靜縣辣椒種植產業(yè)一直延續(xù)到現在,數千農民像加拉洪·依明一樣,靠著種辣椒走上了致富路。
郭培正查看辣椒出口產品。
2017 年,郭培正到了和田策勒縣,決心要把和靜縣的成功經驗帶到策勒縣,讓更多百姓脫貧致富。他找到了巴什玉吉買村黨支部書記麥麥提熱伊木·買買提明,商討讓他帶領村民種植辣椒,這對沒有種植經驗的維吾爾族老鄉(xiāng)來說困難不小,第一年就失敗了?!耙郧拔覀冎回撠熖峁┟赓M種子,然后回收辣椒。但是策勒縣沒有辣椒種植基礎,群眾也缺少技術?!睘榱俗屗麄冋莆占夹g,郭培正計劃對大伙兒進行培訓。但就在這時,一個突如其來的變故打亂了計劃,當地原本打算種植5000 畝辣椒驟減到400 畝。原來,策勒縣自然災害頻繁,加上試種失敗,老鄉(xiāng)們不敢貿然大面積種植。種植面積達不到,經濟效益就上不去,郭培正當即保證,自己會派技術人員指導種植,并以保底價格收購辣椒。這讓老鄉(xiāng)們打消了顧慮,改種辣椒后,每畝收入由原先的四五百元提高到三千元。買買提明在與郭培正多年的并肩戰(zhàn)斗中建立起深厚情誼,郭培正多次來策勒縣拜訪,每次總要帶著新的扶貧計劃去見“好兄弟”;買買提明也應邀帶著家人到膠州走親,兩個女兒都認了“青島干媽”。
近年來,辣椒產業(yè)商會(協會)會員企業(yè)已在新疆幫助少數民族兄弟建起70 萬畝辣椒種植基地,每年從當地收購辣椒原料40 萬噸,占總量的67%,10 萬人直接受益。小小辣椒紅遍戈壁灘,架起連接天山與黃海的致富金橋,譜寫了一曲“維漢民族情、魯疆一家親”的動人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