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國貞
【摘要】一個博物館的藏品,少者幾千件,多者幾十萬、幾百萬件。如果沒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就不能便捷地提供研究、利用,也無法保證藏品的安全。藏品的科學管理必須按照一定的步驟和方法進行。這些步驟除鑒定、定名和定級以外,主要是:登記、分類、人庫排架、編目、統(tǒng)計、建檔、檢查和清點。博物館必須根據上述要求,認真做好藏品管理,以完成國家科學文化財產的安全保管任務,也才能夠為各項業(yè)務活動方便地提供物質基礎。
【關鍵詞】博物館 藏品 編目 管理
藏品管理的目的,一是保護藏品的安全,防止丟失、損壞;二是方便研究、利用,使藏品的內涵價值轉化為社會價值。藏品管理必須做到制度健全、帳目清楚、鑒定確切、編目詳明、保管妥善、查用方便。藏品登記是妥善保管及全部科學管理的關鍵,是檢查藏品數量和質量的根據,也是國家文化財產保管的法律依據。藏品登記要建立起一套完整、準確的藏品登記帳簿,這包括:藏品登記簿、藏品分類登記簿、參考品總登記簿、借出品登記簿,以及復制品登記簿等,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藏品總登記簿。
一、藏品的登記號
登記號就是藏品的編號,一件一號,從1號開始,順序積累至無窮。藏品有相似者,有相同者,登記號卻不能相重,不能有同號。登記號用阿拉伯數碼順序銜接編排,不能跳號(即留空號)。
藏品總登記號,應該標寫在藏品上。標寫的方式:(一)直接寫在藏品器體上,盡可能不影響展出和鑒賞,不影響器物的美觀。(二)寫在標簽上,然后貼在或系在藏品上。(三)不能直接標寫或粘貼標鑒的藏品,則可加標號簽,或標寫在藏品的囊匣或紙袋上。標寫時,力求字跡端正、清晰、牢固。
二、藏品的時代和名稱斷定
藏品的定名和斷定年代,在上節(jié)藏品鑒定中已經講過。在藏品登記中,藏品時代應按不同藏品所屬的地質時代、考古文化期、歷史朝代或歷史時期而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的文物,有具體紀年的寫具體紀年,并加注公元紀年,具體年代不明的,寫歷史朝代或歷史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文物,一律寫公元紀年。
三、藏品數量
數量,原則上以件為計算單位。一般藏品是一件文物一個登記號,按一件計。成套藏品按不同情況分別處理。組成部分可以獨立存在的,按個體編號計件;組成部分不能 獨立存在的,按整體編一個號,也按一件計算。其組成部分可列分號,并在備注欄內注明其組成部分的實際數量,以便查對和統(tǒng)計。例如蓋碗,由蓋、碗、托組成,所以蓋碗是一套為一件,給一個登記號,按一件計,在備注中可注明,也可給分號。如蓋碗的登記號是123,則蓋、碗、托可分別注作1231/3,1232/3,1233/3.但有些文物,如筷子、鞋等有習慣通用的單位.如兩根筷子為一副、兩只鞋為一雙,還有七珍、八寶、十二辰俑、十八羅漢等。有的按件算,有的按套算,一般來說,應按上述成套藏品處理。盡管有不同的計算單位,但是,都應該是具體的,切忌使用籠統(tǒng)的計算單位,如一包、三盒、.袋等。有的確是難以計數的,則應注明重量。文物的組成是比較復雜的,所以,計件方法也不易完全統(tǒng)一。但是.無論如何,應該有一個計件的原則規(guī)定。個館的藏品的計件應統(tǒng).并且始終如一。否則,博物館藏品就統(tǒng)計不出一個準確的數字?,F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已發(fā)了(博物館藏品管理辦法》,應按規(guī)定進行。未規(guī)定的特殊情況只能各館慎重研究,妥善處理。
四、藏品計量單位
文物藏品的長高、輕重的登記,應按國家計量總局公布的統(tǒng)一法定計量單位辦理。尺寸,按厘米,特大者按米計算。重量按克,特重者按公斤(千克)計算。容量按立方厘米計算。一件文物-般最多登記三個尺寸,高(或長)寬、厚。如造型不規(guī)則或有突出部分高與器身者,則登記最高(最長)最寬處,或通高。有柄者,則需登記柄長和本身長。有些器物,其部位有專名,則需按部位分別填寫,如戈,量援長,內長,胡長等。殘缺器物,注明殘長。至于一些重要文物藏品,則根據需要增加登記項目,如頸長、肩寬、腹圍耳高、足高、足距等。
五、藏品現狀
指文物完殘情況,及重要附件等,這是必須認真填寫的登記項目,要求盡可能詳盡。藏品的完殘程度,直接關系到藏品的價值和保管者責任,也是今后檢查藏品變化的依據。交接時,要認真、仔細檢驗,記述清楚。尤其是重要文物,如一級藏品,必要時,不僅有文字記錄,還要附有整體和局部的放大照片。
六、藏品來源
這一項目填寫直接來自的單位、地區(qū)或個人,并注明“發(fā)掘”、“采集”、“收購”、“撥交”、“交換”、“揀選”、“捐贈”、“舊藏”等。自然標本應寫明時代和產地;出土文物應寫明出土時間、地點和發(fā)掘單位;近、現代歷史文物,民族文物應寫明使用者和保存者及其關系。
進行此項登記時,這件藏品的入館憑證號碼應該填入總登記帳,同時這件文物的總登記號也應注明在人館憑證上。
在填寫總登記帳的同時,要填寫藏品的登記卡,項目內容和總登記帳相同,藏品登記卡隨同藏品一道交庫房保管。應做到帳、物、卡三者相符。
藏品總登記帳是國家文化財產帳,也是博物館藏品的基本帳,是核查藏品數量、質量和保證財產完整的依據,它受國家法律的保護。所以,藏品總登記帳需設專人負責登記、保管,這個專職人員不能兼任庫房保管,必須帳、物分管。
藏品總登記帳既是國家文化財產帳,不能當作藏品目錄翻閱,它還帶有一定機密性,因此,需要規(guī)定管理制度,認真執(zhí)行。藏品分類登記簿:這是按藏品的種類分別登記的登記簿,各類登記帳的數量總和應與藏品總登記帳的總數完全相符。分類登記帳的欄目內容與藏品總登記帳基本一致。但藏品經過分類登記簿應增加分類號。分類號應回注在總登記簿中的該件藏品備注項內,以互相印證。此外,藏品借出借入應設藏品借出登記簿和借人文物(標本)登記簿。不能反映在藏品總登記帳上,而需另立專帳。
綜上所述,藏品總登記簿是國家科學文化財產帳,博物館必須嚴肅認真地進行藏品總登記。凡是經過鑒定,為博物館入藏的文物(標本),即成為國家的科學文化財產,因而,博物館的每一件藏品都必須依據入館憑證,核對藏品,及時登入國家科學文化財產帳,也就是藏品總登記簿??偟怯洸颈仨殞H素撠煿芾?,永久保存。登記時嚴格按照規(guī)定格式,逐條、逐項用不退色墨水筆填寫,字跡力求工整、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