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 胡家翀 顧玲瓏 嚴肅非
夏易一家三口正在吃飯,夏易坐在沙發(fā)上,兒子夏可坐在一旁。
夏易妻子張凝在廚房包著玉米豬肉餡的餃子。
夏易:國家花了這么多資源培養(yǎng)你,現(xiàn)在祖國正是缺人才的時候,還是要留下來建設國家啊。
夏可:爸,我去了國外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到時候把咱們一家都接過去,不好嗎?
夏易與夏可的爭吵持續(xù)了很久,兩人越來越激動。
夏易:我家這座小廟容不下你這尊大佛了是吧?有本事你就走,走了就別回來!
夏可沒出聲,扭頭就往門口走。
張凝聽到爭吵聲,從廚房出來正好撞上夏可,張凝一把拉住夏可。
夏易:讓他走,讓他走!我們沒這個兒子一樣可以生活。
張凝:老頭子,你這是干什么?小夏你先回房間,不要跟你爸置氣。
夏可:媽,我必須去,我要證明給我爸看到底誰是對的。
夏可說完甩開了張凝的手,奪門而出。
晨曦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床頭柜上的黨徽上。
夏易在床邊上坐了一會兒,從臥室慢慢地走到客廳,倒了一杯水,坐在了沙發(fā)上。
客廳里掛了一幅字,上面寫著“鑄顏雕宰”,旁邊的架子上是他和學生們的合影。
窗外的梧桐樹葉子已經(jīng)泛黃,夏易盯著空中慢慢落下的黃葉,嘆了口氣。
夏易打開桌前的收音機,穿過房間來到了陽臺,仔細地看了看他養(yǎng)的多肉,露水在多肉上撒了一層糖霜。
收音機中傳出天氣預報的聲音:上海,多云轉晴。
夏易換好衣服,說了聲:出門了啊。
張凝:好的,早點回家,別忘了帶早飯回來。
冬日的清晨,風吹在臉上有些微微涼。夏易來到公園的長椅前,開始做著熱身運動。
宋芳:校服扣起來呀,乖孫。
夏易往后一看,是鄰居宋芳奶奶正在催著孫子小寶穿好外套,小寶甩著手只顧向前跑去。
小寶:夏爺爺、夏爺爺!
小寶看見夏易,蹦蹦跳跳地鉆進夏易的懷里。
夏易笑著幫小寶系好扣子,捏了捏小寶的臉蛋兒。
小寶:爺爺,爺爺,今天還有糖給我吃嗎?
小寶邊說邊掏夏易的口袋。
宋芳:天天找你夏爺爺要糖吃,牙都要吃壞了,可不能老慣著他啊。夏老師您吃飯了沒?
夏易:還沒,一會兒回去的路上買一點。
宋芳:哈哈,那我先送他上幼兒園,改天聊夏老師。
夏易和宋芳揮了揮手,看著小寶上了校車。
夏易目送著校車離開,望了一會兒,情緒有一些低落。
夏易走進早餐店。
老板:今天比平時晚了,夏老師,還是老樣子嗎?
夏易點了點頭,將背包里的飯盒遞了過去。
老板將飯盒裝滿,蓋上蓋子,遞了回來。
夏易背好包,突然一個毽子掉在了他的跟前。
夏易抬頭一看,是老板的女兒跑了出來。
妞妞:夏爺爺,你來吃早飯了?
夏易彎腰撿起毽子,將毽子放在了桌子上。
夏易:是啊,今天你們幼兒園不上課嗎?
妞妞:對呀,今天我們要做一個孝敬家長的活動,我今天要在家里幫爸爸干活!
老板笑了笑:這么多客人還在玩,別幫倒忙就好!
老板佯裝生氣,把毽子收了起來。
妞妞:爸爸,好爸爸,給我玩玩嘛,給我玩玩嘛!
老板又將毽子遞了回去:真拿你沒辦法,去吧。
小學門口,夏易正在大門口望著熟悉的校園。
門衛(wèi)大爺:夏老師,又是周三,我就知道你一定會來。
夏易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門衛(wèi)的妻子走了過來,手里提著飯盒:是夏老師啊,好久沒看見你了。正好早上的粥煮多了,一起來吃吧。
夏易揚了揚手里的飯盒:我已經(jīng)買了早飯,粥你們留著吧,我老婆還在家里等我呢。
夏易走進家門,張凝將包接了過來。
兩人在餐桌上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
夏易:現(xiàn)在的學生比我們那時候條件好多了。這操場、校舍,真是不敢想啊。
張凝:這都是義務教育普及的結果,國家對孩子越來越上心了。
夏易:現(xiàn)在的孩子可享福嘍,也不知道國外什么樣子。
兩人都不說話,默默地吃飯。
張凝收拾著餐具:哎,一會兒別忘了把菜買了。
菜市場里熙熙攘攘,夏易走到了一個攤位面前。
攤販:你好,請問需要買點什么?
夏易:我要半斤醬牛肉、西紅柿和兩棵花椰菜。
夏易說完將錢遞了過去。
攤販:叔,零錢您收好。
夏易:小伙子,以前沒見過你啊。
攤販:叔,我是新港村過來做生意的,今年家里收成不錯,想著來上海做點買賣。
夏易:這么巧,我老家也是那里的,不過我來這里都好幾十年了。
攤販:太巧了,沒想到還能碰到老鄉(xiāng),叔,以后多照顧照顧我生意。
攤販說著又塞給夏易兩個西紅柿。
夏易笑著點點頭:謝謝。
夏易轉身,看到攤位旁邊一個小女孩忙前忙后。
小女孩穿著帶有補丁的衣服,臉和手都凍得通紅,手里舉著一本破舊的課本,長長的頭發(fā)遮住了大半張臉。
夏易:小姑娘,你怎么不去上學呀?
小女孩:我家才搬到這里,我還要幫爸爸忙呢。
夏易:真是個好孩子。
夏易提著菜回到了家。
張凝:怎么看你不怎么高興???
夏易: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面小康了,物質雖然已經(jīng)極大豐富,但精神上的富有可不容易全民實現(xiàn)啊。
張凝:是啊,精神生活要一點點發(fā)展,總不能讓所有人都一口吃成個胖子吧!
夏易:吃飯吧。
夏易和張凝像往常一樣來到書店。
兩人慢慢地走到書架前,張凝用眼神示意夏易去看有關植物花卉的書籍。
夏易將眼鏡放到口袋里,拿出了放大鏡,仔細看著書架上的書。
顧客A:小育,你自己去看書吧,想看什么就拿過來給媽媽付錢。
小育跑開了。
夏易和張凝走到書架旁邊。
小育揚起了手里的漫畫書:媽媽我要這個。
顧客A:小育,你成績都退步這么多了,咱們先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等你考好了,媽媽再買給你。
小育:不嘛不嘛!
顧客A:好好好,真拿你沒辦法。
夏易:我今天去買菜,看到新來了一個攤主,人還挺多呢。
張凝:是嗎,看著菜倒是挺新鮮。
夏易:不過攤主忙得連送孩子上學的時間都沒有。
張凝:現(xiàn)在家長都忙著賺錢,不少人忽視了孩子的教育。不知道咱孫子在那邊咋樣。
夏易苦笑著搖了搖頭。
一陣香味撲面而來。
夏易聞著香味走到了二樓陽臺,走近一看,發(fā)現(xiàn)是鄰居家正在煮紅豆粥。
鄰居一家五口其樂融融地圍在一起,奶奶爺爺正在逗孫子,小夫妻倆在做飯。
張凝解下圍裙坐在夏易對面:肚子飽了,心也就不空了。
夏易像往常一樣出去散步,一陣風吹過,樹葉像雪花一樣紛紛飄落了下來。
夏易把手放進兜里,掏出手機,打開了電話簿,屏幕上的光映到了夏易臉上,手機上顯示著兒子的電話號碼。
夏易將手放到撥號鍵上,猶豫了一會兒,又將手機放回了兜里。
兩旁的路燈慢慢亮起,夏易獨自一人在街道上走著,風刮起了幾片樹葉,夏易拉緊了外套,消失在夜里。
門外響起了急促的敲門聲,夏易放下手中的相冊走到門前打開了門。
鄰居李大爺?shù)膶O子小澤站在門外,他的頭發(fā)和衣服都濕透了,流著眼淚哆哆嗦嗦地說:夏爺爺,我爺爺他一直發(fā)著燒,您能去看看嗎?
夏易:小澤,你別急,爺爺馬上就和你過去。
夏易拿出毛巾為小澤擦了擦頭發(fā):你穿上爺爺?shù)耐馓?,我們立刻就過去。
兩人撐著傘走出家門。
小澤:夏爺爺,今天家里就我和爺爺,下午放學的路上突然下起了雨,爺爺沒帶傘,他就把外套脫下來給我穿,回到家后他就開始不停地打噴嚏。
夏易:小澤,別擔心,你爸媽呢?
小澤:爸爸媽媽帶著奶奶回了村里,他們說快過年了,要回去打掃一下。
夏易:喂,120嗎?我所在的地方是××小區(qū)。
老李躺在床上,面色蒼白。
小澤:爺爺,我找來了鄰居夏爺爺。
夏易喂老李喝了一口水,拿出電話打給張凝:你把小澤接到咱家住一晚,我今晚在醫(yī)院陪老李。
經(jīng)過了一夜,老李精神好了一些,從床上坐了起來。
宋奶奶一家一大早就來了。
小李:夏叔叔、媽,我們先把小澤帶回去,一會兒就來。
宋芳:嗯,路上注意安全。
小李牽著小澤的手走了出去。
宋奶奶一邊打開保溫飯盒,一邊嗔怪道:都這么大人了,還這么粗心大意,出門之前都和你交代過了。
老李艱難地爬起來: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哎呀,我都餓了。
宋奶奶遞了碗銀耳蓮子羹給老李:你啊,總是不長記性!
老李:嗯,好香??!
宋奶奶:行了行了,快喝吧,一會兒都涼了。夏老師,您也喝一碗,昨晚多虧你了!
夏易尷尬地擺了擺手:沒事,昨天多虧小澤及時來找我,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
宋奶奶:這個小調(diào)皮鬼,這次也把他嚇壞了。
老李:老夏,你看咱們年紀都這么大了,身邊沒個一兒半女生活是真不行。昨天我兒子才出去一會兒,我就搞出這事兒來,也是多虧有你,要不后果不知道有多嚴重。
老李一邊說著一邊給宋奶奶悄悄地使了個眼色。
宋奶奶:是啊老夏,你也別犟了,你兒子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的,你們老兩口早就該過去享享清福得了。
夏易:我作為一個四十多年黨齡的老黨員,才不想跑去國外瞎折騰,在國內(nèi)我不是過得好好的嗎!
宋奶奶剛想說些什么,老李用手在旁邊捏了捏她的胳膊,宋奶奶欲言又止。
夏易端起水杯望向窗外,窗外的樹枝光禿禿的,地上鋪滿了金黃色的落葉,遠處一行大雁從北向南整齊地橫過了天空。
夏易在屋內(nèi)收拾著回鄉(xiāng)下祭祖的物品。
張凝躡手躡腳地來到門口,探頭看了看夏易。
張凝來到陽臺上,撥通了兒子的號碼。
張凝:兒子,今年還不回來嗎?
夏可:我再考慮考慮吧,爸還那樣嗎?
張凝:前兩天你李叔生病了,在那之后就感覺你爸整個人都沒有之前精神了。
字幕:小年二十四。
夏易、張凝正在收拾著房間。
門外傳來敲門聲,夏易打開家門,原來是李一。
李一:這是要去哪兒???家里整理得這么干凈。
夏易:這不是要過年了嗎,收拾收拾準備回老家了。你今年不回去嗎?
李一:我先等孫子回來,然后收拾一下再回老家。
兩人寒暄了幾句,李一就出了門。
張凝把衣服放進包里,又將一家三口的合影相冊放在了衣服上面。
李一和小澤帶著好酒好肉興沖沖地趕到了夏易家祖屋。
小澤一進門就親切地叫著:奶奶、奶奶!
張凝:來就來,還帶什么東西?
李一:哈哈,帶點吃的大家一起嘗嘗。
夏易:你也喝點,大家一起熱鬧熱鬧多好。
張凝白了夏易一眼,轉身走進房間換了一身衣服:我去外面溜達溜達,小澤跟奶奶一起出來玩嗎?
小澤跟著張凝走出家門。
夏易走進廚房切好了肉,給李一倒上了一杯酒,兩人推杯換盞。
李一:老夏,一踏進這村子,我就感覺回到了咱倆剛認識的那會兒。不過你那時候還不會下廚,也還沒有娶小凝。
夏易:哈哈,你倒是和以前一模一樣,還是個老頑童。
李一:老夏啊,你得享受退休生活,像我一樣帶帶孫子多好。
夏易苦笑了一聲沒有說話。
李一看了夏易一眼:走,咱們買點餃子皮去,嫂子包的餃子最好吃了。
兩人在市場逛來逛去,夏易買了些玉米和豬肉。
李一:咋不買點蔬菜,這樣才膳食平衡啊。
夏易笑道:都成習慣了。
兩人說著就走到下一個攤位。
夏易和張凝來到鄉(xiāng)下的小河邊散步,河中的大船還在,只是船身早已破敗不堪。
張凝指著岸邊的船正想開口,便看到夏易背著手往橋上走去。
張凝走了過去:老夏,這和當年那個地方比毫不遜色吧?老夏?
夏易這才回過神,呆呆地看了張凝一眼。
張凝溫柔地笑了笑,握住了夏易的手。
收音機中播放著國內(nèi)外疫情暴發(fā)的新聞,夏易感慨著當下日益嚴峻的形勢,嘆了口氣。
夏易和李一泡了一壺茶,兩人坐在院子中閑聊著。
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請問夏老師在嗎?
院內(nèi)的幾個人面面相覷,都在好奇來客的身份。
夏易起身向門口走去,他在門口詢問了一下敲門者的身份后便打開了門。
隔壁的奶奶站在門外,她右手拉著一個小孩子,左手提了一筐雞蛋。
隔壁奶奶:夏老師過年好,好久沒見您回來了。這是我家雞下的蛋,給夏老師您帶了點。
隔壁奶奶說著便帶著小孩走進院子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
夏易:過去了這么多年,村子的樣子還是沒有怎么變化。
隔壁奶奶:是啊,年輕人都跑到城里去了,只能把孩子都留給我們老人家?guī)Я恕?/p>
夏易:那平常你們也夠辛苦的了。
隔壁奶奶:辛不辛苦倒也沒什么,主要孩子上不了學,我們老人心里看著干著急,你說這學不了知識,以后搞不好還會和他們爸爸媽媽一樣跑到外面賣力氣,最后又要把他們的孩子繼續(xù)留在這里。
隔壁奶奶說著便把孩子往自己身邊拽了拽:您看,我這孩子要是上了學,估摸著也該是小學三四年級了吧?他現(xiàn)在天天就會在村子里撒歡,夏老師如果不忙,能不能幫忙教教這熊孩子?
夏易笑了:可以可以,鄰里鄰居的,正好村子都封鎖了,讓他沒事就來我這里學點東西吧。
夏易說著便摸了摸孩子的頭。
隔壁奶奶:聽到?jīng)],你以后要好好和夏老師學知識哦。
小孩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夏易想了想,對張凝說:既然要教,咱們就得好好教這個孩子。
張凝:咱家二樓兒子的房間不是一直空著嗎,我們可以把那里當作教室。
夏易和張凝領著孩子去了二樓兒子的房間。
張凝簡單地布置了一下房間,找來了一塊黑板和幾張座椅。
夏易簡單問了一下孩子一些信息,孩子一知半解地回答了幾句。
夏易便從最簡單的知識開始教孩子。
不一會兒,孩子便吵著要出去玩,夏易讓孩子的奶奶把孩子領回了家。
夏易在房間里沏了一壺茶,看著眼前的黑板若有所思。
字幕:除夕夜。
挨家挨戶張燈結彩,外面的鞭炮聲絡繹不絕,十分熱鬧。
夏易夾了一塊魚肉放進嘴里:幾十年了,你這魚是做得越來越好吃了。
張凝:也就是你爺倆……也就是你,怎么吃都吃不膩。
夏易:誰讓我們兩口子這么對味呢。
夏易說著又吃了起來,突然對著窗外呆住了。
張凝:哎,想啥呢?飯都掉地上了。
夏易:沒啥沒啥。
字幕:兩個星期后。
夏易上完課,鄰居家的孩子騎著自行車在院子里愉快地玩耍,夏易看著鄰居家的孩子,不禁想起了兒子夏可小時候在院子里騎自行車的場景。
夏易來到村里的理發(fā)店。
理發(fā)店里的人很少,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在玩假發(fā)。
夏易打趣道:師傅,麻煩幫我設計個發(fā)型。
理發(fā)師傅聽到了熟悉的聲音,驚訝地回過頭。
理發(fā)師傅激動地說:你竟然回來了,你看這本造型書是我在香港的時候買的,有周潤發(fā)、劉德華、黎明、張學友……
夏易微笑著指了指張學友的圖片:就剪個這樣的吧。
理發(fā)師傅:行,你先坐。
夏易:那是你孫女嗎?
理發(fā)師傅:是啊,他爸媽在市中心上班,我就幫他們帶帶孩子,還好我這個孫女很乖,不像他爸爸小時候。
理發(fā)師傅認真地幫夏易剪頭、刮胡子、采耳。
夏易摸了摸小女孩的頭:小姑娘,你想要學知識的話可以來青湖五弄找我哦。
小女孩看了看夏易,遲疑了一會兒,又看了看理發(fā)師。
理發(fā)師傅微微笑道:丫頭,這是夏爺爺,他是一位老師,是爺爺?shù)睦贤瑢W。以后想看書了,我們就一起去找夏爺爺。
小女孩興奮地說道:好呀好呀,我最喜歡讀書了。
理發(fā)師傅帶著孫女來買鉛筆和紙張。
小賣部老板有些驚訝地問道:小丫頭現(xiàn)在已經(jīng)開始上學了嗎?
小女孩:五弄那邊來了個好厲害的爺爺,正在教我讀書寫字呢。
理發(fā)師傅看著小賣部老板疑惑的眼神,便和他聊起了夏易。
夏易回到家中,站在鏡子前滿意地打量著自己的新發(fā)型。
敲門聲響起。
夏易:誰???
門外傳來小賣部老板的聲音:請問這是夏老師家嗎?
夏易打開門熱情地迎接了他。
小賣部老板拿著杯子喝了一口水,慌慌張張地對夏易說:夏老師,這次新冠疫情來得很突然,我們村好多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都不能返校,我女兒就是這其中之一?,F(xiàn)在村里實在是沒有人能教他們讀書了,我聽有人說您能教書,您看您是否愿意教一教我女兒?
小賣部老板嘆了口氣繼續(xù)說道:咱們這個村里啊,留在這里的大多都是孩子和老人,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所以小孩子的教育還真是個大問題。
夏易:嗯,這確實是咱們村里比較棘手的一個問題。
小賣部老板:咱就說這教材吧,咱村這兒的教材用的還是十五年前的,這比縣里的教材差了好幾個版本了,從這就可以看出我們村的教育水平是多么落后。
夏易思考了一會兒:既然這樣,那就從學齡前的小孩抓起。
小賣部老板:夏老師,您能來咱們村幫忙教孩子們那可真是太好了!
夏易視線望向窗外:唉,就怕我家的那位不同意……
夏易在廚房忙活著。
張凝:喲,今天太陽是從西邊出來了嗎,我們夏老師也開始下廚了?
夏易笑著端出兩盤菜:這不是看你很辛苦嘛,這是我照著菜譜做的,第一次做飯,也不知道好吃不好吃,來賞個臉,嘗一嘗。
兩人坐在餐桌前,夏易欲言又止。
張凝:說吧,你肯定有什么事。
夏易:嘿嘿,還是你了解我。是這么個事兒,原本這里的小孩兒都要去挺遠的鎮(zhèn)上上學,這不是疫情嗎,好多小孩想念書卻沒地方可去,我是這么想的,咱們在村里辦個圖書室,平時孩子們能在這兒看書學習,如果遇到什么不懂的問題,我還能趁著沒糊涂給他們講解講解,你看如何。
張凝:不是我說你老夏,你自己的身體狀況你也清楚,你帶這一個小孩兒就已經(jīng)累得夠嗆了,更別說帶一群。退一萬步講,就算你身體受得了,這圖書室是說辦就能辦的嗎?從選址、買書、裝修到買桌椅板凳,哪個是你個老頭子能折騰起的?就算你折騰得了,錢從哪里來,指望你那點退休工資來支撐嗎?太不現(xiàn)實了。
夏易:我看村里的孩子都挺可憐的,城里的孩子在疫情期間還能上上網(wǎng)課學學知識,咱這兒呢,窮鄉(xiāng)僻壤的,啥都干不了。再說了,我是個老黨員,我發(fā)現(xiàn)問題了就有責任有義務去解決問題??!
張凝撇了撇嘴:你……
夏易:這事就這么定了,選址好解決,錢的問題也好辦,實在不行我把我退休幾年攢的錢拿出來,不夠就再想想其他的辦法。
張凝知道自己拗不過夏易,只得搖搖頭嘆了口氣。
夏易騎著自行車停在一排明亮的平房旁邊。
夏易找到房主跟他說明了自己的想法。
房主表示愿意用最低的價格出租房子給夏易。
張凝把一張卡放在夏易面前。
張凝:這里面有二十萬元,你拿去辦圖書室應該是夠了吧。
夏易:你哪里來的這么多錢?
張凝:你忘了?這是這些年我們一起存的錢。
夏易:但是這也沒有那么多啊。
張凝:嘁,我嫁給你這么久了,難道沒點私房錢嗎?這次建設圖書室你拿去用好了,給村里孩子們用的東西不能差了。
夏易眼淚汪汪地說:老婆,太感謝你了。
張凝見狀抱了抱夏易,拍了拍他的肩膀:我會永遠支持你的。
夏易選了一處較為明亮的房間作為教室,其他的房間作為藏書室和讀書室。
夏易購置的桌椅、書刊和學習用品陸續(xù)被搬了進去。
張凝又買來了一些綠植和桌布,圖書室立刻變得溫馨起來。
隨著圖書室的完工,村里越來越多的孩子來圖書室讀書、上課、玩耍。
字幕:一個月后。
夏可提著旅行箱走下飛機。
夏可出了飛機場,戴著口罩仰頭望著祖國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氣。
夏可坐在沙發(fā)上,張凝在廚房張羅著晚餐。
夏易提了一大袋東西走進家中,額頭上還掛著汗珠。
夏可見狀轉身進了房間,夏易心頭一涼,有些失望。
張凝趕忙上去接過夏易手中的袋子:怎么這么多汗?我去給你拿條毛巾。
夏可拿著毛巾從房間里走出來,把毛巾遞給夏易:給,爸。
夏易擺擺手:你還知道回來啊?
張凝向夏易使了個眼色:兒子都回來了,你就不能少說兩句,這兩天你就多陪陪兒子嘛,別整天往圖書室跑。
夏易:他有什么好陪的?圖書室那邊缺了我可不行。
張凝:不說了,吃飯。
一家人坐在桌前,張凝不停地找話題,夏易和夏可都默不作聲。
清晨,夏可起床后便已不見了父親的蹤影。他找了一圈,看到母親正在陽臺照看著父親的多肉。
夏可:爸爸、爸爸,你又要出門了,我不想你離開我。
夏易從身后拿出一盆多肉:以后每一次爸爸出去支教,我都會給你買一盆多肉。(閃回完)
陽臺上已經(jīng)擺滿了多肉。
看著母親照料多肉的背影,夏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夏易在圖書室里耐心地教著孩子們識字。
一位老大爺提著午飯進來:夏老師,別忙了,先吃飯吧。這段時間多虧了夏老師您了,要不是有這個圖書室,這些孩子這段時間可真沒有地方學習啊。
夏易憐愛地看著孩子們,感慨道:你看看這些孩子學得多開心啊。
夏易正要準備睡覺,院子里傳來了汽車鳴笛的聲音。
夏易打開門,向外看去,發(fā)現(xiàn)夏可正拖著行李箱往外走。
夏可:媽,我回美國去了,你們注意身體。
夏易:這么多年你的美國夢還沒做完是吧?回你的美利堅去,不要再回來了。
張凝白了夏易一眼:你少說兩句,沒人當你是啞巴!
張凝說著,送夏可出門。
字幕:兩個月后。
張凝和夏易在沙發(fā)上看電視,電視里正播放著武漢解封的好消息。
記者正在采訪一位來支援武漢的醫(yī)生:您好,請問是什么樣的精神讓你不顧自己的安危投身于這樣艱苦的抗疫事業(yè)中?
醫(yī)生摘下口罩。
坐在電視機前的夏易頓時愣住了。
張凝:他一直瞞著你沒讓你知道,也不讓我跟你說。其實上次我給你那張卡里大部分的錢都是兒子打過來的,我哪有這么多錢???兒子不忍心看你為了錢到處奔波。
電視上夏可接受著采訪:其實我最要感謝的是我的父親,從小我的父親就很少在家陪我,他是一名教師,一年大部分時間都在偏遠山區(qū)支教。那時的我很不理解,也因此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長大了以后想離家越遠越好,所以我總想著去美國定居不回來了。可疫情暴發(fā)前,我媽告訴我,我爸看見我們老家的孩子們因為疫情的原因不能上學,他為了能教孩子們念書四處奔波去籌辦鄉(xiāng)村圖書室。我一下就被我父親的這種精神感動了,我學了很多本領,卻沒有報效自己的祖國,我感到十分羞愧,也很對不起我的父親母親,現(xiàn)在祖國需要我,所以我就回國投身于抗疫的事業(yè)中!
夏易在電視機前十分激動,淚水在眼眶里不停地打轉。
字幕:一個月后。
張凝高興地收拾著東西,準備明天一早去接夏可。
張凝:兒子明天就回來了,咱們收拾收拾。
夏易:你幫我把這個帶給兒子吧,明天是周一,我要在圖書室看小孩。
張凝看著桌上的糕點,微笑著點了點頭。
張凝帶著換洗衣物來接夏可。
夏可見到張凝后還時不時地往門口張望。
張凝拍了拍夏可的肩膀:你爸今天在圖書室值班,他讓我給你帶來了你最愛吃的糕點。
夏可小聲嘀咕:我爸還真是人民的好教師。
張凝:哎呀,你倆啊。
夏可拿了一塊糕點往嘴里送。
張凝:還是小時候的味道嗎?你爸大晚上排隊買來的呢!
夏可遞給張凝一塊,把剩下的放在袋子里封好。
夏易早早地在屋外等候。
夏可的汽車緩緩駛來,停在家門前。
夏可下車打開后備廂,只見滿滿的一后備廂多肉。
夏易:這是?
夏可:爸,我已經(jīng)提交了申請,在這兒考察幾年幫助建設周圍這幾個村的醫(yī)院,我把咱家原來保存下來的那些多肉搬來了,以后,我照顧它們,也照顧你們。
夏易拍了拍夏可的肩膀,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村支書跑來,氣都喘不勻地說:好消息,老夏!好消息??!政府看到小夏醫(yī)生的采訪,得知了你的事跡,前幾天專門派人來這邊考察咱的教育環(huán)境,今天下通知了,要在咱村建一所希望小學!
夏易:這可太好了,這可太好了!
張凝拍了拍父子二人的肩膀:今天這可是雙喜臨門,皆大歡喜啊,咱們回家包餃子吃!
夏可:太好了,我在國外這幾年可就饞這一口餃子呢。
夏易拍了下夏可的后腦勺:臭小子早干嗎去了?現(xiàn)在咱國家建設得這么好,政策又這么偏向老百姓,看誰以后還想往外跑!
大家的笑聲回蕩在院子里。
希望小學建了起來,之前在夏易圖書室念書的孩子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蹦蹦跳跳地跑進了校園。
夏易在希望小學的圖書館里擦拭著他的多肉。
學生:夏爺爺、夏爺爺,我要借這本書。
夏易笑開了花:好的、好的。
夏可在村衛(wèi)生室詳細地給當?shù)卮蠓蚪榻B著最新的治療方法。
一個老人顫顫巍巍地走進衛(wèi)生室。
夏可:我來吧。
夏可詳細地詢問著病人的情況。
希望小學的操場上,學生們嬉戲打鬧,旗桿上的五星紅旗迎風飄揚,顯得格外耀眼。
(劇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