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柳晴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初中歷史教學,對歷史教學的方法和模式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在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下,真正達到了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目的。情景教學法是目前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它不僅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情景教學法,能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初中歷史;運用策略
關鍵詞教育教學中,歷史就是學生必須學習的科目,歷史不僅可以讓學生更早地接觸歷史,也可以讓學生了解一個國家是需要通過積累來達到現(xiàn)在的成就。研究歷史,能讓學生真正記住他們身邊的一切是來之不易的。運用情景教學法能真正獲得積極的意義,激發(fā)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性,真正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一、關注問題情境的合理導入
在初中歷史課堂運用情境教學,最直接的是要做好問題情境的導入,在設定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入設定的情境,可以讓學生有效地思考,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直接感受歷史內容,使教學效果得到良好的提升。例如,在學習《動蕩的春秋》這一課時,很顯然,在沒有接觸這一課的知識之前,學生對春秋時期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不了解,為了能引導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就需要借助問題情境,這一課可以以“動蕩”為突破口,以“動蕩”為切入點,設置問題:同學們都知道動亂的意思,那么在這一課中,用動亂一詞來形容春秋時期,大家可以想一想,是什么社會環(huán)境?在課本上先預習一下,說動亂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那么,發(fā)生動蕩的原因何在?逐級設置問題,既能引導學生思考的方向,又能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歷史知識的學習,由被動變?yōu)橹鲃?,對知識點的掌握也更加有效。
二、多媒體技術合理運用創(chuàng)設情境
由于當今的教學環(huán)境,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已十分普遍,因此,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情景教學方法也能有效地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直觀的學習情境。通過視頻、圖象、音頻或其他多種形式的組合,多媒體能使學生直觀地展示歷史知識中所反映的情景,使學生的理解更直觀、形象,使學生再次學習有關的歷史知識,從而更容易了解和感受當時的情景。尤其是一些歷史題材的紀錄片或影片,能夠把它們與歷史課程中的知識結合起來,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課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電影《建國大業(yè)》中的部分片段,讓學生通過觀看錄像,對歷史知識有更直觀的認識,在學習了相關內容后,可以利用課后的完整觀看,把電影內容和所學的知識進行對比,從而加深記憶,同時也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此外,歷史課程的學習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愛國精神、正確的價值觀等,利用多媒體技術,教師可以多播放一些愛國主義教育題材的視頻,通過情景的建立,一方面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加強學生歷史認同感學習的興趣。
三、通過角色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感知
借助角色表演,還原歷史人物或歷史場景,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從而更好地體會歷史知識。人物表演的形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情景劇、小品、歷史故事、辯論賽等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歷史情境,使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深刻。例如,學習《早期國度的產生和社會變遷》這一課,教材內容涉及商湯滅夏、武王伐紂等方面的知識點,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可以引入情景劇《封神演義》中的表演,雖然故事內容與武王伐紂有關,但通過讓學生對其中的歷史人物進行扮演,可以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
四、重視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育工作者對學生在教學實踐中的被動地位逐漸做出了深刻反思,結合教學實踐的結果,分析了學生被動參與課堂所產生的消極影響,逐步確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實踐思路。初中歷史教學應立足于學生主體,合理設計情境,例如,在“兩漢科技文化”的教學設計中,教師要在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即通過查書、上網等方式,獲取更多有關兩漢科技和文化的史料資料;教師在課堂上從多角度建構兩漢科技和文化的自主情境,要求學生在情境中相互探討、啟發(fā),進而運用主觀能動性完成對兩漢科技和文化的思考。
五、體現(xiàn)教師主導,優(yōu)化師生互動關系
教師的主導作用應該在學生主體情境中得到充分體現(xiàn)。當前有些教師仍然習慣于對情境建構進行面面俱到的安排,缺乏對教師角色的清晰分析和情境教學中的參與界限的清晰分析,導致學生的情境思考更多是按照教師預設的程序推進,缺乏自主思維的有效發(fā)揮。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深入分析自己的職責,主動與學生建立互動交流機制,以更好地發(fā)揮主導價值。例如,在“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三國時代的歷史背景、少數(shù)民族北下的現(xiàn)實,與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和分析,以平等的態(tài)度共同探討歷史發(fā)展,實現(xiàn)師生良性互動。
結束語: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歷史情境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透過各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僅能使學生被動地主動,更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歷史基礎知識,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升,為學生的歷史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迪.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20,(40)
[2]陶敬杰.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1(11)
[3]李永賓.歷史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探討和運用[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