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要:新課程改革重視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倡導教學促進學生終身發(fā)展。學生要形成相應的關鍵能力,體驗式教學是師生運用小組合作方式在科學探究、感悟獲得知識技能等品質的教學模式,初中化學運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旨在落實新課標要求。初中化學課標強調學生體驗重要性,使學生在知識形成應用中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研究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文章概述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內涵意義,提出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教學方法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實現(xiàn)主動開放課堂教學成為教學改革核心問題。新課程強調改變原有被動學習方式,新課改將過程體驗提到突出地位,化學課標強調使學生在熟悉社會實踐中感受化學應用。
化學課程是科學教育的重要部分,要幫助學生體驗科學探究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化學學習興趣。化學是初三年級開設課程,傳統(tǒng)以講授灌輸方式為主,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化學的好奇心。體驗式教學借鑒社會學等研究成果,形成新型教學模式,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理解構建知識,注重把教師主導轉變?yōu)橐匀藶楸?,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改革傳統(tǒng)初中化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揮重要作用。
二、 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概述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體驗是通過實踐認知周圍事物,心理學中體驗指感覺認知要素整合。體驗需要主體經歷某種事情獲得認知情感。教育者要落實三維目標,使學生在親歷中感受過程,讓個體在體驗中獲得成功。化學教學中體驗需要學生用心感受,用腦思考,在教師指導下自覺主動探究化學知識。體驗式教學內涵豐富,強調主體通過實踐認知周圍事物,通過學生實踐認識掌握知識技能。
(一)體驗式教學內涵
體驗式教學需要教師在備課教學中定位自身角色,課堂教學要發(fā)揮學生主體教學功能,體驗式教學并非適用所有學科。實踐中教師要研讀教材,在課堂設計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感受,體驗知識原創(chuàng)過程,學生通過體驗才會形成深刻記憶,為學生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化學教育目的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yǎng),要讓學生學會思考感悟,體驗式教學模式是優(yōu)越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模式,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優(yōu)勢作用。體驗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領悟知識內涵,發(fā)展個體生命智慧,是通過切身體驗等手段將知識技能內化形成經驗過程。體驗式教學適應時代發(fā)展,是現(xiàn)代教育廣泛運用的教學模式。
(二)體驗式教學理論基礎
體驗式教學具有親歷性、情境性等特點。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基于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等。皮亞杰認為兒童的認知研究需要堅持內外因結合,提倡學習者在情境下借助協(xié)作活動有意義建構,倡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教師要成為學生的輔助者,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應以教師為主導,教育應重視學生個性特點,讓學生在輕松環(huán)境下學習工作。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提出人們通用性在高峰體驗時刻顯現(xiàn),高峰體驗時能完善運用全部智能。美國教育家?guī)觳┙Y合心理學等學科總結體驗學習過程,認為體驗式學習涉及具體體驗、抽象概括等學習環(huán)節(jié),提倡將知識經驗結合。
(三)初中化學運用體驗式教學的意義
化學課標關注學生的感悟體驗,新課改下教師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初中化學運用體驗式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體現(xiàn)在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質量,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體驗式教學注重實效性,學生在課堂有意注意時間僅占30%,教師要在有效時間內滲透教學內容,采取有效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刻記憶。體驗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態(tài)度發(fā)生轉變,通過體驗式教學使學生產生深刻印象?;瘜W教學中采用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通過探究體驗促進價值觀轉變,提升教學質量水平。
三、 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模式
(一)化學體驗式教學策略
新課標指出教師要重視加強實驗教學,組織學生完成課標要求必做實驗?;瘜W教材安排大量實驗探究情境,探究實驗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體驗機會。教師要應用教材實驗素材,引導學生在實驗中積極動手,獲得科學探究樂趣。新課標倡導化學教學回歸生活,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社會生產的關系,將學習融合在學生熟悉生活情境中?;瘜W課堂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要從學生經驗出發(fā),使學生學會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有助于學生探究能力培養(yǎng)。常用的化學情境創(chuàng)設包括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等。實驗情境要從復雜問題中抓住主要矛盾,通過實驗情境設置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如學生對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理解困難,教師通過瓶吞雞蛋演示實驗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反應過程原理。氫氧化鈉溶液注入錐形瓶后雞蛋掉落,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分析雞蛋掉落的原因,得出結論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通過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化學知識是人類生活實踐經過總結形成,化學教學中要結合化學史,有效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通過化學史使學生了解化學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的貢獻,認識化學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教師可以利用化學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如介紹中國化工之父侯德榜,引導學生追尋化學知識根源,增強學生的求知欲。
(二)化學課程體驗式教學流程
體驗式教學流程包括設計教學內容,體驗后總結點評等環(huán)節(jié)。要求教師做好充分準備,必須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過程。如在學習《溶液的酸堿性》中,可以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化學樂趣。教師要創(chuàng)設場景幫助學生理解知識,體驗環(huán)境要結合教學內容提供生動場景,讓學生通過角色體驗處理情境問題。如在學習碳酸鈣在高溫下分解時,播放《石灰吟》視頻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體會古詩的內涵,通過視頻畫面,文字情境創(chuàng)設化學反應體驗情境。體驗式教學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積極投入學習中。教師以引導為主,通過輔助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構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