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燕
撫州市崇仁縣白陂鄉(xiāng)初級中學
初中階段是過渡階段,嚴格意義來講,初中所學習的文言文才是真正接觸文言文。初中文言文是對高中學習的一個鋪墊,它是文言文的起步階段,因此這個階段的文言文教學十分重要。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的是學生的日積月累。以此來更好掌握文言文很多學生感到文言文學習難度大,對其理解程度不高。為此,本文將探討初中文言文教學方法,提出幾點建議和對策。
對于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來說,處于剛剛接觸文言文的階段,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來說是初學者。在小學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接觸的文言文大部分是古詩詞一類的文章或者是翻譯成白話文的文章。在初中階段接觸文言文時,他們是零基礎,對于許多文言文的字、詞、句型不明白,很難去理解。在這個階段,教師需要幫助學生打好基礎,為他們以后學習文言文做良好的鋪墊。[1]
學生初次接觸到初中語文課本學習文言文時,會感覺到新奇,通常對學習文言文知識感到渴望。迫切地想去了解文言文知識。教師在傳授知識時,要強調(diào)對學生的關注,增強學生對文言文的正確認知。例如,在講解《小石潭記》時,作者用石,水,樹等渲染凄寒的氣氛,借景抒情。因此要引導學生從“動與靜”“景與情”等角度解讀文章,從而養(yǎng)成初步的文言語感。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對于幫助學生打好基礎,可以先嘗試培養(yǎng)學生的文言文語感,讓學生反復誦讀從中了解文言文語言特點,掌握文言文知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方法。所以在教授文言文的同時可以嘗試教給學生如何理解文言文的字、詞、句。傳授學生常見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倒裝句等等。逐漸將文言文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此同時一定要多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更好打下文言文基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文言文的難點多在于無法理解一些字,詞,句式的使用和翻譯,許多學生認為文言文難懂,難以掌握一些字詞句的使用規(guī)律。教師要結合教材內(nèi)容,從中發(fā)掘常見的字詞使用規(guī)律,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幫助學生辨識和運用。[2]
例如:一詞多義時,要明確詞的本義。比如通假字“樂”通“悅”是高興的意思,“見”通“現(xiàn)”是出現(xiàn)的意思。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幫助學生明確意義,選擇正確的意思。與此同時,我們?nèi)匀灰⒁夥治龉沤癞惲x詞。分清文言文的古今異義詞,仍是學生掌握文言文的核心。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其在古代和現(xiàn)代的異同。比如:“江”在古代指長江,“河”在古代指黃河,而現(xiàn)在江河指一切河流。又例如,在《黔之驢》一文中,同樣一個“以為”,在“以為神”和“以為且噬己也”中釋義不同;同樣一個“益”字,在“益習其聲”和“稍近其狎”中也不同。通過對本文教學,讓學生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有更深刻的認識,為后續(xù)的文言文學習奠定基礎。
文言文學習難度大,是語文中的難點之一。因此,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其他知識相結合幫助文言文教學。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運用典故來進行教學。學生通常會認為文言文學習難,背誦難,而且隨著其他課程作業(yè)的增多,許多學生學習時間不夠充裕,感覺學習壓力大,會對文言文產(chǎn)生厭惡情緒,因此,要激發(fā)學生興趣。
比如:在教學《岳陽樓記》時,先用一個淺顯易懂的故事引入,在學生聽得津津有味時,我再提出:“如果把這個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表達出來會怎么樣呢?”一步一步去引導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興趣。從作者的寫法上分析:在《岳陽樓記》的第三、四段,對“覽物之情”的描述,對語言形式的對稱,一悲一喜的對照,體現(xiàn)了文言文的寫作技巧。從景物的刻畫,表達作者寄情于景的豐富情感,如“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短短二十二個字,就將洞庭湖的波瀾壯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因此,引用教材背景的典故故事,趣味化地進行課堂導入,有利于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其思考。
在初中語文教學當中,文言文教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文言文教學中不可掉以輕心。但是要如何開展好初中語文的文言文教學?如何讓學生學好并愛上文言文?這是作為教師的責任。教師要保證文言文教學的高效開展,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教育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并在不斷自主學習中,增強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個人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