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乙,李晨輝,王朦朦,陳敏燕,王世長,王大輝,許亮文
(杭州師范大學 公共衛(wèi)生學院,浙江 杭州 311121)
聽力損失是指對語音頻率的敏感性出現(xiàn)相對下降的病理改變,包括輕到重度的聽力下降[1]。WHO報道全世界約11億年輕人有聽力損失風險,聽力損失會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社會交往、教育、就業(yè)或再升學造成極為嚴重的后果[2]。健康信念理論遵照認知理論原則,認為期望、信念等對行為起主導作用,且強調健康信念對人們接受勸導、改變不良行為起關鍵性作用[3]。目前,大量基于健康信念理論的干預研究已證實有利于改善糖尿病狀況、預防吸煙導致的男性口腔癌和改善睡眠健康等[4-6]。國外基于健康信念理論開發(fā)的問卷對幫助人群采取聽力保護行為和減少噪聲暴露具有積極的作用[7],但研究樣本量較小且結構效度較差導致其應用價值受限。國內基于健康信念理論應用于聽力損失的研究,僅針對于突發(fā)性耳聾患者焦慮狀態(tài)的改善[8]?,F(xiàn)階段醫(yī)學生學業(yè)壓力大,比非醫(yī)學生更易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癥狀[9],嚴重者會造成聽力損失。通過提高聽力保護意識和減少接觸噪音等,可避免超過 50% 的聽力損失[10]。本研究將健康信念理論模型引入到醫(yī)學生聽力損失影響因素的研究中,評價其信效度,以期為我國醫(yī)學生聽力健康信念的干預提供有效工具。
1.1 量表內容與計分方法 本研究以健康信念理論模型為基礎,結合醫(yī)學生聽力損失現(xiàn)狀和聽力損失影響因素,將量表分為感知到的疾病易感性(5個條目)、感知到的疾病嚴重性(9個條目)、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好處(7個條目)、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障礙(8個條目)、自我效能(8個條目)和行為線索(8個條目)6個維度,共45個條目。采用 Likert 5 級評分,按“完全不贊同”到“完全贊同”賦值1~5分,其中感知到聽力損失易感性中的“我不會失去聽力”“我不會失去聽力,因為我沒有聽力損失遺傳史”“我不會失去聽力,因為我沒有長時間噪聲暴露、酗酒等行為”3題和感知到聽力損失相關不良行為轉變障礙的所有條目為反向計分。量表總分為45~225分,分值越高,表明越愿意改變聽力損失相關不良行為。
1.2 初步形成量表 邀請杭州職業(yè)病防治院專家、浙江省部分醫(yī)院耳鼻喉科專業(yè)醫(yī)生、統(tǒng)計學專家及相關專業(yè)人員對問卷進行專家咨詢。結合專家的專業(yè)意見對調查問卷的內容進行討論和修改,形成預調查問卷,預調查后根據調查結果和專家咨詢意見精簡第三維度“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好處”,問卷總維度保持不變。
1.3 量表正式測試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于 2017 年3—5月在杭州市某高校醫(yī)學院,抽取一至四年級的所有班級共7個專業(yè)的學生作為量表測試對象,排除由傳染病、中耳炎、外傷、藥物性耳聾等原因造成的聽力損失的學生。根據研究變量數(shù)量,取其10~20倍確定樣本量為 2 000 份,發(fā)放量表 2 100 份,回收有效問卷 2 033 份,有效率為 96.8%,其中男生 609 人(30.0%),女生 1 424 人(70.0%);大一 596 人(29.3%),大二 556 人(27.4%),大三 555 人(27.3%),大四326 人(16.0%);臨床醫(yī)學專業(yè) 865 人(42.5%),護理專業(yè) 420 人(20.7%),預防醫(yī)學專業(yè) 241 人(11.9%),口腔醫(yī)學專業(yè) 134 人(6.5%),藥學專業(yè) 106 人(5.2%),健康管理專業(yè) 164人(8.1%),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專業(yè) 103 人(5.1%)。本研究獲杭州師范大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017LL107),大學生均自愿參加。研究人員經專業(yè)培訓后對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3個月后從愿意接受重測的1 100名學生中隨機抽取830人重復調查,以評價量表的重測信度。
2.2 效度檢驗 指標為內容效度指數(shù)(相關系數(shù))、辨別效度(成組t檢驗)、結構效度(KMO值、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值、因子負荷);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量表內容及各維度得分 量表共包括6個維度,其中感知到的疾病易感性共5個條目,主要了解個體認為自己具有聽力損失的易感程度;感知到的疾病嚴重性共9個條目,了解個體對聽力損失影響正常的社交活動及其行為、生活方式是否會導致聽力受損的態(tài)度;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好處包含7個條目,掌握個體認為改善聽力損失相關不良行為會帶來積極利益的信念情況;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障礙共8個條目,了解個體認為自己改善聽力損失需要克服的障礙,以便有效地進行某種形式的干預;自我效能共包含8個條目,掌握個體對自己有能力使用某種干預并從干預中改善聽力損失相關不良行為的信念;行為線索有8個條目,主要提示個人是否能夠采取積極預防聽力損失的行動,如按時睡覺、拒絕吸煙和食用一定量的果蔬等。各維度得分詳見表1。
3.2 量表信度評價
3.2.1 內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 采用Cronbach’s α系數(shù)檢驗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總量表及各維度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657~0.904,總量表及各維度分半信度為0.690~0.927。見表2。指標越接近 1 越好,0.9 以上為很好,0.7 以上為好,最好大于 0.6,低于 0.4為差[11-12],結果顯示問卷信度較好。
表2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內部一致性和分半信度Table 2 Internal consistency and split-half reliability of the hearing health belief scale
3.2.2 重測信度 采用組內相關系數(shù)(ICC)來表示重測信度。ICC值<0.2為差,0.2~0.4為中等,0.4~0.6為較好,0.6~0.8為好,>0.8為優(yōu)[13]。對830名醫(yī)學院大學生的重測結果顯示,總量表重測得分與首次得分ICC值為0.752,6個維度的ICC值均>0.4(表3),說明問卷對被測者的信息收集具有較好的穩(wěn)定性。
表3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的重測信度Table 3 Test-retest reliability of the hearing health belief
3.3 量表效度評價
3.3.1 內容效度 量表6個維度與總量表之間呈正相關(P<0.05),見表4。各維度間的相關性較弱,相關系數(shù)絕對值范圍為0.057~0.538,且感知到的聽力損失的嚴重性和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障礙、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障礙和行為線索無相關關系,表明量表的內容設置合理。
表4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各維度與總量表的Pearson相關分析(r)Table 4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each dimension and total scale of the hearing health belief scale(r)
3.3.2 辨別效度 根據總量表得分,將2 033例調查對象以平均分為界分組[14],其中有1 017例進入高分組,1 016例進入低分組。高分組和低分組在各分量表的得分經成組t檢驗,均P<0.001,說明量表的辨別效度高。見表5。
表5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的辨別效度評價結果(分,Table 5 Discriminant valid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hearing health belief scale
3.3.3 結構效度 結果顯示,總量表的KMO 值為0.872,Bartlett 球形檢驗結果近似χ2值為405.003(P=0.001),公因子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4.395%,達到50%以上的認可標準,共提取6個公因子,45個條目因子上的負荷值≥0.40,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見表6。
表6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各條目因子負荷矩陣Table 6 Factor load matrix of each item in the hearing health belief scale
3.4 條目調整檢驗 條目因子上的負荷值 ≤0.50的條目采用Cronbach’s α系數(shù)和相關分析法進行條目分析調整,對待調整條目進行再次檢驗,檢驗內容共包括4個維度9個條目,各條目與總分以及條目與所在維度的相關系數(shù)≤0.40的條目(均P<0.05)刪除后再進行Cronbach’s α系數(shù)檢驗。由表2知,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是0.870,而所檢驗的任一條目刪除后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均小于刪除前的Cronbach’s α系數(shù)0.870,綜上三種方法決定保留所有條目。見表7。
表7 聽力健康信念量表待調整條目檢驗Table 7 Adjustment item test of hearing health belief scale
聽力損失在年輕人中的發(fā)生率逐年上升,12%~15%的年輕人的聽力因休閑噪音和壓力暴露而受損[15]。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娛樂休閑活動的日趨多樣化以及醫(yī)學院校學生學業(yè)、就業(yè)等社會壓力不斷增加,醫(yī)學生群體更容易面臨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風險,聽力損失的防控形勢更為嚴峻[16]。聽力損失起初是生理反應,后發(fā)展成病理改變,其最先發(fā)生在4 kHz處,早期程度輕,一般能恢復,或只是高頻損傷,自身察覺不到,直到危害語頻才會被發(fā)覺[17],所以早期通過低成本且有針對性的聽力健康信念量表進行測定,及時發(fā)現(xiàn)醫(yī)學生對聽力損失認知情況和聽力保護需求,選擇針對性的教育內容和方式,可以提高健康教育質量和效率,可對醫(yī)學生學習、身心健康和未來工作發(fā)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信度是量表的精確性、穩(wěn)定性及一致性的評價指標[18]。本研究檢驗量表信度指標包括重測信度、分半信度及內部一致性信度,總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數(shù)為0.870,分半信度為0.927,ICC值為 0.752,問卷的Cronbach’ α系數(shù)不隨任何問題的刪除而改變,6個因子的Cronbach’ α系數(shù)均大于 0.6,提示問卷的內部信度較好。需要注意的是,量表的重測信度ICC值>0.6 的僅有自我效能和總量表,其余5個維度僅較好,一方面可能與聽力測試和問卷科普使學生針對感知到的聽力損失的易感性和嚴重性、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好處和障礙發(fā)生改變,另一方面可能與學生不認真作答有關。
效度是反映某測量工具實際測定結果與預想結果的吻合情況,分為辨別效度、內容效度和結構效度[19]。本研究采用相關法,結果顯示, 6個子維度與總量表之間呈正相關,r值絕對值范圍為0.057~0.538,提示量表各維度內容關聯(lián)緊密,同時各維度間有區(qū)分性,可見內容設置合理。其中感知到的聽力損失的嚴重性與總量表之間的相關性最好,為0.675,觀察此維度的條目因子負荷,均>0.40,說明此維度所測的內容和問卷總體所反映的內容高度一致,關聯(lián)緊密。采用因子分析對問卷進行結構效度評價,提取6個因子解釋了64.395%的變異,相較于Saunders 等開發(fā)的聽力健康信念量表(36%)[7],本量表具有更好的結構效度。
綜上,本研究形成的最終正式量表包括6維度共45個條目:感知到的疾病易感性、感知到的疾病嚴重性、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好處、感知到的行為轉變的障礙、自我效能和行為線索。量表結構簡潔清晰、條目適中、內容簡潔,全面了解醫(yī)學生自感聽力損失的狀況,掌握其對聽力損失影響正常的社交活動的態(tài)度和其認為改善聽力損失相關不良行為會帶來積極利益的相關態(tài)度,如增強學習效率、改善身體健康和增強同學間的交流;此外,感知到的行為轉變障礙能夠進一步了解個體改善聽力損失需要克服的障礙,可以為醫(yī)學生聽力損失的預防提供針對性的干預并提高健康教育的有效性。此外,醫(yī)學生聽力健康信念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量表的回收率和有效率在85%以上,完成量表時間大多在10 min以內,可行性高;而且篩查成本低、針對性強,適宜作為我國醫(yī)學生群體聽力健康信念的測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