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信
春光明媚,又是一年油菜花季。坐在回鄉(xiāng)的高鐵上,窗外的風景讓我目不暇接。長空的積云滾滾而過,葉隙間陽光跳躍,白鷺在水面久久盤旋,時而飛躍轉(zhuǎn)停,時而滑翔天空。遠處水波蕩漾,成片的蘆葦在湖心靜立,抬頭便覺得天蒼野茫,心底泛起很多回憶。
油菜花盛開的季節(jié),一望無際的金黃映入眼簾。窗邊那些如海浪般涌動的油菜花讓人心馳神往。春來不言離愁,起伏的花海仿佛河水一般,讓人將自己安詳?shù)丶脑⑵渲?,無時無刻都想沉浸在這金黃的花海。
回到了我的家鄉(xiāng)漢中,她有著“北瞰關(guān)中,南蔽巴蜀,東達荊襄,西控秦隴”的特殊地理位置。我還爬了兒時常去的定軍山。這么多年過去了,它原貌未變,各式各樣映入眼簾的青蔥樹木依然挺拔。曾被拍成電影的定軍山,揭開了中國電影歷史的第一頁。《定軍山》的故事取材于古典小說《三國演義》的第70回和第71回,講述的是三國時期,劉備帳下老將黃忠向諸葛亮請戰(zhàn)伐曹的故事。此戰(zhàn)中,驍勇善戰(zhàn)的黃忠率兵迎戰(zhàn)曹軍悍將夏侯淵。黃忠雖然年邁,但驍勇不減,血氣貫長虹,是一個不服輸?shù)膶④?。他除掉了夏侯淵,攻取了軍事要地定軍山,從軍事上奠定了三國鼎立的格局,守住了蜀漢西邊的門戶,為后來的諸葛亮六出祁山贏得了立足之地。故事告訴我們,國家利益大于天。面對強敵,狹路相逢勇者勝。面對今天波詭云譎的國際形勢,有人想對我國在軍事上威脅,政治上擠壓,經(jīng)濟上封鎖,輿論上抹黑,千方百計地想遲滯我國的發(fā)展,以維護自身的強權(quán),故事在今天仍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
定軍山可能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座山了,多少年來沒有人去開發(fā)它。雖然被淹沒在群山之中,但是它卻保留了最真實的自然風光。真應(yīng)了劉禹錫的那句名言:“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痹鴰缀螘r,黃忠在此一戰(zhàn)成就了定軍山的英名,是他賦予了定軍山歷史內(nèi)涵。羅貫中又用他的不朽之筆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我們應(yīng)該感謝他們。今天,知道它的人越來越多了,它也會造福子孫后代。
定軍山風景區(qū)在秦嶺之陽,漢江南畔。三國時期,這里是蜀魏爭奪漢中的古戰(zhàn)場。著名歷史人物諸葛亮、曹操、劉備曾在此地征戰(zhàn),各有勝負。諸葛亮在沔屯兵,北上伐魏,長達八年之久。
此山的山巒起伏,兩側(cè)綿延不絕、狀若游龍,所以得名“二龍戲珠”;定軍山旁又有黃忠斬殺夏侯淵的“斬將橋”;雕刻成形的細花紋漢磚平鋪成了八角琉璃井,此風景也是獨具一格。漢中是個盆地,四周被高山環(huán)繞,阡陌縱橫。為當年諸葛亮布“八陣圖”、設(shè)“督軍壇”提供了很好的地理位置。定軍山在三國時期是軍事要地,特別是曹操和劉備爭奪這個軍事要地時,他們兵戎相見、用盡謀略才確立了三國鼎立局面。
諸葛亮是影響后世的千古名相。他六出祁山,把定軍山視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此度過了他在政治和軍事中運籌帷幄的八年。最后與司馬懿相持對陣半年,病逝于軍中,遺命歸葬于沔水南邊、定軍山下,為武侯墓。劉禪又下詔“近墓立廟”,為諸葛亮在定軍山下修建了“天下第一武侯祠”。因為他們賦予定軍山歷史意義,才使得定軍山可以享負盛名,在歷史的畫卷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歷史已經(jīng)過去近兩千年了,撫古憶今,無不感慨萬千。
當年叱咤風云的人物早已作古,后來者又有多少英雄豪杰折戟沉沙。一位西方哲學家提出過一個命題:“人,你是誰,你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至今無人能夠回答。
宇宙,浩瀚的宇宙,你的邊界在哪里?至今,無人能夠回答。人,你是宇宙中唯一的智能生命嗎?至今,無人能夠回答。
爬完山,轉(zhuǎn)行去了不遠的武侯墓和武侯祠。陜西勉縣武侯祠是致祭諸葛亮的祠堂。這讓我想起了兒時每逢清明時節(jié)都要去武侯墓和武侯祠趕清明會。現(xiàn)在勉縣的武侯祠仍保留著兩座清代風格的樂樓。樂樓在過去就是戲樓,這個樂樓就是歷史風俗和文化傳承的見證。如今,只有武侯墓才舉辦一年一度的“清明會”,漢中各地和外地省份的人紛至沓來,參加這個熱鬧的清明會。大家摩肩接踵地參與到廟會之中,緬懷這位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良臣。
多種多樣的小吃攤在路邊依次擺開,商販們爭先恐后地叫賣。兒時最喜歡的套圈游戲如今依舊很有人氣??粗∨笥褌兣d高采烈地緊握著手上不多的竹環(huán),認真地盯著不遠處自己心儀的玩具和零食。套上的孩子跺著雙腳,手舞足蹈地跑到環(huán)前拿走自己的戰(zhàn)利品,好像贏得了這世間最好的禮物。沒套中的孩子垂頭喪氣,眼巴巴地看著其他人的禮物,神情黯淡又不失可愛。套環(huán)的附近還有不少表演。每年清明前后,定軍山下的武侯墓管理部門都會得到縣政府的支持。正是因為如此,每年的清明會才能完整地保留下來,每年的廟會才能順利地舉辦。將傳統(tǒng)文化和旅游商貿(mào)融為一體,不僅促進了當?shù)氐南M,還能為大家提供娛樂的場所。這樣的民間文化活動沒有被歷史的洪流沖走,與時俱進,留存至今,成為故鄉(xiāng)的一份殊榮。我作為故鄉(xiāng)之子也備感欣慰,希望家鄉(xiāng)的清明節(jié)有更多的人知曉和光臨。
蜀漢時期,百姓和臣吏不能私祭,但是能去武侯祠祭祀。這是武侯祠立廟祭祀之始。武侯祠的祭祀在歷史的長河中持續(xù)了很長一段時間,是因為人們都沒有忘記追悼名相諸葛亮。而后,這樣的風俗還傳到了四川等地。陸游的《游諸葛武侯讀書臺》中曾寫道:“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仍祠丞相墓”,這足以說明祭祀武侯祠在當時十分盛行。
小時候真的不知道叔叔嬸子們?yōu)槭裁纯偸悄敲疵?,總有忙不完的農(nóng)活兒。初春時節(jié),春寒料峭,田里的水還那么寒涼,便要光著雙腿下田侍弄秧母田。然后是擺秧、犁田、耙田、拔秧、插秧、施肥、田間管理、收割、晾曬、入倉。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今天在餐桌上的浪費,其實是對他們的勞動的不尊重。
離開故鄉(xiāng)已經(jīng)多年了,幼時每逢放假就可以回到家鄉(xiāng)。少年不識愁滋味,天真爛漫,和小伙伴們上山采摘刺梨,下河捉螃蟹,好不愜意快活。
稍一農(nóng)閑,便要養(yǎng)蠶,蠶寶寶剛出生時,小得連肉眼都不容易看見。然后給它保暖消毒,用極鮮嫩的桑葉喂養(yǎng),待到稍大一點時,這家伙食量變得驚人,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吃,農(nóng)人們白天去地里采摘桑葉,晚上還要給添加幾次桑葉,如此往復,直到成繭。
故鄉(xiāng)的背后有一條小路,蜿蜒曲折,好像沒有人專門修過,真應(yīng)了那句話:“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小路的兩邊,有一些無名的小草,春天時星星點點地開著些無名的小花,像極了自己,默默無聞地點綴著這個世界。
小路是何時成路的,已經(jīng)沒有人知道,只知道它是農(nóng)人們收獲莊稼時必走的小徑。一代又一代農(nóng)人在這里耕耘、生活,繁衍著子孫,收獲著希望。
小路舒展著身軀,慢慢延伸到山腳,從那里分成了兩條,一條沿著山腳的小河向遠處走去。小河不知發(fā)源于何處,匯聚起來的涓涓細流慢慢就變成了小河。小河不知疲倦地流淌,如同農(nóng)人們的汗水。另一條盤山而上,早年是一條羊腸小道,蟄伏于雜草之中,時隱時現(xiàn)。近些年為了開發(fā)旅游項目,小路被拓展開來,陡處還修了水泥臺階,不遠處還有供人們歇息的涼亭。小路蜿蜒而上,時起時伏,迂回著爬上山頂,這座山就是定軍山。武侯祠、武侯墓,位于陜西漢中市勉縣城南,這是我的家鄉(xi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