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雞足山悉檀寺遺址考察記

    2021-11-11 14:01:17楊福泉納西族
    邊疆文學 2021年9期
    關鍵詞:遺址

    楊福泉(納西族)

    2021年7月6日,我和一些研究民族古籍文獻的學者去雞足山。這是我的第三次雞足山之行。

    細雨蒙蒙中,我們一行來到了雞足山,賓川縣雞足山風景名勝區(qū)管理局局長楊云峰先生已經(jīng)等候在山門前,領著我們直接去看悉檀寺遺址。

    我2005年到雞足山,曾來拜謁悉檀寺遺址,當時只來到離悉檀寺不遠的靜禪古樹,因無人指引,只看到悉檀寺遺址所在地的一片茂盛的樹林,四顧皆是蒼茫樹林,找不到路徑,因此也看不到其他遺存。這次有楊云峰先生的引路,我們看到了悉檀寺遺址的全貌。

    楊云峰先生帶著我們從他們費很大力氣恢復的悉檀寺小徑前行,我一路走,一路想起一些歷史往事,明萬歷丁巳年(1617),木增為母親求壽,向朝廷奏準在雞足山建寺,捐銀數(shù)萬兩,延請高僧釋闡住持創(chuàng)修,并在寺的大門內(nèi)修建萬壽殿,表示祝國誠心。天啟四年(1624),木增派僧人進京請求皇帝賜予佛經(jīng),天啟皇帝御賜大藏經(jīng),題寺名為“祝國悉檀寺”,“悉檀”是梵語,意譯為“成就”或“遍施眾生”。木氏土司還送給雞足山佛寺工藝精美的銅鑄八卦大香爐和重兩千余斤的銅鐘等。

    悉檀寺建成后,木增捐獻附近屬于木氏土司的田莊三千多畝,作為寺產(chǎn),以供佛事。明天啟四年(1624 ),木增上疏請求,天啟皇帝御賜大藏經(jīng)一部,共六百七十八函,供奉于寺內(nèi)的法云閣。相傳木增在悉檀寺西面還修了一座橋上有屋頂?shù)氖簶颉?/p>

    楊云峰先生邊走邊介紹說,打算把悉檀寺做成一個遺址公園式的歷史文化景點,而不是重建。他們采取了從悉檀寺遺址的核心區(qū)開始,探考和恢復進入悉檀寺的那條石頭鋪設的路,這條原來就用石塊鋪過的道路,很多已經(jīng)完全被泥土和落葉掩蓋了,楊云峰組織人力一點一點清理泥土樹葉,并根據(jù)多種史籍記載的方向和方位,一程程細致地尋找,一點點地排除厚厚的泥土和落葉,最后清理修復出了整條通往悉檀寺的山路。他們還根據(jù)原來所鋪設的石塊路所用石頭的形狀,堅持“修舊如舊”的原則,補填了已經(jīng)缺失的石頭。他指給我們這條石頭路兩邊的土層,有的已經(jīng)有一米多高了,看得出悉檀寺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毀后,這條山路也湮滅在歲月的泥塵之中,如今才在雞足山管理局花大力氣的清理下,又恢復了往日的原貌,得以重見天日。我不禁對楊云峰先生他們肅然起敬。

    細雨淅瀝,在空濛的山林煙靄中,我踟躕在悉檀寺遺址,楊云峰先生指給我們看悉檀寺的布局,哪里是通往大殿的臺階,哪里是廂房等的位置。遺址只有一些殘存的斷壁殘垣,一些殘存的磚和石頭等。據(jù)介紹,在清理中,曾挖掘到瓷碗等一些用品,已經(jīng)認真保存起來。

    看著這個曾經(jīng)的名寺已經(jīng)人去樓空,廟宇已經(jīng)蕩然無存,一些前人描述過的悉檀寺那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和神佛像,明朝天啟皇帝賜給悉檀寺的大藏經(jīng),木增和徐霞客的塑像、畫像和牌位等舊物,已經(jīng)了無蹤影。想起前人描寫過的悉檀寺精美的建筑,那些在民國年間還生活在寺里的納西僧人,他們還保留著的喝酥油茶的傳統(tǒng)習俗等等,據(jù)前人記載,在1931年,悉檀寺還有24 個和尚。如今,一切都已經(jīng)煙消云散,湮沒在歷史的劫難和煙塵中了。

    此次同行雞足山的還有中國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西夏、女真語言文獻等的孫伯君老師。全國民族古籍辦的楊碩先生等。他們來的原因與探究木增一力促成刊印發(fā)行的佛經(jīng)《華嚴懺儀》有關。

    篤信佛教的木增,曾捐資到蘇州刻印佛典《華嚴懺法》,《華嚴懺法》舊傳是唐一行著,原來藏在雞足山,是珍貴的版本。木增請了錢謙益給這個新刻印的版本作序,并請著名高僧、蘇州中峰禪院住持蒼雪校核,精印后贈送到江南各個寺院。

    經(jīng)西夏學家白濱先生等人的認真考證,根據(jù)史料推斷,元初,西夏國遺僧一行慧覺法師輯錄漢文《華嚴懺儀》42 卷,后云南蒼山載光寺僧人普瑞得之,并作補注,收藏于雞足山悉檀寺。后來又轉藏大理之崇圣寺,木增則得自崇圣寺。這是一個新的發(fā)現(xiàn)。我在拙著《忠臣雅士:木增》一書中,根據(jù)一些史料記載,對木增刊刻《華嚴懺儀》經(jīng)一事也做了簡要的介紹,但都是沿用了《華嚴懺儀》是“唐代蘭山云研究增添巖慈恩寺護法國師一行沙門慧覺依經(jīng)錄”的傳統(tǒng)說法。

    據(jù)白濱先生的考證,明朝末年,即明崇禎十四年(1641年)刊印漢文《華嚴懺儀》的序題辭和卷末題款中得知: 他們都誤認為此懺儀經(jīng)錄為唐一行和尚所撰,后收藏于云南雞足山悉檀禪寺比丘道源玄契等處。后有宋(元)代載光寺僧人禪師普瑞作補注,珍藏于云南大理之崇圣寺中。至明末,云南麗江土官納西族人木增訂正,木增請著名高僧、蘇州中峰禪院主持讀徹為之校核參補,由天臺寺習教觀沙門正止治定。又請明末著名學者錢謙益,著名藏書家、出版家汲古閣主人毛晉(1599 一1659年)作序。于明崇禎十三年(1640年)捐資請?zhí)K州常熟毛鳳苞汲古閣鴻良工雕造,凡一載功成。版藏于浙江嘉興府楞嚴寺藏經(jīng)閣,刊印流通。

    白濱先生等學者的研究,給木增和雞足山的關系提供了新的學術線索,對進一步研究這冊與木增密切相關的佛經(jīng)與西夏國佛教高僧的關系以及與云南的關系,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據(jù)《賓川縣志》載,明朝天啟四年(1624),皇帝賜藏經(jīng)一部。明崇禎十四年(1641),又賜嘉興藏經(jīng)一部。此外,悉檀寺還藏有貝葉經(jīng)一部;日本頻加藏33 函,每函8 本。這些珍貴的經(jīng)書,在“文化大革命”中都被付之一炬。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碩學名流來雞足山,大都住在悉檀寺,可見此寺在雞足山的地位。明代名士徐霞客在悉檀寺的晨光夕照中寫完了《雞足山志》,民國時期,費孝通、潘光旦、羅常培、李霖燦、趙藩等先生在20 世紀40年代來悉檀寺,從各自的角度寫下了在雞足山的所見所聞。羅常培先生在其著《蒼洱之間》中對悉檀寺中所見所聞有這樣的內(nèi)容:

    悉檀寺里的和尚大部分還是麗江人,所以在客堂待茶的時候,我們嘗到富有麗江土風的油炸糯米粑粑和胡麻酥油茶。寺內(nèi)有大佛一尊,是從西藏運來的,彌勒殿前的橫匾也是藏文,古宗氣味雖重,但門前又有萬歷己未年“悉檀禪寺”的匾。

    大畫家徐悲鴻1943年在悉檀寺住了半個多月,每天清晨作畫,午后攬勝,幾乎游遍雞足山的寺廟和景觀,留下了十多幅畫作。

    如今面對這空蕩蕩的寺廟遺址,當年的悉檀寺往事已經(jīng)飄逝,只余蒼煙落照中的一縷縷歷史殘夢,不能不使人感受到世事的無常。

    楊云峰先生對我們出示了幾張源自《中國古建筑圖典》(梁思成等輯、林洙編)中拍攝于20 世紀40年代的悉檀寺的黑白照片,這是難得的悉檀寺當時的真實影像,除了上述各位飽學之士的文字記錄,我們還可以從這幾張舊照中去回味民國時期的悉檀寺之狀貌。

    重建與明代著名納西族土司木增密切相關的雞足山悉檀寺,在當下已經(jīng)意義不大了,雞足山管理局要把這個遺址建成一個歷史文化遺址公園的計劃,我覺得是很好的,后人可以從這個已經(jīng)灰飛煙滅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址中,了解曾經(jīng)在這塊土地上發(fā)生過的文化遺產(chǎn)被無情毀滅的歷史劫難,懷古憑吊,以史鑒今,更加珍惜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在香格里拉市小中甸有個木氏土司建的明代古城堡遺址,我曾和麗江的學友們考察過,那兒迄今還幸存有不少斷壁殘垣和明代石獅殘骸,也可以做成歷史文化遺址公園。

    木增曾為悉檀寺寫了這樣的兩副楹聯(lián),聯(lián)一是:

    僧在竹房半簾月,鶴棲松徑滿樓臺

    聯(lián)二是:

    談空客喜花含笑,說法僧聞鳥亂啼

    往事如煙,世情如夢,木增楹聯(lián)中的那種美好景象和意境,如今只能面對寂寂空山,在腦海中想象了。

    淅淅瀝瀝的雨一直下著,舉目四望,悉檀寺遺址周圍的樹木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充滿生機。我不禁想到,紅塵繁華和人生世事,如鏡花水月,轉瞬寂滅,而大自然的勃勃氣象,卻是永遠的枯榮繼替,生機長存,見證著人類社會發(fā)生的一切滄海桑田之變。中華各民族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歷史文化遺產(chǎn),創(chuàng)造了輝煌的中華古文明,我們只有倍加珍惜如今尚存的這些歷史文化遺產(chǎn),才無愧于我們的祖先和祖國。

    雞足山管理局已經(jīng)請了北京的雕塑家塑了一尊徐霞客的塑像,準備今年8月份舉行開光典禮?,F(xiàn)在用紅布包裹著,已經(jīng)立在悉檀寺遺址。在淅淅瀝瀝的微雨中,我們一行人在悉檀寺遺址合影留念,然后驅車去賓川縣文化館看躲過了“文革”劫難而得以收藏的《木氏宦譜》。

    有感而記之。

    瀟瀟雨中登雞足,石徑幽深到悉檀。

    當年名剎今何在,青山無語悵望天。

    霞客木增俱往矣,云過淡墨暮色寒。

    寺毀佛音猶存世,悲憫蒼生憐大千。

    猜你喜歡
    遺址
    三星堆遺址
    神秘的地下遺址
    考古學家怎樣發(fā)現(xiàn)遺址?
    英語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0:48
    INDUSTRIAL EVOLUTION
    漢語世界(2022年5期)2022-10-15 12:39:32
    Can heritage protection projects give new life to China’s abandoned factories?
    遼上京遺址
    考古學家是怎么知道地下有遺址的
    在德國發(fā)掘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5期)2015-06-26 08:21:46
    遼寧沈陽汗王宮遺址
    大眾考古(2015年2期)2015-06-26 07:21:32
    北京延慶遼代礦冶遺址群
    大眾考古(2015年1期)2015-06-26 07:20:36
    辛集市| 东方市| 太谷县| 莫力| 大新县| 麻城市| 邢台县| 桃江县| 青田县| 扶绥县| 铜鼓县| 凤冈县| 京山县| 永仁县| 佛教| 光泽县| 赤水市| 马边| 肥乡县| 绥滨县| 汝阳县| 东兰县| 洛扎县| 类乌齐县| 秦安县| 呼图壁县| 都安| 镇巴县| 荃湾区| 新巴尔虎右旗| 云和县| 灌阳县| 长沙市| 武乡县| 孟村| 安多县| 龙门县| 平度市| 松原市| 且末县|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