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昊楠 逄汝鈺 馬皓宇 胡文麗 許飛 徐園園
摘要:當今社會,科技愈加發(fā)達,很多的不可能都在慢慢實現,可生活上的便利偶爾也會成為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大學生這一重要的社會群體,在享受著科技帶來的便利的同時卻忽視了身體的鍛煉,大學這一環(huán)境是與社會緊密連接的一環(huán),大學生活不光要學習將來走進社會必要的技能,也應該參加體育活動,強身健體,讓身體和思想一同進步,追求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體育鍛煉,緊密影響。
引言
大學體育活動能使校園學生明確人應該全面發(fā)展,明晰體育運動的價值取向,激發(fā)競爭意識,參加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身邊的榜樣能激發(fā)其對體育的興趣,同時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也可以緩解繁重學業(yè)所帶來的壓力,舒緩心情,減少失落,焦慮等心情,通過體育鍛煉也可與中學時代的自己進行對比,發(fā)覺自身的進步,增強自己的信心,大學體育有“塑造功能”“規(guī)范功能”“激勵功能”??梢宰鳛殡[形思想教育的一種,大學生的思想模式處于學生時代模式與未來即將步入社會模式之間,仍處于一種正在建立的過程中,良好的體育活動能讓大學生愉快主動地接受教育。
一.體育的“前世今生”
體育運動發(fā)源于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希臘誕生過許多神奇的神話傳說,傳說在那座神秘的奧利匹斯山為了祭祀眾神舉辦了奧林匹克運動會,并一直延續(xù)了下去,受時代特點的影響,體育運動主要圍繞著軍事活動展開,武藝技擊等體育項目開始盛行,隨著時代的列車不斷前行,世界人民逐漸走向和平,體育鍛煉的種類也愈加繁多,賽車,射擊,游泳,跑步,各種球類競技,棋類。體育運動也逐漸變得正規(guī),奧運會成為被各個國家認可的賽事活動,按照統(tǒng)一的規(guī)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不論從發(fā)展規(guī)模,或是發(fā)展的水平來看,都已經成為舉世所矚目的,同時奧林匹克所傳遞的永不放棄,拼搏向上的體育精神也廣泛傳播,奧林匹克運動會以競技的形式,將不同膚色,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緊密連接,對人類社會活動,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參與國家和地區(qū)眾多,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項國際活動。
二.體育鍛煉的方式方法
如果想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科學的訓練方式是十分必要的,盲目的鍛煉不僅不能起到到效果反而容易適得其反,所以體育鍛煉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從而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
體能訓練這一術語定義為多種方式的整合訓練。
1. 重復鍛煉法
根據鍛煉者自身需要,在固定的條件下進行重復練習,例如國外的“囚徒健身”,①重復鍛煉法的主要作用是為了提高自身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以及身體協(xié)調性,提高身體耐力有顯著作用,比如你想跑1000米,可以先跑500米,重復鍛煉直至身體適應了運動的強度,再逐漸增加至1000米,這樣即可以承受較大的負荷量也可以減輕身體的負擔。
2. 連續(xù)鍛煉法
連續(xù)鍛煉法包括了循環(huán)鍛煉法和間歇鍛煉法,循環(huán)鍛煉法是為了保持有效的不間斷的連續(xù)進行運動的鍛煉法。連續(xù)鍛煉法的負荷強度較低,負荷時間長,無間斷。在生活中,我們所熟悉的連續(xù)鍛煉法的運動比如;跑步,游泳,跳舞等。間歇鍛煉法是指進行重復運動時每次要進行一定時間的休息,用來減少運動量或降低運動負荷,也是提高鍛煉效果的一種常用的鍛煉方法。
3. 負重鍛煉法
現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身房越來越多,可以在健身房使用一些重物來進行輔助鍛煉的方法??梢允褂霉潭ㄆ餍担茆徎騿♀弫碛行Т碳ぞ植考∪饨M織使其破壞后再生長,練后要即使補充營養(yǎng),科學規(guī)范的訓練動作不僅可以減少負重對身體的傷害更能有效地刺激目標肌肉群,完成訓練目的。其實,負重鍛煉法不僅適合與運動員,也適合普通人來增強體質。但一般人一定要注意強度,不要超負荷訓練。
4. 換鍛煉法
顧名思義,變換鍛煉法就是不斷變化運動強度,內容,形式,來提高身體的素質和興奮性。
當你的身體長時間適應一種訓練模式后更改訓練計劃往往可以得到更大的進步,比如長跑時,經常圍著操場跑會出現厭煩無聊的情緒,那么你可以用越野跑來代替。
三.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全民健身
高校體育教育改革與全民健身《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是由國家政府倡導,全民參與的一項有計劃,有目的得工程,是增強民族體質,提高民族素質與健康水平的重大措施②,大學生更應該發(fā)展他們獨特的優(yōu)勢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他們完全可以在學習知識,運用知識推廣,健身方法等方面成為一支特別的宣傳,指導隊伍。高校體育作為學校體育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與社會體育直接接軌,大學生作為社會人才的后備力量更應該實踐與宣傳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以推動全民健身的蓬勃發(fā)展。
小結
通過以上所說參加體育鍛煉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素質還可以為國家將來的全民健身思想貢獻極大力量,當他們走出校園步入社會,將成為社會體育活動和健身運動的主體和骨干。另外,他們又是體育文化的最好的載體和傳播者,將影響整個社會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發(fā)展。體育鍛煉也并非一帆風順,也會存在許多的困難和阻礙,但是生活總會讓我們遍體鱗傷,但那些受傷過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③,所以不要懼怕困難,傷痛,因為我們終將推翻這些阻擋,走向光輝的未來!
參考文獻來源:
①來自《囚徒健身》作者保羅威德(美國)
②來自《全民健身計劃》經李克強總理簽批(2016-2020年)
③來自《老人與?!纷髡吆C魍绹?/p>
指導老師,徐園園(1985-)女
作者簡介:鄭昊楠(1999-),男,黑龍江齊齊哈爾,山東英才學院醫(yī)學院護理專業(yè)本科生
山東英才學院 醫(yī)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