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濤
(泰興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江蘇 泰興 225411)
乙型肝炎全稱為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炎疾病,該病癥的主要病理特征為肝臟伴有炎性病變。乙型肝炎的誘因主要為乙型肝炎病毒,該病毒會累及機體的各個器官,對其功能造成嚴重的損害。乙型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癥狀,但是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手段,隨著病程不斷延長,會逐漸進展成肝硬化,嚴重時還可能引起肝癌。因此早期采取可靠的手段篩查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義[1]。免疫球蛋白(Ig)是人體中一類重要的抗體類似物,其在體液免疫反應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能夠準確反映機體中病菌感染情況,因此在乙型肝炎的早期診斷與治療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以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在該病癥臨床診斷中的意義展開分析,具體見下。
選取我院于2020 年6 月—2021 年6 月收治的65 例乙型肝炎患者為乙型肝炎組,再抽取同期前來我院體檢結(jié)果正常的65 例健康者作為健康組。乙型肝炎組男性與女性分別為35 例與30 例,年齡18 ~62 歲,平均年齡(42.15±5.24)歲;健康組男性與女性分別為38 例與27 例,年齡20 ~65 歲,平均年齡(42.22±5.21)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乙型肝炎組病例參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相關(guān)標準確診;②患者均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年齡≥18 歲,臨床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排除同時伴有其他肝病(如:酒精肝、脂肪肝等)病例、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合并甲型或者丙型等肝炎病毒或者人力免疫缺陷疾病的病例。
兩組均在我院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
1.2.1 標本采集。在標本采集之前,提醒兩組空腹。采集空腹狀態(tài)下的靜脈血5 mL,整個過程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將采集到的血液樣本置于離心機上,按照每秒鐘3 000 r 的速度對其離心處理10 min,將處理好的樣本置入抗凝管內(nèi),放置在溫度零下20 ℃的冰箱中保存?zhèn)溆谩?/p>
1.2.2 所需儀器與試劑 血清免疫球蛋白檢測所需的儀器為德國羅氏生產(chǎn)的型號為Cobas c 501 的進口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本次檢測所需的試劑選用德國羅氏公司提供的相關(guān)試劑。
1.2.3 檢測方法 應用血清免疫比濁法分別對兩組受試者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進行檢測,整個過程嚴格按照儀器與試劑的說明書開展。
1.2.4 檢測原理 檢測的原理是根據(jù)試劑內(nèi)的羊抗人血清內(nèi)的IgA、IgG、IgM 抗體與受試者血清中的IgA、IgG、IgM 抗體相結(jié)合,二者形成免疫復合物,再經(jīng)過名義復合物會導致溶液中的懸浮顆粒散射光增強的比例,也就是采用免疫比濁法定量標本血清內(nèi)的IgA、IgG、IgM 水平。
(1)對比乙型肝炎組與健康組的IgA、IgG、IgM 的水平。IgA 的正常參考值范圍為0.7 ~3.3 g/L;IgG 的正常值參考范圍為7.0 ~16.0 g/L;IgM 的正常值參考范圍為0.5 ~2.6 g/L[2]。
(2)根據(jù)乙型肝炎組患者的病情程度分為輕度組、中度組以及重度組,其中將臨床癥狀不明顯,肝臟檢驗指標只有1 ~2 項伴有輕度異常的判定為輕度組;將臨床癥狀處于輕度與重度之間,肝功能伴有輕微損傷判定為中度組;將伴有明顯腹脹、乏力、納差等臨床癥狀,且白蛋白、膽紅素、谷丙轉(zhuǎn)氨酶、凝血酶原活動度等肝臟指標伴有明顯異常的患者判定為重度組,比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
檢測結(jié)果顯示:乙型肝炎組的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健康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比[( ± s),g/L]
表1 兩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對比[( ± s),g/L]
組別 例數(shù) IgA IgG IgM乙型肝炎組 65 4.48±0.54 20.54±0.84 3.68±0.36健康組 65 1.81±0.72 15.42±0.67 1.32±0.25 t 21.231 38.418 43.411 P<0.05 <0.05 <0.05
結(jié)合乙型肝炎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相關(guān)指標,其中輕度組21 例、中度組25 例、重度組18 例,通過分析其IgA、IgG、IgM 水平,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重度組的IgA、IgG、IgM 水平顯著高于輕度組與中度組,而中度組IgA、IgG、IgM 水平顯著高于輕度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乙型肝炎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IgA、IgG、IgM 水平比較[( ± s),g/L]
表2 乙型肝炎組患者不同病情程度的IgA、IgG、IgM 水平比較[( ± s),g/L]
組別 例數(shù) IgA IgG IgM輕度組 21 3.35±0.48 18.25±0.68 2.68±0.48中度組 25 4.12±0.53 20.12±0.67 3.52±0.54重度組 18 5.42±0.56 22.35±0.35 4.02±0.63
乙型肝炎主要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該病癥在兒童與青壯年群體中具有較高發(fā)生率,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將可能逐漸進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等等,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而科學的治療手段是建立在準確診斷結(jié)果基礎(chǔ)上的,因此如何采取科學方式診斷出乙型肝炎關(guān)系著該病的預后[3]。當前臨床上診斷乙型肝炎的方法眾多,常見的有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臨床癥狀觀察等等,隨著診斷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臨床上已經(jīng)有數(shù)據(jù)證實可以檢測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來診斷乙型肝炎。這可能是因為乙型肝炎能夠通過母嬰進行傳播,感染肝臟后HBV 抗原依然存在,并對人體B 細胞進行不斷刺激,從而致使B 細胞不斷轉(zhuǎn)變成漿細胞,同時還能形成血漿球蛋白,在血漿中不斷累積,逐漸與抗原結(jié)合,因此彰顯出一定的抗體活性。機體因為遭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攻擊,會在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下產(chǎn)生大量抗體,以至于患者機體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正常值[4]。
本文分析了在乙型肝炎患者中檢測其血清免疫球蛋白的臨床價值,分別選取健康體檢者與乙型肝炎患者,對比IgA、IgG、IgM 水平,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IgA、IgG、IgM 水平均高于體檢健康的人群,而通過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中不同病情程度的IgA、IgG、IgM水平,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重度乙型肝炎患者IgA、IgG、IgM 水平高于中度和輕度乙型肝炎患者,中度乙型肝炎患者的IgA、IgG、IgM 水平高于輕度乙型肝炎患者IgA、IgG、IgM 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得出:伴隨著乙型肝炎患者病情不斷加重,其IgA、IgG、IgM水平也不斷升高。這主要是人體中的免疫球蛋白主要發(fā)揮著調(diào)節(jié)免疫的作用,從而發(fā)揮抗感染功效。對乙型肝炎患者而言,其主要是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該病毒屬于非細胞性病毒,當進入機體后,不會直接對肝臟細胞產(chǎn)生影響,但是會致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失衡。因此當乙型肝炎病毒進入機體后,便能夠同血清免疫球蛋白發(fā)生作用,對乙型肝炎病毒產(chǎn)生影響,并且對肝實質(zhì)的破壞越大,機體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越高,因此通過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進行檢測可以診斷乙型肝炎,而且根據(jù)水平高低還可以預測病情的嚴重程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