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山山 著
北岳文藝出版社
2021.6
59.80元
裘山山
畢業(yè)于四川師范大學中文系。曾任部隊教員,文學刊物編輯等。主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到處都是寂寞的心》《春草開花》,長篇傳記文學《隆蓮法師傳》《從白衣天使到女將軍》,電影劇本《遙望查里拉》《我的格桑梅朵》等。
本書故事從一場家庭會議展開,通過母親白雪梅之口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一群進藏女兵的真實故事,解開了縈繞在6個子女心中的身世之謎,揭開一段蕩氣回腸的英雄傳說。
那時候我還很年輕。
我說的是五十年前,年輕得對這個世界一無所知。就在那一年,我邁出了自己這一生最重要的一步——去西藏。如果不去西藏,我的一生完全會是另外的樣子,就不會遇見你們的父親,就不會有你們。
那會是一種什么樣子呢?
當我出發(fā)去西藏時,絲毫沒想到以后,沒想到我的一生會是這樣的。當然,誰也不可能想象出自己的一生是什么樣的。我的眼前閃耀著光芒,我奔著光芒而去。
那年我十八歲。
現(xiàn)在一閉上眼,我就能看見年輕時的自己。
我看見自己走在路上,背著行裝。我和我的姐妹們,我們都是一樣的裝束、一樣的神情。我看見了我們的隊長蘇玉英,她背著孩子,使勁兒揮手叫我們快些跟上,好像她背上背的不是孩子而是背包。我看見了趙月寧,像個小小少年,那時候她是我們隊伍中最小的,出發(fā)時才十三歲,圓圓的臉上稚氣未脫,但眼里卻有一種一般少年所不具有的堅強。我還看見了我的同學劉毓蓉和吳菲,看見吳菲瞪著眼憋著氣使勁兒去頂牦?!叮笈?,我也看見了你們,你們披著長長的神秘的黑毛,瞪著圓圓的銅鈴般的大眼,你們跟著我們跋山涉水,真是吃了不少的苦,你們現(xiàn)在還好嗎?
我看見我走在路上,目光明朗,心境明朗。我一直朝前走,從家里走到軍政大學,從軍政大學走到十八軍,然后隨著十八軍的大部隊一起,浩浩蕩蕩地走到西藏。
我們的隊伍真是浩浩蕩蕩。
我們的心情也浩浩蕩蕩。
我們唱道——
不怕雪山高來天氣寒,
不管草地深來無人煙,
我們的隊伍千千萬萬
浩浩蕩蕩進軍西藏高原
……
我們是從哪兒出發(fā)的?
是從四川眉山。
我當然不會忘記,那是個誕生了中國三個大文豪的美麗小城。我們的進藏大軍就在三蘇公園里召開了誓師大會,然后浩浩蕩蕩出發(fā)了。我們?nèi)鄠€女兵組成了一支運輸隊,年齡最小的十三歲,最大的也不過二十二歲。我們都是些剛出校門不久的女學生。我們趕著從未見過的龐大的牦牛群,馱著前線急需的物資和糧食,和大部隊一起跨越萬水千山,忍饑挨餓,風餐露宿,從甘孜走到昌都,又從昌都走到了拉薩,行程三千里,歷時一年零兩個月。
我把頭發(fā)剪得短短的,不讓它成為累贅。我用一根粗糙的皮帶扎在腰間,為的是讓自己空空大大的棉衣不透風。盡管已經(jīng)十八歲了,但我的身體仍未發(fā)育,又瘦又小,胸脯也是平的。
大概是長期營養(yǎng)不良的原因。我把頭發(fā)全部塞在帽子里,看上去就更像個男孩子了。唯有唱歌和笑的時候,才能暴露出我作為一個女孩子的特征。那時的我,臉龐和心都純凈得像高原的月亮一樣。這是我們蘇隊長說的。
我一邊走,一邊趕著牦牛。牦牛的身上馱著部隊急需的糧食和物資。生活艱辛,路途漫漫,牦牛們不堪忍受,常常鬧情緒。它們一鬧情緒就停蹄不走了,我只好耐心地哄它們,甚至是推著它們走。
我從不鬧情緒。我喜歡笑。這并不是因為我的日子比牦牛舒服,而是因為我心里揣著火一樣的理想。我就是為著這個理想偷偷離家的。即使每天吃的是稀粥,睡的是帳篷,人們也總能聽見我的笑聲,我的笑聲很特別,總是一串一串飛出來的。隊長蘇玉英說,一聽這孩子的笑聲,就知道她還什么苦頭都沒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