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生瓊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師僅憑一支粉筆、一張嘴滿堂灌的教學方法一去不復返了,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手段的應用,為學生學習習作打開了一扇新的窗口,而網絡化的作文教學的迅猛發(fā)展,更給作文教壇帶來了活力與生機。作文教學正踏著信息技術時代的腳步前行,在作文教學中將作文指導與信息技術巧妙結合起來,人機互動、機機互動、師生互動的相互交流,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課堂結構,營造出“愉快學作文”的輕松氛圍。數(shù)字資源巧妙地走進作文,會讓我們的作文教學煥發(fā)新的活力,簡單的生活經驗就會變得豐富多彩,為學生營造一個色彩繽紛、聲像同步、動靜結合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的多種感覺接受刺激,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使學生習作水平達到一個新的高度從而打開學生的寫作之窗。
一、利用信息化資源,充實學生信息素材
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收集寫作素材,讓教育信息化資源喚醒學生的寫作靈感。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作文需要積累大量的素材。身邊的人、做過的事、接觸的物,對學生來說,雖然都很熟悉,但是真正落到紙上卻往往無話可寫。學生每天面對“學校--家庭”兩點一線的生活,寫作素材的匱乏是學生寫作水平難以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教育信息化資源的的應用,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文、聲像資料,引發(fā)了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并入情入境,學生鼠標輕點,大千世界盡在眼前。寫景可點擊“自然風光”,敘事可點擊“時事新聞”,寫動物可搜索“動物世界”……數(shù)字信息的五彩斑斕構成了學生快樂的元素。當信息技術走進作文,學生還用得著為寫作素材的貧乏而絞盡腦汁嗎?只要我們上網搜索,寫作素材取之不竭,應有盡有。學生上網閱讀各種課外書籍,加強語言積累,日積月累,必定能提高習作水平。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边@樣,作文就不再成為“無米之炊”。
二、利用信息化資源,優(yōu)化習作教學模式
傳統(tǒng)語文課堂非常封閉,其地點是固定的,僅僅局限于某一班級;時間也是固定的,只有每周幾節(jié)。信息技術與小學生的寫作一體化,突破了時空的限制,
通過互聯(lián)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語文學習和實踐,可以說哪里有計算機,哪里就有語文課堂;只要一開機,就可以"上課",進行網上閱讀、網上作文、網上交際等實踐活動,真是時時是課堂,處處是課堂。
三、利用信息化資源,拓展深化學生體驗。
電教媒體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表象,教師不失時機地利用這些感性材料,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描繪能力和組合某種形象的能力,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在求知的天地里翱翔,決不可滿足于僅僅利用感性材料達到教授知識的階段.這就要借助多媒體課件存儲量大、功能強、操作簡便等特點,給學生提供大量的知識,拓展深化學生的體驗。微信習作能促進學生表達真情、增進感情,因此讓學生注冊一個微信號,同學互加微信好友,與自己的親朋好友、長輩等都互加好友,雙休日借用父母的手機,登入微信,把自己一周的所見所聞,圖文并茂,及時發(fā)布在微信平臺上并交流,利用微信與同學、父母、老師等傳遞真情,增進、融洽了彼此間的感情。讓學生錄視頻,內容來源可以是自己學習、生活中發(fā)生的故事或是出去游玩時的見聞等,貼近學生生活,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傳至創(chuàng)客習作圈展示,參與評比,微視頻習作素材共享,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興趣,以此提高學生創(chuàng)作的激情。只有有機結合語文教學的特征,多媒體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地落到實處。
四、利用信息化資源,提高作文評改效率
新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引導學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過程中提高寫作能力??梢?,學生評價和修改習作也是作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傳統(tǒng)的作文評改中,教師臺上讀,學生臺下聽,“耳聽為虛”,學生聽得支離破碎,評改效果不明顯。依托網絡引導學生評改作文,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通過建創(chuàng)客習作圈促進學生精煉語言、激活思想,把學生拉進圈子里,學生在圈里發(fā)表自己想表述的文章,說自己想說的話,并瀏覽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學習,學習如何把語言寫得更加精煉且有鮮活的思想內容。鼓勵創(chuàng)新;教師在圈中適時展開評價,激發(fā)習作興趣,隨機點撥引導,提升習作能力并從中選出具有典型代表的習作,投影到大屏幕,不同段落,詞句可以用不同的字體顯示,精彩之處可顯紅色,不妥之處可以閃爍。學生圍繞習作要求,字、詞、句、標點等部分集體評議,方便地實現(xiàn)增、刪、變、換等修改。通過集體評改,學生對習作的要求更加明確,能從范例中取長補短,對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章做到心中有數(shù),然后參照范例進行自主修改、小組互改。這樣的評改,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了集體的智慧,使學生在自改互改中提高了修改作文的水平,又大大減輕了教師的負擔,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
借助現(xiàn)代教育技術,使教師在智慧課堂教學中架起預設和生成的橋梁,激活學生的思維,構建“輕負高質”的課堂,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原動力?,F(xiàn)代信息技術走進課堂,給課堂教學插上了一對飛翔的“翅膀”,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豐富了課堂教學的內容,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大容量、多信息和高效率。因此,我們要把數(shù)字化資源這股“活水”,更好地引進作文教育教學活動中,讓它為學生的寫作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