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月
摘 要:對于小學階段學生來說,其身心還尚未發(fā)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外界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從學校的角度來看,要改變以往的思想,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并營造出良好的德育氛圍,進而潛移默化讓學生受熏陶,使得他們的道德水平不斷提高。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德育;融入策略
引言
隨著新課標的深入推行,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更加重視,尤其小學低年級的德育教育,低年級的小學生思想觀念尚未成熟,價值觀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沒有對信息明確認知能力,導致學生的行為與思想出現問題。德育教育不僅要作為一門重點科目學習,更應該深入到學習的方方面面。低年級的語文教學融入德育內容,在教學中提高學生信息分辨能力,塑造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念,幫助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德習慣。
一、在拼音教學中進行德育教學
拼音教學是小學低年級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拼音教學影響了學生日后的識字、認字的能力,還影響了學生的閱讀水平。但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在學前機構已經學習過拼音,所以對再學一遍的知識不感興趣,甚至產生了厭煩的情緒。但是小學的拼音教學比學前機構教學有著一定的難度,學生在學習中還需要認真聽講,對待知識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對此,教師可以借助拼音教學的知識,設置故事情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了解謙虛的重要性。
例如,在ü拼音教學中教師安排故事:ü性格十分驕傲,卻又很喜歡交朋友,但他和b、p、m、f等拼音一起玩的時候沒有謙虛的態(tài)度,始終都戴著自己的帽子,所以大家都不喜歡他。只有小l的性格十分隨和喜歡跟他一起玩,于是有了lü這個讀音,ü的心情十分不好,他想要更多的朋友。從小l那里知道了因為他不謙虛,所以大家不喜歡他,小ü決定改掉自己的毛病,在見到j、q、x、y等字母時,ü知道了自己的錯誤,脫掉了他的帽子,大家覺得他很有禮貌都喜歡跟他一起玩,于是有了ju、qu、xu、yu這些讀音。在拼音教學中滲透在生活中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態(tài)度,對他人要有禮貌、尊重他人的思想,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而且影響了學生的思想。
二、挖掘教材內容,探尋德育元素
無形的德育應該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每個過程中,也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德育素材。語文教材經過精心挑選,不僅文字優(yōu)美,而且內涵豐富??梢酝ㄟ^挖掘教材中的內容,探尋德育元素,對學生進行巧妙的啟發(fā)、引導和喚醒,讓學生在無形中浸潤心靈、陶冶情操、培養(yǎng)品行??梢酝ㄟ^挖掘教材的主題、故事、主旨、中心思想、背景知識等內容,提煉德育元素,巧妙滲透德育。
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教學,教師挖掘教材主旨,巧妙啟發(fā)學生,引導學會感恩。教師啟發(fā):“吃水的時候,水甘甜可口,方便極了,但我們不能忘記當初挖井的人,他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很艱辛的勞動?!苯處熣故踞t(yī)護人員救助感染新冠病毒病人的圖片、視頻,展示一系列醫(yī)護人員舍己為人,不怕犧牲,不怕苦、不怕累,為了防控新冠病毒,救助病人,甘愿犧牲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分析其與毛澤東帶領人民挖井的相似之處。學生體會到:“任何一項收獲,都離不開他人的付出,我們現在健康的生活、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離不開醫(yī)護人員及政府工作人員的付出?!苯處煹膯l(fā)與引導,讓學生認識到了他人付出的偉大,也懂得了應該感恩他人的付出,學會感恩和回饋。通過挖掘教材內容,契合當前的社會生活實際情況,教師在語文課堂上巧妙滲透了德育。
三、引導學生領悟繪本讀物中的德育價值
首先,欣賞圖畫,形成美好品質。在繪本讀物中,最大的特色就是讀物,其畫面不僅美麗,最重要的是有著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形象。從小學生的角度上
來看,在對圖畫欣賞的過程中,可以潛移默化受美好氣息熏陶,這時教師將德育教育滲透其中,一定程度上,可使學生形成美好品質。繪本讀物形象比較豐滿,其中包含美好的品質,小學低年段學生在閱讀繪本時,能夠做一個有擔當和誠實的好孩子,這在學生性格養(yǎng)成等方面起到促進的作用。而在小學生理解文本時,絢麗的色彩還能作為關鍵的橋梁。而且經過大量實踐證明,不同的顏色會左右人們的情緒。在繪本讀物中,基本上色彩比較多,而且還是積極正面的,能讓學生產生樂觀的情緒,這對美好品質的形成還能起到促進的作用。然后,閱讀文字,感受美好品行。所謂繪本不僅有圖畫,還有文字。大多數繪本讀物文本語言都以簡潔化和風趣化為主。實際上,繪本中的文本內容比較通俗易懂,都是以兒童視角講故事,不用過多去解讀。學生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對其中美好品行更好地感受。我以《我爸爸》《我媽媽》繪本為例,通過對此繪本的內容進行分析,筆者發(fā)現其比較精簡化和趣味化,與此同時,學生朗讀時會感到朗朗上口,因為文本運用了排比的表達方式,一定程度上可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fā)出來。而且繪本中有的文本語句比較樸實,當學生在閱讀時,便于學生更好地感受,從而回想起生活中爸爸媽媽對自己的一點一滴,與此同時,進一步學會如何將自己對爸媽的愛表達出來。
結束語
小學教育要將德育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關注學生道德品質、言行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依托語文學科育人,在語文學科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巧妙提示、點撥,且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針對學生實際問題,運用語文知識來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和喚醒,這樣即能落實“立德樹人”,有效落實“有質量的教育”。
參考文獻:
[1]王月.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區(qū)域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
[2]王煜梅.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吉林教育,2019(48):54-55.
[3]黃冰燕.淺談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現代教學,2018(Z3):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