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登中產(chǎn)
1984年,中國奧運代表團遠征洛杉磯,名單上唯有一老人未能成行。
老人名叫劉長春,出征前年病逝。他曾跑過白山黑水,跑過鐵騎狼煙,遠征1932年奧運會。出發(fā)前,《大公報》畫關(guān)公配文壯行:我中華健兒,此次單刀赴會,萬里關(guān)山。國運艱難,愿諸君奮勇向前,愿來日我等后輩遠離這般苦難。
在海上顛簸25個日夜后,劉長春抵達洛杉磯,抵達第二天參加開幕式,第三天便站在百米跑道前。前60米他一路領(lǐng)先,70米時被人追平,80米時遭人反超,最終以11秒01排名第五,無緣決賽。
失利原因有“水土不服,無暇適應”,有“舟行勞頓,缺少練習”,更有“孤身承國運”的重壓。
52年后,中國代表團再赴洛杉磯,比賽首日,許海峰舉槍,擊穿層巒,奪得奧運首金。那一天,恰與當年劉長春抵達同月同日。
奪金意義重大,重壓無聲彌漫。許海峰比賽前,用油布擦了一路子彈,只求無暇亂想。
那一屆,女排觸底反彈,最終實現(xiàn)“三連冠”,而同被寄予厚望的朱建華則命運迥異。
劉翔之前,中國田徑天才名叫朱建華,洛杉磯奧運會開賽前一年,他三破世界紀錄,將跳高成績定格在2.39米。
他被稱為中國隊明星中的明星,有人和他說,拿金牌已經(jīng)不夠,只有再破世界紀錄才能滿足國人期待。“壓力太大了,所有人都已經(jīng)提前把金牌頒給了我,開始是興奮,到后來是緊張,再后來就是睡不著覺。”
他整夜失眠,吃安眠藥也沒用,睜眼等天亮。那一屆,他最終以2.31米,奪得一枚銅牌。
這是中國奧運史第一枚田徑獎牌,然而在國內(nèi),嘲諷信件海潮般涌來,朱建華沉寂五年后退役。
1988年,漢城奧運會,中國代表團表現(xiàn)失常,女排敗北,射擊出師不利。前方記者湊在一起犯愁:三天了,讀者見不著牌兒,你說我們干嗎來了?
漢城奧運會第四天,李寧登場。國人寄望于體操王子。
然而李寧已25歲,兩年前便計劃退役,因中國體操青黃不接,咬牙出戰(zhàn)漢城奧運。一系列意外接連發(fā)生。吊環(huán)比賽,他摔落護墊,一只腳險掛環(huán)上;跳馬比賽,他跌坐地面,只能勉力微笑。
代表團返京,李寧等到所有人離開后,才下飛機,繞開大廳人群,落寞離去,然而還是有機場工作人員認出他,說“哪里不好摔,跑那摔去了”。
1990年,12歲的伏明霞在美國比賽獲得冠軍,小姑娘青澀,賽后發(fā)布會只會說:不知道。
兩年后,巴塞羅那奧運會,伏明霞讓世界看到中國運動員個性的一面。
靈動的她在奧運賽場上魅力十足。英國報紙說她輕燕展翅,《華盛頓郵報》說她躍起時“似乎停止了時間”。
海外媒體稱她代表了改革開放后的中國形象,睿智刻苦的同時,保持個性多元。
那些登上奧運的人,變得越來越輕松。2000年悉尼奧運,《時代》周刊將封面給了微笑的中國男子體操隊。
照片上寫道:中國那些平素板臉的運動員懂得了勝利也可以是樂趣。
2004年,中國代表團出征雅典前,國家體委領(lǐng)導告訴運動員,“奧運會是全世界人民的體育節(jié),對應中國就是廟會,大家去逛廟會吧”。
4年后,北京奧運會開幕,110米欄門票最為搶手,全國人民等著看劉翔。
8月18日,鳥巢座無虛席,預賽鳴槍未響,劉翔撕掉粘在大腿上的號碼,傷退離去。
比賽前,門戶網(wǎng)站調(diào)查中,70%的人認為劉翔沒得金牌也可接受,傷退后,投票最多選項是“理解,身體重要”。
在上海,朱建華受訪稱,這種理解和呵護,“是社會的進步,是對運動員生命的尊重,也是人類文明意識的發(fā)展”。
2012年,倫敦奧運會,劉翔在跑道上斷了跟腱,退出賽場時,忽然反身,單腳跳到終點,
“這是我最后一次參加奧運會,我想要完成比賽!”他吻了第十個欄架。這一次罵聲、批評聲、陰謀論和段子像海嘯般沖來,泛起渾濁泡沫。
三年后,他在微博上宣布退役,寫下一篇《我的跑道!我的欄!》,文下評論褒貶混雜。
郎平那天發(fā)了一條微博:劉翔的退役,是一個英雄的謝幕。
劉翔退役那年,國家體育總局取消了全運會金牌榜,隔年里約奧運會,100米仰泳決賽后,傅園慧并沒意識到自己獲得銅牌,記者告知,她毫無失望,而是說:“成績很不錯!”“雖然今天并不是冠軍,但是我已經(jīng)超越了自己,我覺得還是挺好的?!?/p>
當?shù)弥豌y牌獲得者只差百分之一秒后,她開玩笑說,“胳膊太短了”。
只獲銅牌的傅園慧走紅網(wǎng)絡,杭州網(wǎng)友微博說,“現(xiàn)在更多的是欣賞運動員真正的奧運精神”。
運動員走下神壇,取得金牌不再是唯一意義。東京奧運會,人們開始欣賞運動本身,并將掌聲送給謝幕的人。
蹦床四朝老將董棟,在東京奧運會獲得銀牌,32歲的他說:此刻的心情并不是因為沒有得到金牌遺憾,而是覺得這么多年團隊為我付出了很多,我很感動,也很感激!
30歲的劉詩雯,同樣面臨告別奧運。她和許昕組合丟了混雙金牌,賽后哭著說對不起大家。網(wǎng)友以微博熱搜回應,“無論結(jié)果怎樣你們都是中國驕傲”。
同樣作別的還有郎平,中國女排止步小組第五,而這或許是郎平最后一次執(zhí)教。比賽哨音結(jié)束后,意外的中文廣播響起:郎平指導謝謝您,我們永遠愛您。郎平挨個擁抱隊員,輕輕摸頭,現(xiàn)場音樂是《陽光總在風雨后》。
8月1日,百米飛人半決賽,蘇炳添奔如驚雷,創(chuàng)下9秒83的亞洲紀錄,他成為地球上跑得最快的12個人之一。
賽后,他特意感謝劉翔,“他一直在鼓勵我、支持我,他不光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幸運星。他是中國田徑隊的開路人,有了他的成績,我們才相信我們能夠站上奧運會決賽的賽場”。
道歉聲再一次涌向劉翔,然而劉翔依舊沉默,有人翻出他去年受訪視頻。視頻中,劉翔說:不需要道歉,人們總會隨著時間慢慢改變一些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式。
蘇炳添同樣是離開奧運的人,他說,接下來想去內(nèi)蒙古旅行,感受下大自然中的空氣,然后回歸教師崗位,等待祖國再次召喚。
他笑容輕松,話語像草原上的風一樣自在。
讓我們再回到那個美好的夜晚。現(xiàn)場轉(zhuǎn)播中,全場光熄,跑道如夢似幻,他在光柱中亮相,萬眾矚目。他輕點胸口,自信從容。
解說聲音溫和寵溺:無論比賽成績?nèi)绾危M硎苓@場比賽,享受這個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