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俊杰
摘要:本文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現(xiàn)狀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分析、整理、及總結,進一步分析了00后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并探究其解決對策,提高大學教育教學的實效性,促進大學生健康發(fā)展。
關鍵詞:大學生;手機依賴;原因;對策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手機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中。00后大學生作為一個還未發(fā)展成熟而且極易受新鮮事物影響的群體,手機在他們的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手機的使用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生活,但與此同時,也容易引發(fā)手機依賴。目前,國內外的學者都沒有對手機依賴形成統(tǒng)一、公認的明確概念。本文結合已有研究對手機依賴提出了相關概念,筆者認為手機依賴是由于學生長時間沉溺于手機應用而導致個體社會功能、心理、生理等方面有一定的受損狀況,并使個體產生依賴心理,對個體有消極影響以及其它方面的危害。
一、大學生手機依賴影響因素分析
根據多因素分析顯示,影響手機依賴發(fā)生率的主要影響因素可以從內外因不同維度分析研究。
(一)外部原因
1、社會環(huán)境。隨著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也不再是以前的奢侈品了,它逐漸平民化,人手一部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手機在不斷的更新和換代升級,功能越來越強大,手機中的各種軟件具有很大的誘惑,各種特性極大地滿足了大學生的多種需求,在手機上學習知識技能、購物、交友、導航、看電視電影、看小說、了解世界信息等等,豐富的色彩、驚艷的視覺效果、動聽的音樂等,可愛多樣的表情包、交往的方便性、各種電視劇、電影、動漫等,這些都吸引著大學生,讓他們深陷其中卻無法自拔,最終形成手機依賴。
2、學校環(huán)境。學校課程的設置、教學的內容、教學形式、學校的管理、學習氛圍、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評價體制等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學生對大學課程提不起興趣,也無法主動的融入課堂之中。當大學生感覺課堂枯燥無聊或者碰到學習困難、失戀等挫折時,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業(yè)中,這時手機會把大學生的注意力拉到它的身上,因為相較于枯燥的課堂手機明顯更具有吸引力。
3、家庭環(huán)境。家庭在大學生成長中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家庭成員使用手機的頻率及方式也會對孩子手機使用情況產生影響,如果家庭成員對手機愛不釋手,那么身處這種家庭環(huán)境的大學生他們也會無
法放下手機,也會養(yǎng)成時時刻刻使用手機的不良習慣,最后對手機產生依賴。
另外是家庭氛圍等對孩子的性格形成、人際關系的建立、身心的健康發(fā)展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家庭氛圍好,父母教育方式得當,孩子在知情意方面發(fā)展更好,有較強的自控力、自知力,他能有計劃的、合理的使用手機,手機于他而言只是一個工具,沒有很大的誘惑力,也不容易對手機產生依賴心理。
(二)內部原因
1、社會焦慮與壓力,尤其是就業(yè)焦慮最為突出。大學生手機依賴程度在年級方面存在差異,大三學生手機依賴程度明顯比大一和大二要高,高年級的大學生多會對未來生存和發(fā)展的不可預知感到茫然,尤其是就業(yè)焦慮壓力,他們對于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有所期待,面對激烈競爭,產生精神壓力大、焦慮等心理問題,而手機正好可以緩解其心理壓力。
2、自制力差。很多學生都缺乏自制力,學習上缺乏動力與目標,容易受到手機信息的誘惑經常在上課時玩手機,自制能力越差的大學生手機依賴發(fā)生率越大。
3、攀比和趨同心理。校園生活中,不少大學生存在攀比消費的現(xiàn)象,來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另外是“隨大流”,消磨無聊時光,周圍同學在玩手機,沒有人聊天時,自己也會跟著玩手機。大學生使用手機應用軟件最多的就是社交、聊天軟件,利用手機來維持和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主要途徑,從而進一步對手機產生依賴。
二、針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對策及建議
(一)學校方面。
1、學校要深入思政教育。學校首先要及時進行引導,適當在思政課程中加入以手機依賴為主題的課程,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手機,明確手機依賴的危害,引領正確的價值導向。同時教師應該加強學生的職業(yè)規(guī)劃教育,讓大學生明確自己的規(guī)劃目標,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將對手機的注意力轉移到實現(xiàn)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目標上。
2、學校加強管理力度。如實施“無手機課堂”策略,要求師生在上課期間不得使用手機,特殊情況除外。學??梢詫⑹謾C管理制度化,采取獎懲分明的措施,可將手機使用情況與校級獎學金或其他獎項的評定掛鉤,在評定要求中規(guī)定手機使用紀律良好的才能有資格參加獎項的評定;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課堂玩手機,學??梢跃颓楣?jié)嚴重程度進行一定的懲罰。還可以加強對校園網絡的管理,如在上課期間進行網絡屏蔽等。
3、學校應該提升課堂的吸引力。學校課堂教學內容要結合學生當下的情況、新問題以及社會熱點進行調整。加強教學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上更加靈活,教學方法更加多樣,也可以適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提高大學生上課的興趣,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4、創(chuàng)新校園文化。學校設計校園活動要結合本校的特色,了解學生的多層次需求。校園活動如果太單一和守舊,只能吸引剛進大學校園的大一新生,而老生大多只是為了獲取綜合測評分來參加校園活動,這樣就失去了本身活動的意義。
(二)家庭方面。家長要起榜樣或帶頭作用,以身作則,減少自己使用手機的次數(shù)和時間。家長要優(yōu)化教育方式,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加強與孩子的溝通交流,讓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愛與溫暖,讓孩子不必向手機尋求安慰。
(三)學生自身。
大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自控能力,加強自我管理。大學生要給自己找到明確的目標,有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豐富自己的大學生活,讓自己的大學生活變得充實忙碌起來,合理分配手機使用時間,轉移行為意識。碰到困難和挫折時,學會調節(jié)與求助,提高自己的抗壓能力,無法做到自我調節(jié)時,需要建立面對面交流社會支持系統(tǒng),可以尋求身邊的朋友、父母、老師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建議,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yè)心理輔導,從而緩解心理壓力,減少手機依賴。
參考文獻
[1]付兵紅.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宜春學院學報,2019(11)126-130.
[2]張雨潔,趙 芮.大學生手機依賴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 年 7 月 第 7 期
[3]黃省舟 周蜀溪 于敏章 楊柯.新時期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原因及對策研究.現(xiàn)代農村科技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