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霞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如今教學也在逐漸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fā)展,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極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進而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已經(jīng)成為各個學科的重點,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5-0087-02
How to us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Construct an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CHEN Jianxia? (Fud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F(xiàn)ujian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eaching is now gradually developing in the direc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With the help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and then an efficient Chinese classroom can be crea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the construction of efficient classroom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various subjects. For this reason,in Chinese teaching,teachers can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further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fficient classroom;Information technology
1.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必要性
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都將教學重點放到了“教”上,而忽視了學生的“學”,這也就使得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在教學中“學”才是重點,只有不斷強化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才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入的投入到教學中,從而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語文的興趣,進而使學生更加主動的投入到教學中。學生本身對語文學習有較高的興趣,學習效率才可以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教學中可應用的信息技術也是非常多的,各種先進技術和手段的應用可以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生機與活力,進而使課堂教學朝著更好的方向去發(fā)展。從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來看,如今信息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可以有效突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從而為學生構(gòu)建更加高效的課堂。為此,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是非常有必要的。
2.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對于教學工作是非常認真的,在課上45分鐘的時間里總是希望能夠為學生多講解一些內(nèi)容,從而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這種思想觀念的引導下,課堂教學也逐漸演變成了教師的“演講課”,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一開始可能學生對于這種教學模式還能勉強接受,但長期下去,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完全感受不到樂趣,這也就容易使學生降低語文學習的興趣。當學生逐漸成為課堂的“配角”時,教學效果自然也就難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盡管教師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是如果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那課堂教學也很難得到良好的效果。
(2)課堂教學過于急功近利
盡管素質(zhì)教育也在深入開展和推行,但考試仍是檢驗學生成績的主要方式,學生還要面臨中考的壓力。在應試教育下,教師也承擔著很大的壓力,對于語文課的開展,大部分教師都是結(jié)合考試大綱來進行的。對于??嫉闹攸c內(nèi)容教師在課堂上會著重講解,而對于不常考的知識點,經(jīng)常都是一筆帶過。都是重考試、輕應用;重成績,輕素質(zhì)。在這種情況下也就很容易使學生出現(xiàn)“高分低能”的情況,從目前小學語文教學現(xiàn)狀來看,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還是相對比較嚴重的,只有充分改變這種局面,才可以構(gòu)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
(3)課堂教學方法不夠靈活
長期以來在語文教學中都逐漸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流程,基本上都是作者簡介、 段落的拆分講解、中心思想的概括、寫作特點的歸納。采用這樣的方式,一篇流光溢彩的文章也就被拆解的七零八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也就很難體會到文章的美。此外,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開始不斷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然而卻并沒有起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的實施需要和教學內(nèi)容以及學生情況緊密聯(lián)合在一起,這樣才可能充分發(fā)揮作用,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4)多媒體的應用不夠靈活
多媒體的應用已成為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手段和方式,然而從目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尚且不能發(fā)揮有效的作用和價值。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基本上已經(jīng)由多媒體課件完全取代了口頭講解,對于大部分的語文知識都是直接讓學生觀看課件。課件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方式,并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課件的作用,進而使多媒體教學進一步推動高效課堂的進行。在多媒體的應用上,教師要充分把握好一個度,不要過于依賴多媒體。
3. 運用信息技術構(gòu)建高效課堂的具體路徑
(1)做好課前準備,把握好信息技術和教學的關系
盡管信息技術可以給課堂教學帶來更多的便利,進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水平,但教師仍要認清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作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是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來使用的,為此,在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信息技術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并借助信息技術做好教學準備工作,這樣才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熟練掌握教材內(nèi)容,并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搜集更多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教學資料,然后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針對性的個性化教學方案,這樣才可以使課堂教學有更好的發(fā)展。此外,想要借助信息技術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還需要教師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教師作為信息技術的實施者。隨著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素養(yǎng)也將成為教師所應該具備的一種重要素質(zhì)能力,為了進一步強化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學校還要及時加強對教師的培訓,讓教師在掌握新的教學理念的同時,還需要不斷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進而使教師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技能,從而更好的應用到教學中。教學前的合理準備是構(gòu)建高效課堂的前提基礎,想要借助信息技術構(gòu)建高效課堂,需要教師首先平衡好信息技術和教學之間的關系,并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進而使信息技術更好的課堂教學服務。
(2)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強化學生情感體驗
在語文教學中有關情景描繪的內(nèi)容是非常多的,與傳統(tǒng)的文字內(nèi)容相比,借助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文章內(nèi)容,進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是比較枯燥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課堂氛圍相對來說就比較沉悶,而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活躍課堂氛圍,從而使學生更加激情洋溢的投入到教學中,這樣也就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為此,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應用信息技術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例如,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葡萄溝”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圖片來進行信息導入,對于葡萄學生都是比較熟悉的,但是對于葡萄樹學生是比較陌生的,而對于葡萄溝這一景點可能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聽說過,通過圖片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感受,在照片的引導下學生也很容易會有一個更加直觀的體驗,這時在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來進行講解,學生對于葡萄溝也就會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情境創(chuàng)設是高效課堂構(gòu)建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和方式,尤其對于小學生來說,利用情境創(chuàng)設也更容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小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比較弱,視頻圖片的方式更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借助信息技術來為學生營造不同的教學情境,進而幫助學生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
(3)運用信息技術,突破課堂教學重難點
課堂時間畢竟有限,在課堂上教師所要講解的內(nèi)容也就比較少,而對于重難點內(nèi)容教師也沒有辦法做到一直重復,這也就使得部分學生在重難點內(nèi)容的學習上會存在一定的難度,為此,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進一步簡化教學內(nèi)容,將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形象的表述出來,進而使學生更容易掌握和接受。重難點內(nèi)容的講解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如果學生能夠快速掌握重難點內(nèi)容,課堂效率自然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則可以彌補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不足,從而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例如,在對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囊螢夜讀”一文的教學中,這篇課文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在白話文的理解上有時候還會存在一定的困難,更不用說是文言文的學習了,而這節(jié)課的重難點在于學生可以參考注釋讀懂每段話的意思,并且從人物的語言動作中能夠感受到人物的品質(zhì)。在這篇課文的講解上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很難理解并掌握,對此,教師就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鑿壁偷光”的動畫視頻,匡衡為了能夠在夜晚讀書,將自家墻壁砸出一個洞,進而來借光讀書,而在“囊螢夜讀”也講述了類似的故事,車胤的家庭貧困沒錢買油燈,于是便在白天捉來很多螢火蟲,這樣便可以在晚上照明讀書了。學生在了解整個故事大概內(nèi)容之后,再進行文言文閱讀時也就會相對容易一些。胤即指車胤,而恭勤則是指肅敬勤勉,不倦是不知疲倦,整個句子是車胤肅敬勤勉而不知疲倦。學生在了解大概內(nèi)容之后,在進行翻譯也就相對簡單一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信息技術來幫助學生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進而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4)合理使用信息技術,回歸課堂
信息技術的使用并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而是要借助信息技術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從而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為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明確在教學中是否完成達成了教學目標。只有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價值,才可以真正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意味著說要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應用信息技術,而是要有選擇的使用,對于沒有必要使用信息技術的環(huán)節(jié),教師不要過于依賴信息技術。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識字教學中,教師就沒有必要全程使用信息技術,如果在整堂課上都是使用課件的形式,那長期下去會對學生的視力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心、眼、手很難做到完全的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如果在課上教師一會讓學生看課件一會看課本,那學生有可能就會跟不上課堂節(jié)奏。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確實有助于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但是如果過于依賴信息技術也有可能會造成不良的教學效果,為此,在信息技術的應用上,教師還應該把握好一個度,從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入手,結(jié)合語文教材目標和內(nèi)容來合理應用信息技術,進而為語文教學構(gòu)建一個高效課堂。
(5)借助信息技術,構(gòu)建師生互動平臺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是比較弱的,教學大多是一個單向的過程,這對于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來說是比較不利的,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搭建一個師生互動的平臺,這樣可以方便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使教師能夠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為學生設計更加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線上互動平臺為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并且在線上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教師還可以提前了解學生對于本節(jié)課所要講解內(nèi)容的想法,這樣教師才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更加具有針對的課堂教學方式。以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新奇的納米技術”一文為例,在講解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先通過師生互動平臺,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yè),學生可以通過書籍或者互聯(lián)網(wǎng)等多種形式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納米技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納米技術的應用有哪些。同學們可以先就自己所查詢的資料進行一個簡單的線上交流討論,然后將所有的集中起來,最后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問題以及學生所掌握的有關納米技術的知識來展開線上的討論。此外,除了語文知識的探討之外,教師還要借助師生互動平臺增加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從而充分了解學生的情況,教師只有對學生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這樣才可以更加高效的開展語文教學,也就更有利于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
總而言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信息技術也將成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輔助手段,借助信息技術來構(gòu)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是非常有必要的。信息技術在教學中有很大的便利和優(yōu)勢,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使學生都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這樣才可以進一步推動課堂教學的發(fā)展,進而提升學生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劉巧珍. 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gòu)建[J].文理導航(下旬),2020
[2]陳紅梅. 小學語文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策略[J].軟件:教學,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