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照照
摘要: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提問是根據(jù)教學目的、內容及要求設置問題進行教學問答的形式,它是課堂教學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手段,是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集中體現(xiàn),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有至關重要的地位。教師通過精心設計課堂提問,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以問題為導向來組織教學活動,這是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究、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重要途徑,有效問題的提出對于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提問;高效課堂;構建
前言:
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不只讓學生接受文本知識,而更在乎學生在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其中有效提問被各個學科廣泛關注,其是教師將信息輸出并得到反饋的重要手段,也是溝通師生思想認識境界的主要途徑。提問更朝著教學藝術性方向發(fā)展,尤其在課堂中更注重提問的教學藝術,這既讓教師很好的駕馭課堂,又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研究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同時,對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有巨大促進作用。
一、巧妙設提問點
提問點即是學生思維的起點,巧妙的設置問題需要教師在認真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選擇所要提問的切入點。由于對同一篇課文內容,涉及的方面有很多,同樣問題也會很多,但切忌漫無目的提問,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及學生學情來具體恰當?shù)倪x擇。還需要教師善于發(fā)現(xiàn)課文背后隱含的知識點,進一步提出合理的問題,以啟發(fā)學生活躍的思維,鼓勵學生能夠讀到課文之外引申的含義,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漢語言文字的魅力。最后,教師還要將文章中矛盾的沖突點探究出來,設計問題時以矛盾沖突為依據(jù),使學生樂于發(fā)現(xiàn)疑問、分析疑問、解決疑問,體悟在語文中思考的樂趣。
例如,在教師講授《蝙蝠和雷達》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用多媒體出示蝙蝠的圖片,然后問:這是什么?隨即課件里出示大大的蝙蝠二字,師:誰能介紹一下蝙蝠呢?然后教師又出示了雷達的照片,又問:這是什么?然后出示雷達二字,問:誰知道雷達是什么呢?學生都表示一頭霧水,教師可趁機介紹有關雷達的知識,這就引申到了科學方面的知識,既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又讓學生對于閱讀課文有了相當大的興趣。待學生將課文熟讀并基本掌握文章內涵后,教師可抓住“夜航”這個詞讓學生產生質疑:飛機為什么能在夜間安全飛行呢?引導學讀課文找出答案,適當引入簡單的問題,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增長和提高閱讀課文的興趣。最后教師又可提問:你知道科學家們?yōu)榱私沂掘鹨剐械拿孛芤冻鲈鯓悠D苦的努力呢?你能想象得到科學家們是怎樣一遍遍的反復進行實驗和研究的嗎?這樣教師以科學家的艱辛作為切入點,讓學生對科學家這一職業(yè)有更深刻的認知,進而更理解文本里的內容。
二、善于抓住時機
若要使提問的效果在課堂上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就必須掌握好提問的時機,這也是提問有效性的重要表現(xiàn)。其中提問的最佳時機,就是學生的求知欲達到最大化的時候。提問時機可以是在教師授課之前,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就首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出一些有概括性的問題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這樣學生有目的的閱讀,閱讀質量自然水漲船高。提問的時機又可以在學生思維活躍時,學生在議論課堂中某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借機提出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來提高教學效率。不同的問題在不同的時機提出,使課堂教學形式有所改變,也對于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起到推動效果。
例如,在《掌聲》這一課的學習中,在課程的開始教師就應有意識的將問題導入:同學們,你們都在哪里聽到過聽過掌聲呢?你給別人鼓掌過嗎?別人把掌聲送給過你嗎?在那時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樣的?這樣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問題就很自然的過渡到本堂課所學的內容。在學生給英子掌聲的時候,教師可以插入問題:我們的掌聲里有怎樣的力量呢?這樣學生就能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談談掌聲究竟蘊含著什么樣的力量,學生可以分組討論下這一問題,這就讓問題得到進一步升華為合作學習模式。在最后學生沉浸在掌聲的熱烈氛圍中時,教師提問:如果現(xiàn)在英子就站在講臺上,你會說出什么話來鼓勵她呢?如果你是英子,你當時會怎么想呢?像這樣通過教師抓住時機提出問題,為學生開啟了回答的新模式,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愈加濃厚。
三、突出課堂趣味
有效提問的高明之處,還在于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語文的無限興趣。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是愛玩愛動、好奇心強,所以在設計教學問題時就要顧及到學生的心理特點,加強趣味性因素的導入,最大程度調動他們對課文的興趣。教師不要用刁鉆、奇怪的問題來讓學生感到難堪,這樣會讓他們的積極性和自尊心受到很大傷害。教師要憑借語氣、表情、手勢等一切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的手段,讓學生感到回答問題的樂趣,營造出輕松的語文課堂教學氛圍,這樣能夠讓學生產生有趣、愉快、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更樂于接受教師講授的語文知識,使語文課堂到處充滿生機與活力。
例如,在學習過《牛和鵝》這篇課文后,教師給學生講解寫有關小動物的作文課時,教師可以引入一個有趣的笑話:一大群雞寶寶在雞媽媽帶領下在草地上玩耍,這時不知從哪跳出一只野貓,嚇得雞寶寶們到處亂竄,眼見野貓馬上就要捉住雞寶寶了,雞媽媽頓時靈機一動,學狗“汪、汪、汪”叫了幾聲,野貓聽到后立刻就被嚇跑了,雞寶寶們也同時獲救了。雞媽媽長舒了一口氣,更借機教育雞寶寶們說:“你們看看,現(xiàn)在該知道學習一門外語的重要性了吧?”聽過笑話后,學生都捧腹大笑起來,教師順勢引導學生說:有許多歡樂都是小動物給我們帶來的,我們應該好好保護和珍惜它們。哪些有趣的事情是你們跟小動物之間發(fā)生的呢?在這樣趣味化的課堂問題環(huán)境下,學生都積極發(fā)言,這就為構建高效課堂創(chuàng)造了契機。
結論:
總之,在語文課堂上只有遵循提問的有效性原則,才能發(fā)揮其最大的價值與作用。有效提問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敢于體驗、實踐和參與,促進學生的思維與學習能力的發(fā)展,這也會極大的提高教材的使用效果,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及理念,并用全新的理念來指導教學實踐,積極研究文本及人才培養(yǎng)觀,讓更多學生參與語文課堂活動中,才能真正構建充滿人文性、生動活潑、追求真知的和諧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曹曉燕.淺談語文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J].文學教育(下),2021(06):76-77.
[2]高麗鳳,于向輝.關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思考[J].語文建設,2021(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