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妙思
一、班主任的愛是班級凝聚力的“太陽”
班主任的愛應該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尊重、處事的公平上。一個班級就是一個具有幾十個家庭成員的大家庭,班主任就是這個大家庭的“家長”。要想“家庭”團結和諧、充滿愛意,作為“一家之長”的班主任就必須“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誰都希望被尊重被公平對待??鬃釉唬骸凹核挥鹗┯谌??!币虼耍嘀魅螌Π嗌系拿恳晃粚W生都應該一視同仁。當學生違紀犯錯時,無論是優(yōu)等生還是后進生都要嚴肅批評、用心指正;當學生心中迷茫時,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要幫其掃除迷霧、助其走出“心魔”??傊?,不以學生成績的優(yōu)劣、出身的好壞等條件的不同而對學生區(qū)別對待。
作為班級這個大家庭的“家長”,心里要充滿愛。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多變和善變,“多變”是指身份的多重性,“善變”是指在面對不同的情況時,能快速地切換身份。在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情況時,班主任不可能只是授業(yè)解惑的導師,還可能是嚴肅認真的“父親”,可能是和藹可親的“母親”,可能是勇敢無畏的“兄長”,可能是善解人意的知心“姐姐”??傊?,班主任要身懷一顆愛心、心藏一座天平。隨時隨地變換出最適合的身份,最貼心的角色,成為學生最需要的人。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家中人人敬愛的“家長”。班主任才會成為班上發(fā)光發(fā)熱的“太陽”,學生才能成為那蓬勃生長的“向日葵”。當葵花朵朵向太陽的時候,不就是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形成的時候了嗎?當然,這樣的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必須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班主任的愛就灌注在平日的一言一行中,體現(xiàn)在與學生相處的一點一滴里。例如,筆者在平時稱呼學生就只稱名不道姓,如張曉明(化名),筆者只叫曉明,這樣就如親人稱呼孩子般讓學生感覺到親切,從而拉近師生距離,讓學生在班級中有了家的感覺。平時班主任要用發(fā)現(xiàn)的關愛眼光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如一個學生把書桌收拾得整整齊齊,教師就會及時地在班上表揚他(她)。這樣不僅被表揚者受到了鼓舞,學生們也會向他看齊,以他為榜樣規(guī)范自己。
總之,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要充滿關愛。如,平時經(jīng)過走廊時,筆者會自覺把地上的垃圾撿起扔進垃圾桶;看到學生頭發(fā)遮住眼睛時會下意識地幫他們把發(fā)絲挽起;看到寫字駝背的學生就輕輕地拍拍后背;看到趴著睡覺的就會伸手摸摸他的額頭,再詢問一下是否不舒服……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使學生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和愛護,從而形成向心力,使班級凝聚成一個牢不可破的集體。
二、班委會是班級凝聚力形成的“火車頭”
一群肯干、能干、會干的班干部就是班級這列小火車的“火車頭”?!盎疖囶^”正能量足、勁兒大,火車就會跑得快。如何才能選舉出這樣的一群班干部,組成一個工作能力強、對班態(tài)度好、為“官” 威信高的班委會呢?這就要看班主任的“慧眼識珠”能力了。為了這“火車頭”,筆者可是費了一番功夫。開學伊始,筆者就開始調(diào)查、收集學生的個人信息資料和小學的入學材料,進行仔細的研究。初步掌握了哪些學生學習比較好,擅長哪一科;哪些學生小學做過班干部;哪些學生有文藝才能等。對學生的情況有一個大致了解后,再通過近距離的觀察、電訪其家長和原來的班主任,并鼓勵他們參加競選活動。通過他們在競選中的自我介紹和演講,再根據(jù)自己掌握的情況從中選出品行端正、學習較好、能力較強而且又愿意干的學生作為臨時班委成員。班委會成立之初,班主任要定期對班干部進行培訓、指導。讓他們既要有明確的分工,又要有全局的觀念;既能各司其職處理好分管事務,又能抱成一團,形成一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超強凝聚力。只有凝結成團結奮進、勇往直前、充滿正能量的“火車頭”,才能引領著班級這列小火車快速向前奮進。為此,筆者從不忘為他們加油鼓勁,潤滑保養(yǎng)。每周至少與班委碰頭兩次,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規(guī)劃布置下一步的工作。
三、共同的奮斗目標是班級凝聚力的“北斗星”
班級的共同奮斗目標就像是指明奮斗方向的“北斗星”,因此,設立好班級的共同目標尤為重要。因為它能影響到班級的追求精神,影響到班級的凝聚力。正因如此,所以入學不久,筆者就確立班級奮斗目標為:建立和諧、健康、文明、向上的班集體。并通過舉辦班名、班徽、班歌設計活動,最后由學生投票選出班徽并確定班名為“820晞?班”,班歌由《我們都是追夢人》改編。班名、班徽、班歌作為班級和班級特色標志可以幫助學生對班級產(chǎn)生認同感和自豪感。而且通過目標的確立和班名設計活動發(fā)揮出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合作能力。
四、豐富多彩的活動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磁力芯”
活動最能調(diào)動一個班級學生的情感,最能形成班級凝聚力。活動分為學校組織的活動和班級內(nèi)部活動。學校組織的活動有軍訓、校運會,英語花樣背誦比賽、建黨100周年系列比賽等。學校組織的活動規(guī)模大、影響深。對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的班級精神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軍訓既能磨煉意志,強健體魄,又能增強競爭意識,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精神。其中的隊列比賽、拉歌比賽、拔河比賽等都能增強班級凝聚力。班級內(nèi)部活動有主題班會、辯論賽、演講比賽、元宵節(jié)猜燈謎……這些活動內(nèi)容廣泛、形式多樣,既增進了友誼又增強了合作意識。這些大大小小的活動同樣為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表現(xiàn)個性的舞臺。這些活動就像磁場中心,形成超強的凝聚力把學生緊緊地吸引住,讓他們團結在班集體中,為班集體的榮譽而努力拼搏。
五、典型、榜樣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風向標”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筆者在班級管理中常常抓典型、樹榜樣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例如,每次期中、期末考后會及時調(diào)整小組成員、小組長和副組長,前八名為組長,八到十六名為副組長,組長和副組長就是這小組的學習榜樣。筆者還會選出“朗讀之星”,他們就是早讀的榜樣。還通過主題班會選舉出“晞?班賢能之星”三名,分別讓學生們給他們寫了事跡介紹詞,做成宣傳欄讓他們成為大家的榜樣。通過一系列的推選榜樣活動,學生們了解了何為榜樣,班級需要什么榜樣,引導學生有意識地自覺地向榜樣看齊,主動聚集在榜樣周圍,“擰成一股繩,勁往一處使”。慢慢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班級精神文明建設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班主任長期不懈的一點一滴的努力。
[本文系惠州市2019—2020年度中小學幼兒園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論語》中的君子品質在中學班級精神文化建設中的應用研究”(課題編號:2019hzkt017)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溫鐵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