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平
徐厚?。?932—),廣西鹿寨人,中國人民志愿軍老戰(zhàn)士,出國赴朝作戰(zhàn)3年余,親歷戰(zhàn)爭,在戰(zhàn)場上與美軍廝殺較量,經(jīng)歷了生與死的考驗。近期,筆者3次采訪已89歲高齡的徐厚俊老人。
一路北上入朝參戰(zhàn)
1951年,徐厚俊經(jīng)柳州軍分區(qū)軍政干部學校四五個月學習培訓,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四六師四三八團炮二連戰(zhàn)士。不久,他所在的部隊開赴海南島。上島后,戰(zhàn)士們馬上揮舞柴刀、鐮刀,披荊斬棘,上山開荒種植橡膠。當時的橡膠是戰(zhàn)略物資。
上山開荒不到1個月,海南軍區(qū)司令員馮白駒來作形勢動員報告,介紹志愿軍英勇頑強、可歌可泣的戰(zhàn)斗事跡,分析抗美援朝形勢。戰(zhàn)士們都清楚,部隊要開拔上前線了。
“知道這個消息,你心里有沒有一點想法?”我問。
“沒有,我一點也不害怕!既然當了解放軍,還怕死?我家里窮,家里苦,參加解放軍就是來打仗的!”徐厚俊說。
很快,部隊開拔到武漢,在武漢換裝,將在海南發(fā)的南方冬裝換成北方冬裝,又從武漢乘火車一路北上,到達遼寧丹東,在丹東待命一個星期。
1951年12月,徐厚俊隨部隊乘火車經(jīng)鴨綠江大橋進入朝鮮。入朝后,部隊進行整編,他被編入志愿軍第二十一軍六十二師獨立高炮三十六營一連。
新炮手的訓練
“四三八團炮二連有多少戰(zhàn)士和你一起分配到高炮營?”我問。
“就我一個?!毙旌窨』卮?。
“為什么呢?為什么只有你一人進入高炮營?其他戰(zhàn)士怎么分配?”
“我作為一名戰(zhàn)士,我只知道我的去向,其他的不知道?!毙旌窨』卮鸷芨纱?。
獨立高炮三十六營,配備的是蘇式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這種炮屬于牽引式高射炮。炮口直徑37毫米,炮彈手掌大小,1尺來長(三四十厘米),炮筒長2米多,最大射程8500米,有效射程3500米;最大射高6700米,有效射高3000米。徐厚俊說:“37高炮是我們獨立高炮三十六營使用的高炮,也是當時志愿軍防空的主要裝備?!鄙霞壵{(diào)來兩門高炮,給新炮手訓練。
時間緊,沒有理論學習,主要訓練各炮手自己應該掌握的技術,各炮手之間的配合,聽得懂、看得懂班長指揮的方位等,講究立竿見影,一切從實戰(zhàn)出發(fā)。
學習場地在朝鮮一個村莊附近的野外。我們沒有制空權,每天都有美機飛來。美機非常囂張,肆無忌憚地飛得很低很低。
“連帽子都想抓你的去!”徐厚俊很形象地用一句話來形容美機飛的高度。
每當美機來臨,戰(zhàn)士們就趕快下炮,躲避到防空洞里。為了避免炊煙冒出暴露目標,在防空洞里,有時連飯都沒法煮,戰(zhàn)士們將大白菜一張一張撕下來生吃。
有一次,美機突然飛臨,炮手們來不及撤進防空洞,只能就地臥倒。徐厚俊雙手護頭,一邊趴在地上躲避炸彈,一邊悄悄地用眼睛觀察周圍的情況。
“轟!”敵機扔下的炸彈在不遠處爆炸,突然,徐厚俊發(fā)覺一塊黑乎乎的東西飛過來,猛地插在他腦袋前面的地上。
敵機飛走了,徐厚俊站起來察看。
天呀!那塊黑乎乎的東西是敵人的炸彈片。炸彈片寬約3寸(約10厘米),兩邊鋸齒狀,長2尺多(約70厘米),插到地下約三分之一,炸彈片距離他的頭部不足1尺(二三十厘米),好險!
這樣危險的事情太多了,戰(zhàn)友們幾乎都經(jīng)歷過。
半個月后,戰(zhàn)士們結(jié)束訓練,開始上炮。
徐厚俊介紹說,獨立三十六高炮營轄3個高射炮連(簡稱高炮連)、3個高射機關槍連(簡稱高機連),全營12門高炮、12挺高機;每個高炮連轄2個排,4門高炮;每個排轄2個班,2門高炮;每個班負責1門高炮。高機連與高炮連編制基本相同,1個高機連4挺高射機槍。
每個炮班由1名班長和7名炮手組成,班長是炮班的指揮員。
一炮手是方向瞄準手,主要負責火炮的方向瞄準。他掌握高炮的方向盤(也叫方向機),方向盤的功能是調(diào)整炮口水平方向。一炮手坐在方向瞄準手座上,瞄準手座前是瞄準鏡。二炮手是高低瞄準手,主要負責火炮的高低瞄準。他掌握高炮的高低起落機(也叫高低機),高低起落機的功能是調(diào)整炮口高低方向。二炮手坐在高低瞄準手座上,瞄準手座前也有瞄準鏡。三炮手為距離裝定手,主要負責根據(jù)敵機的飛行速度裝入距離。三炮手站在火炮右側(cè)一炮手右后方的踏板上。裝定的速度是以秒作為單位來計算的,三炮手要做到耳聽、眼看、手裝三結(jié)合,注意力要十分集中。徐厚俊是三炮手。四炮手是掌握飛機航向的,比如臨近、臨遠、側(cè)面等,位置在火炮的左側(cè)二炮手左后方的踏板上。五炮手為壓彈手,主要負責向裝填機內(nèi)壓彈。六炮手、七炮手為彈藥手,主要負責輸送炮彈。
還有一個測高機手(也叫測手),他不是炮手,也不屬于哪一門炮,是為整個連服務的。作戰(zhàn)時,測高機手站在幾門炮的中間,主要任務是用測高機測出敵機的速度、高度,將數(shù)據(jù)大聲報給炮手們,專有名詞叫報讀。
37高炮需要各位置、各炮手的密切配合,才能打出好成績,一個位置出差錯,就很難擊中目標。
徐厚俊他們基本以營為作戰(zhàn)單位,高炮與高機的位置由營部根據(jù)戰(zhàn)時情況部署,高炮與高機火力配合得好,會形成立體火力,發(fā)揮出更強更合理的戰(zhàn)斗力。
高炮營的主要任務是防空,一般情況下,距離步兵較遠,但有時戰(zhàn)斗需要,高炮營也會推進得比較靠前。入朝不久,高炮營就推進到距上甘嶺幾千米的地方。
高炮營沒有步兵保護,炮手們自己站崗放哨。除連長、指導員、排長配手槍外,槍支集中管理,沒有配備到每個炮手,誰站崗誰持槍。連隊的槍支配備有好幾種,如五一式手槍、蘇式步槍、轉(zhuǎn)盤沖鋒槍等。
激戰(zhàn)半小時擊落擊傷敵機8架
一般情況下,高炮的轉(zhuǎn)移通過汽車牽引來實現(xiàn)。但是,炮上山,汽車牽引無法實現(xiàn),只能靠人力拉。人力拉炮上山是一件很費力的事,需要很多人協(xié)同出力。拉一門炮上山,需要整個連的戰(zhàn)士,有時地形復雜,甚至需要兩個連的戰(zhàn)士。拉炮使用的是麻繩做的大纜子,大纜子很粗,直徑1寸左右,才能承受重量。
1952年5月5日,那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那天部隊正好加菜,菜肴較豐盛,11時許,準備開吃,突然傳來轟炸聲,不遠處一座橋梁正在被美軍艦艦炮轟炸。
不一會,兩架美國飛機飛來,這是敵人的校正機。校正機一會直飛,一會盤旋,一會側(cè)飛,多個角度進行觀察。敵艦炮彈每打一炮,校正機就校正一次,偏左多少、偏右多少、偏前多少、偏后多少,不斷地校正,引導敵艦炮彈的準確性。
打校正機!連長大喊“上炮!”
戰(zhàn)士們丟下碗筷,迅速跑到自己的位置,各就各位,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
測高機手開始報讀,各炮手迅速調(diào)整各自的數(shù)據(jù)。
敵人校正機進入有效射程,連長喊“放炮!”兩架校正機相隔三五百米距離,戰(zhàn)士們瞄準飛在前面的校正機連續(xù)發(fā)射炮彈?!稗Z!”飛在后面的那架校正機被打中,冒著黑煙,一頭栽了下來。
首戰(zhàn)告捷!
來不及慶賀,連長馬上提醒大家:“敵機很快就會來報復,大家做好準備,迎接大批敵機的到來。”
果然,幾分鐘后,大批敵機向我高炮陣地俯沖下來。敵機屁股一冒煙,緊接著就是一串串的機關炮打下來,隨后,炸彈也扔了下來,整個陣地煙霧彌漫。
全營所有火力全部開火,高射炮1分鐘發(fā)射100發(fā)炮彈,發(fā)射器一踩到底,炮彈連續(xù)不斷地飛向敵機。
“噠!噠!噠!”高射機槍在不停地怒吼。
營長不時發(fā)出指令,調(diào)整各連射擊方向。有時1個連4門高炮、4挺高機集中向同一方向發(fā)射,有時甚至全營火力集中向同一方向發(fā)射,因為那個方向敵機密集,俯沖在最前面。敵機散開,分散俯沖,我們的火力也隨之散開發(fā)射。
測高機手大聲報讀:“速度800,距離2600;速度700,距離2500……”速度是指敵機的飛行速度,距離是指高炮與敵機的距離。
班長也一邊比畫著手勢一邊喊著敵機的方位“4、9、12……”
徐厚俊作為三炮手,耳朵聽著測高機手和班長的報讀,左手搖柄裝敵機速度,右手不斷地搖動手柄裝定距離。
剛開始,徐厚俊還能聽到報讀聲,但后來在炮聲、子彈聲、爆炸聲混合的超強高分貝下,喊聲被淹沒,根本聽不到。
“聽不到!聽不到你怎么裝定數(shù)據(jù)?”我問。
“怎么辦?只能自己臨機判斷,臨近、臨遠……”徐厚俊一邊用兩只手比畫著,一邊用軍事術語回答我。
一炮手、二炮手操作著方向盤、高低起落機,緊緊咬著敵機。水平方向、高低方向兩條線在表盤里呈現(xiàn)出一個十字交叉點,十字交叉點壓上敵機機頭的一瞬間,一炮手、二炮手立即踩下發(fā)射器擊發(fā)。
各炮手密切配合,高炮、高機密切配合,織成立體火網(wǎng),形成一堵火墻,封堵了敵機俯沖的方向。
“打起仗來,誰也顧不上自己,只有一個想法:你打我,我也打你!看誰更狠!”徐厚俊狠狠地說,思緒回到當年的戰(zhàn)場。
在立體火網(wǎng)面前,敵人不敢俯沖太低,只好在高空就匆匆投放炸彈。位置高,距離遠,風力大,炸彈準確性低多了。
敵機無數(shù)次地反復俯沖,但在火墻的封堵下,始終無法俯沖下來。
敵機開始的驕橫勁漸漸消失,看到不斷有同伴被擊落擊傷,不敢戀戰(zhàn),只好灰溜溜地逃走。
戰(zhàn)斗勝利結(jié)束!
炮聲一停,戰(zhàn)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個個灰塵滿面,整一個“灰人”,除眼珠是明亮的,睫毛也掛滿灰塵。
下午,營里開會通報戰(zhàn)績:這一仗,擊落擊傷敵機8架,我們只有1名戰(zhàn)士受輕傷。
“這場戰(zhàn)斗打了多久?到不到太陽落山?”我問。
“大約半個小時?!毙旌窨∑届o地回答。
“半小時?半小時擊落擊傷敵機8架?”
“半小時已經(jīng)是很長了,我們已經(jīng)花費了很多炮彈。你想想,每門炮1分鐘100發(fā)炮彈,12門炮每分鐘就是1200發(fā)炮彈,半小時你算算,發(fā)射了多少炮彈?還有高機子彈呢?”徐厚俊說。
粗略一算,乖乖,這個數(shù)字大得驚人!
徐厚俊又說:“美機方面,它也無法帶那么多油料,飛不了那么久!”
“你們那餐飯怎么樣?”
“打完了仗繼續(xù)吃飯呀,原來的飯菜早就蓋滿灰塵,無法再吃。打了勝仗,炊事員高高興興地另外又煮了一餐?!?/p>
徐厚俊還告訴我,后來據(jù)打掃戰(zhàn)場的人說,被擊落的敵校正機,屁股冒著黑煙,掉落在一個村莊里。敵機飛行員當場死亡,校正機上發(fā)現(xiàn)標記有那座橋梁的地圖。那架飛機掉落下來,還傷了一些朝鮮老鄉(xiāng)。
保衛(wèi)古南山
1953年1月1日,獨立三十六高炮營接到任務。
這一天,志愿軍高級將領要上古南山查看地形,研究新的戰(zhàn)斗部署。高炮營的任務就是確保古南山的安全,確保中國人民志愿軍高級將領安全、順利完成查看地形的任務。營長迅速在古南山周圍擺布兵力。
不知怎么的,志愿軍高級將領上古南山查看地形的消息泄露了。10時左右,五六架敵機飛來,悍然對距離古南山10余千米的火車站進行攻擊,俯沖掃射,重磅轟炸。頓時,火車站煙霧騰騰,一片火海。
看到敵機俯沖轟炸掃射火車站,營部判斷,這是敵人的火力偵察,是試探,是為了干擾我們的判斷,敵人的真正目標是古南山。
營部立刻下令:“各連上炮!”戰(zhàn)士們沉住氣,靜靜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
志愿軍堅持一個原則,敵機不進入保衛(wèi)區(qū)域就不打炮。他們堅信,敵機轟炸火車站,是轉(zhuǎn)移分散我們的注意力,使我們不再關注古南山。
看看沒有動靜,沒有受到打擊,敵人以為計謀得逞,以為志愿軍沒有布置防空力量保衛(wèi)古南山,于是五六架轟炸機一個盤旋,轉(zhuǎn)了一個大圈圈,突然向古南山飛來。
敵機很快進入古南山保衛(wèi)區(qū)域。也不等敵機進入有效射高、射程,全營立即開炮,炮彈呼嘯著飛向天空。
突然遭受志愿軍炮火攔截,知道志愿軍有了防備,但敵機不死心,盤旋著,尋找機會俯沖下來轟炸。我們的炮彈不斷地向敵機射擊,形成密集的火網(wǎng)。看看實在沒有機會,敵機才很不甘心地飛走。
從敵機轟炸火車站開始,到敵機灰溜溜飛走,這場戰(zhàn)斗不到1個小時就結(jié)束了。
徐厚俊邊回憶,邊遺憾地說:“那天沒有戰(zhàn)績?!?/p>
我說:“保衛(wèi)了古南山,志愿軍高級將領順利完成查看地形任務,這就是最大的戰(zhàn)績了。”
徐厚俊心里也是明白的,保衛(wèi)古南山的安全,就是最大的任務。但他心里總是不舒服,嘴里喃喃地說:“那天沒有戰(zhàn)績,那天沒有戰(zhàn)績?!睕]有擊落擊傷敵機,就是沒有戰(zhàn)績,這是徐厚俊的戰(zhàn)績標準。
“敵人重磅炮彈轟炸火車站,炸的炮彈坑有多深多寬?”我問。
“我們作為炮手,是不能離開陣地的。但聽說,炸的炮彈坑深有三四米,寬有4米多?!毙旌窨「嬖V我。
珍貴禮物
徐厚俊在朝鮮獲得幾件十分珍貴的禮物。
第一件禮物是印著“最可愛的人”5個字的口盅。那是1951年12月入朝不久,部隊守衛(wèi)在距離上甘嶺10余千米的陣地時獲贈的。
“口盅現(xiàn)在還保存著嗎?”我問。
“時間長了,不知什么時候搞丟了,很可惜?!毙旌窨”硎竞苓z憾。
第二件禮物是抗美援朝紀念章。徐厚俊回憶:“記得是在1951年年底或1952年年初,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到我們陣地慰問。那天天氣很冷,我們扎起松樹彩門歡迎祖國親人的到來。松樹彩門距離我們的炮陣地很近,只有幾百米。記得松樹彩門上有一副對聯(lián),上面有‘祖國不忘親人這些字?!薄皝砦覀儬I慰問的記得有三四個,全是男同志,他們將抗美援朝紀念章送到每個戰(zhàn)士的手中?!?/p>
這枚紀念章為銅質(zhì),上面刻著“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贈”“1951”字樣。
第三件禮物是和平紀念章。徐厚俊獲得這枚紀念章的時候已經(jīng)離開上甘嶺附近,但仍駐扎在朝鮮東海岸。
紀念章是銅質(zhì),五角星狀。背面刻著“抗美援朝紀念”“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1953.10.25”字樣。
此外,徐厚俊還從朝鮮帶回1個銅碗和1個銅瓢,可惜后來丟失了。
我問徐厚?。骸般~碗和銅瓢一定有來歷吧,它是怎么到你手中的?”
“朝鮮老鄉(xiāng)對志愿軍很尊重,很熱情,很客氣。”徐厚俊陷入久遠的回憶之中,“如果進家門不吃朝鮮老鄉(xiāng)的東西,朝鮮老鄉(xiāng)就會說‘死啦死啦(音譯),意思是說‘請你吃你不吃,我的東西有毒呀?吃了會死嗎?你不吃就是對他的不信任。”徐厚俊說。
1954年下半年,徐厚俊準備復員離開部隊。部隊紀律很嚴,不許透露復員情況。但他們這些將要復員的戰(zhàn)士還是抑制不住,一兩個、一兩個到朝鮮老鄉(xiāng)家坐坐,實際上是去告別的,但又不能明說。徐厚俊對朝鮮老鄉(xiāng)很隱晦地說:“過幾天,我們就要‘馬陸啦!”朝鮮話里,“馬陸”是“走”的意思。朝鮮老鄉(xiāng)很敏感,徐厚俊一說“馬陸”,他們馬上就明白,志愿軍要回國了。
朝鮮老鄉(xiāng)拿出1個銅碗和1個銅瓢送給徐厚俊留念。對他說:“中國志愿軍‘西褲西褲(中國志愿軍辛苦辛苦)。”
朝鮮盛產(chǎn)銅,銅碗與銅瓢是朝鮮人民常用的食具,將它送給就要分別歸國的志愿軍戰(zhàn)士,意思是告訴志愿軍戰(zhàn)士,這是朝鮮人民的心意,你一看見它,就會想起我們曾經(jīng)在一起的友誼。
凱旋歸國
當初,徐厚俊是乘坐火車秘密入朝的,坐的是悶罐車。為了保密,首長交代,過鴨綠江大橋時,所有乘車人員要嚴守紀律,一不得背靠車壁車門,二不許講話,三不許抽煙。過鴨綠江大橋時,果然有國際檢查組人員過來從車門縫隙將棍子伸進來,沿車壁上上下下刷幾下,檢查是否有人。
1954年11月,徐厚俊從朝鮮凱旋歸國時乘坐的還是悶罐車,但這回,車門是大開著的。
火車經(jīng)鴨綠江大橋直接回到哈爾濱,沿途不???。
回到哈爾濱,徐厚俊編入志愿軍轉(zhuǎn)建十四團二營十連,進行了兩個來月的學習,主要是學習地方的政策法令,學習保密原則,學習人際交流,目的是適應復員后的生活。徐厚俊被編入一等預備役,時刻準備著,一旦祖國有召喚,立即再次從軍。
1955年1月25日,大年初二,徐厚俊的生日,他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xiāng)——廣西鹿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