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煜宇,包秀萍,羅海濤,鄒恩凱,邵燈寅,何力
1. 云南瑞升煙草技術(集團)有限公司(昆明 650106);2. 江西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南昌 330096)
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香氣帶陳香的獨特品質特點。香氣是茶葉最重要的品質之一,茶葉香氣物質具有獨特的風格特征,在香精香料行業(yè)上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其中普洱茶香氣深受消費者喜愛,可以用于開發(fā)茶葉精油面膜、茶葉精油香水和食品添加劑等[1-5]。國內外關于普洱茶香氣成分的研究文獻較多,主要是集中于普洱茶香氣成分和礦質元素等檢測分析方法研究[6-14],普洱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15],以及優(yōu)化發(fā)酵工藝提高茶葉品質[16-20],但對開發(fā)陳香普洱茶香料凈油的報道鮮見。茶葉香氣成分的精細化提取分離技術,能夠最大限度地保留茶葉致香成分的質量。目前采用的超臨界CO2萃取技術[21-22]得到的茶葉香樹脂氣味濃郁,然而含有較多的脂溶性色素成分,影響產品的外觀和品質。超臨界CO2萃取-分子蒸餾技術[23-24]在高級香料制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所制備的分子蒸餾凈油香氣品質顯著優(yōu)于普通產品。通過響應面法[25-27]優(yōu)化,確定普洱茶凈油的最佳分子蒸餾條件,并用氣相色譜-質譜法對揮發(fā)性致香成分進行分析和鑒定,分析結果為茶葉類高檔次香料開發(fā)提供參考。
陳香普洱茶原料(云南茶葉市場);CO2(純度99.5%,昆明梅塞爾公司);φ(乙醇)=95%(食品級);無水硫酸鈉(AR,廣東汕頭市西隴化工廠);二氯甲烷(AR,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HA220-50-06型超臨界流體萃取裝置(江蘇省南通市華安超臨界萃取有限公司);KDL-5型分子蒸餾設備(德國UIC公司);7890A/5975C型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美國Agilent公司);BUCHIR-3000型旋轉蒸發(fā)儀(瑞士BUCHI公司)。
1.2.1 超臨界CO2萃取普洱茶油樹脂的制備
普洱茶原料超臨界條件:萃取壓力30 MPa,萃取溫度45 ℃,CO2流量25 kg/h,萃取時間3.0 h。所得普洱茶油樹脂為棕黑色黏稠液體。萃取率為2.88%,用于下一步的分子蒸餾純化。
1.2.2 分子蒸餾純化制備普洱茶凈油
將超臨界萃取所得的普洱茶油樹脂裝入進料瓶中,在冷阱中注入液氮并運行真空泵,在刮膜速度300 r/min、進料速度1 mL/min、冷卻水溫度5 ℃,進料溫度50 ℃條件下,根據(jù)試驗設計設定所需的蒸餾溫度和蒸餾壓力,進行分子蒸餾。收集紅黃色餾出物即為凈油,稱其質量,并按式(1)計算得率。
1.2.3 響應面法試驗設計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以分子蒸餾的蒸餾溫度和蒸餾壓力為主要參數(shù),以普洱茶凈油得率為考察指標,利用響應面法的中心復合設計(CCD),進行兩因素五水平試驗,具體見表1。
表1 試驗因素水平編碼
1.2.4 GC-MS分析條件
色譜條件:TR-5MS(60 m×0.25 mm×0.25 μm),載氣為氦氣(99.999%),進樣量1 mL,分流比15∶1,柱流速0.8 mL/min。程序升溫:初始溫度80 ℃,保持2 min,以3 ℃/min的速率升至240 ℃,保持30 min。傳輸線溫度250 ℃;進樣口溫度250 ℃。
質譜條件:EI能量70 eV,溶劑延遲6 min,掃描離子范圍50~650 amu,定性分析采用NIST08質譜譜庫檢索,定量方法采用內標法。
2.1.1 響應面試驗結果
按照響應面法中心復合設計(CCD)試驗方案進行兩因素五水平試驗,13個試驗點結果見表2。
2.1.2 響應面試驗結果分析
根據(jù)表2數(shù)據(jù),得到普洱茶凈油得率(Y)對分子蒸餾溫度(X1)和壓力(X2)的二次多項回歸方程模型:
表2 試驗設計及結果
該二次回歸方程方差分析結果和回歸方程系數(shù)顯著性檢驗結果見表3。兩因素交互作用對普洱茶凈油得率的響應面分析結果見圖1~圖2。
由表3,圖1和圖2可以看出,該模型統(tǒng)計學意義上差異極顯著(p<0.01),失擬項不顯著,說明沒有未知因素對試驗結果干擾。模型的決定系數(shù)R2為0.970 2,修正決定系數(shù)R2為0.948 9,大于0.9,說明模型能解釋普洱茶凈油得率響應值的變化。該模型與實際情況擬合較好,可用于分析和預測分子蒸餾普洱茶凈油的實際情況。由表3可知,X1和X2交互項差異顯著(p<0.05),說明2個因素交互作用對普洱茶凈油得率有顯著影響。
圖2 蒸餾溫度和蒸餾壓力對凈油得率的等高線
表3 回歸方程模型的方差分析結果
圖1 蒸餾溫度和蒸餾壓力對凈油得率的響應面分析
2.1.3 驗證試驗
對方程最優(yōu)條件(蒸餾溫度89.13 ℃,蒸餾壓力181.55 Pa)進行驗證(實際采用蒸餾溫度90 ℃,蒸餾壓力180 Pa),普洱茶凈油得率的平均值為62.82%,與優(yōu)化后的回歸方程求解得到的預測值64.39%接近,這說明響應面優(yōu)化模型適用于對普洱茶凈油的分子蒸餾工藝的回歸分析和參數(shù)優(yōu)化。
GC-MS分離鑒定出的普洱茶凈油揮發(fā)性成分見表4。普洱茶凈油的揮發(fā)性成分共鑒定出64種化合物,主要的致香成分(相對于茶葉)為棕櫚酸(24.733 μg·g-1)、1, 2, 3-三甲氧基苯(8.008 μg·g-1)、植醇(7.010 μg·g-1)、1, 2, 4-三甲氧基苯(3.457 μg·g-1)、苯乙醛(2.443 μg·g-1)、順式芳樟醇氧化物(1.450 μg·g-1)、苯乙醇(1.314 μg·g-1)、二氫獼猴桃內酯(1.566 μg·g-1)等。其中,棕櫚酸具有泥土氣息和類似于人參的香氣。植醇表現(xiàn)出茶葉清鮮淡然和諧優(yōu)雅的清香。1, 2, 3-三甲氧基苯和1, 2, 4-三甲氧基苯是普洱茶陳香的核心功能組分。芳樟醇具有鮮爽型花香,苯乙醇具有玫瑰花香氣,它們都增加了普洱茶花香。二氫獼猴桃內酯則對普洱茶木香貢獻較大。
表4 普洱茶凈油揮發(fā)性化學成分
預測模型分析及失擬檢驗表明試驗所得的得率預測模型與試驗數(shù)據(jù)擬合度良好,試驗誤差小,同時還說明響應面設計適用于陳香普洱茶凈油分子蒸餾工藝優(yōu)化。試驗采用綠色工藝,將超臨界CO2萃取得到的棕黑色油樹脂進行分子蒸餾,從而得到紅黃色、狀態(tài)好、無溶劑殘留的精制產品,較好保持了普洱茶的茶香風格和陳香特征。揮發(fā)性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分子蒸餾普洱茶凈油中含有大量的致香成分,如棕櫚酸、1,2, 3-三甲氧基苯、植醇、1, 2, 4-三甲氧基苯等,具有顯著的陳香普洱茶香氣和滋味,是一種高檔次的茶香凈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