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一歲后,我和老公達成了默契,輪流帶娃,交換玩兒的時間。他打球時,我?guī)?我看劇時,他當奶爸。如今,在工作家庭之外,我還是一個小小的戲劇公眾號博主,戲劇滋養(yǎng)了我心,并讓我從另一個角度拓展了自己的價值。
曾經(jīng),我的生活中只有白天忙碌工作、晚上照顧孩子這兩件主要“事項”。
不是我不想有娛樂,是基本沒時間。即便擠出休閑的時間,最多就是看個電影。當時我對舞臺劇的認知,還停留在有錢有閑的人的消遣上面,那是我有一次經(jīng)過一處公交站廣告牌,看到開心麻花的看家劇目之一《烏龍山伯爵》的海報時,腦海里產(chǎn)生的念頭,那時還不知道“開心麻花”是做什么的。
一成不變的生活里,好奇心會帶你進入不同的世界。某天下班路上,我看到一條新聞,說孟京輝導演的《活著》話劇來我所在的城市巡演?!痘钪肥俏曳浅O矚g的一部小說,也看過電影版,很好奇話劇版是怎樣的。盡管票價對當時的我而言有點小貴,但還是狠狠心買了。我把孩子交給老公,獨自一人踏上去看劇的路程。
我現(xiàn)在還記得當時的情景,隨著人流,我第一次走進陌生的劇場,一個人置身于黑暗中,既是一種包裹,也像一種阻隔,把平日里的瑣碎都擋在了劇場外。
“啟蒙場”就直接看以“先鋒性”著稱的孟京輝的戲,其實有點“沒學會走就跑”的意思。無論是舞臺置景,還是表現(xiàn)手法,孟導的戲?qū)Α懊刃隆眮碚f,都有點難理解。當然,好處也有,就是反正我啥也不懂,一張白紙,就照原始理解去看。
比如舞臺的設(shè)計就令我很驚訝,不是常規(guī)的平面,而是有高有低的“溝壑”,場景的切換、演員的走位,都在溝壑間進行。最令我震撼的是黃渤飾演的福貴,在兒子死去后,他跪在地上怒砸水瓶,飛揚的水花在紅色燈光的映照下四處飛濺,那種憤怒和絕望,透過狂亂的肢體動作和吶喊,毫無遮掩地直撞進我的心里。借著黑暗的遮掩,我的眼淚控制不住地涌了出來……
那一刻,我平生第一次體會到了戲劇的魅力。那是一種近距離“路過”他人世界,在別人的故事里安全宣泄情緒的私密體驗。這樣的體驗就是藝術(shù)美感本身,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釋放心靈的方式。
那之后,便一發(fā)不可收,舞劇、話劇、音樂劇……我時不時就“偷”一個機會,獨自去刷劇。
我喜歡的話劇作品《杏仁豆腐心》,全劇只有一個場景,就是男女主的家。平安夜,既是兩人共度的節(jié)日,也是分手前最后的相聚。當兩人跳出愛情關(guān)系,才發(fā)現(xiàn)對方眼里的自己和自己眼中的對方,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部劇為我提供了一個自省的視角,也帶給我一些反思自己婚姻關(guān)系的契機。還有《永不消逝的電波》《演員實驗教室》,從藝術(shù)設(shè)計和人生解讀上,給了我不一樣的啟迪。
戲劇不僅滋養(yǎng)了我心,還讓我從另一個角度知曉了自己的價值。因為我不時會寫劇評發(fā)自己的公眾號,引起了當?shù)匾恍騽F體、機構(gòu)的注意,有時他們的媒體首發(fā)場會邀請我去觀看。日子依舊在一成不變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慢慢滑過,我的心境卻已經(jīng)截然不同。
我和戲劇的關(guān)系,怎么說呢?就像電量即將耗盡,懷著期待的心情去充個小電,然后再度對生活滿腹熱情,飽滿地開啟每個晨昏的充盈和愉悅感。
舞臺劇為何這么吸引我?大概就是坐到劇場里,在黑暗中,每個人都像一座小島,悄悄和舞臺上的場域及演員做一場直觀即時的全情交流,體驗可以哭、可以笑,但無人知曉的那種安全釋放。
如果再多個人,這種體驗效果就要打個折扣了。
不論到了生命的哪個階段,作為女性,我們都需要給自己找一個喘息的精神空間。
除了健康金錢外,精神上的歡愉,也是我們內(nèi)心安定感的來源。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心靈伴侶”,至少在“討你開心”這方面,它比“實體伴侶”靠譜多了。
主角檔案:早早
文化工作者,資深反復(fù)減脂專家,戲劇迷,嗑顏十級學者,“總說讀書但永遠在刷手機”的閱讀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