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偉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1-410
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我們教師,尤其是班主任,一般都會遇到個別行為粗鄙的學生,與同學相處時,往往因一言不合就出言不遜,拳腳相向,許多教師不知如何應(yīng)對,如果處理不當,不但解決不了學生之間的矛盾,反而使教師自己惹得一身“騷”,場面相當尷尬。
根據(jù)心理學的研究,小學生說粗鄙話和做出不禮貌的行為,總是在一定的環(huán)境的影響下形成和有一定原因引起的。用心理學的術(shù)語來說,引起某種活動的客觀原因叫刺激物?;顒釉谌魏吻闆r下都是由一定的刺激物的特定的反應(yīng)而已。有的小學生愛說粗鄙話和有不禮貌的行為,是由于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的某些不健康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造成的。比如說一個小學生的家庭中,父母愛說粗鄙話,左鄰右舍的大人和小孩也愛說粗鄙話,在平日的交往中,??吹揭恍┎欢Y貌的行為,周圍這些人的不文明的語言行動,就是這個小學生的刺激物。由于這個小學生辨別好壞能力差,不能作出符合文明的語言和文明行為的反應(yīng),因而在這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中經(jīng)過潛移默化的作用,就逐漸養(yǎng)成了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的習慣。這是一種情況。
第二種情況是,有的小學生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和學校環(huán)境并不壞,但他們還不能分辨出哪些語言和行為是文明的,哪些是丑惡的,即使有的能判斷出美與丑、好與壞,但不能說認識到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的危害性及其嚴重性。因此,當他們偶爾看到一些小孩說粗鄙話和做不禮貌行為時,就會感到新奇有趣,錯誤地認為這是與眾
不同的表現(xiàn),就會很感興趣地跟著去學去模仿。如果老師和家長發(fā)現(xiàn)了不制止,不及時進行教育、引導(dǎo),久而久之,這些不良的語言和行為就會成為他的習慣。
還有一種情況是,小學生的評價能力低,但模仿性強,當他們通過閱讀書刊、觀看電視、電影時,往往不自覺地學會了反面人物的不良語言和行為。
總之,小學生產(chǎn)生說粗鄙話和做出不禮貌行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上述的僅是兩種主要的而已,一旦當小學生形成了說粗鄙話和不禮貌的行為時,應(yīng)如何進行教育呢?
我們必須認識到,要改正學生說粗鄙話和不禮貌行為的不良習慣不是輕而易舉的事,要耐心地教育。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只要方法、措施得當,是可以改變的。我認為教師在學生管理過程中,要因人而異,合理采取各種措施,不能一概而論。一般來說,大致有如下幾種做法。
一、加強正面教育,提高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使學生認識到說粗鄙話和做不禮貌的行為是可恥的。從思想上提高小學生語言美、行為美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自覺地來改正,這是最根本的辦法。
二、 示范訓(xùn)練,教給控制情緒的方法。我們都知道,沖動是魔鬼。愛沖動的人,脾氣一上來,要么口不擇言,要么做出一些不恰當?shù)氖?,讓自己事后悔恨。因此,我從心理學的角度,教給學生幾個控制自己情緒的方法。比如從 1 數(shù)到 10 或倒數(shù) 3 秒法、深呼吸法、拳打腳踢沙包發(fā)泄法等等。另外,我還通過給學生講故事,讓其認識到亂發(fā)脾
氣的害處: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他父親給了他一包釘子,要他每次脾氣,就用鐵錘在后院的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次,小男孩在柵欄上釘了 7 顆釘子。過了幾個星期,小男孩慢慢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這時,他父親對他說:“如果你能堅持一整天不發(fā)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過了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把柵欄上所有的釘子都拔了出來。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柵欄邊,對他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你看看那些釘子在柵欄上留下的小孔,但你向別人發(fā)過脾氣后,你的語言就像這些釘孔一樣,會在別人的心中留下傷痕。”
通過一段時間的訓(xùn)練,學生逐漸地學會了理智地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保持冷靜,以免做出過激的行為。
三、形成集體輿論的力量,加以抵制、批評和監(jiān)督改正。說粗鄙話和做出不禮貌的行為總是在群體的交往中出現(xiàn)的。當學生出現(xiàn)這種不良行為時,不但沒有人同情和支持,反而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紛紛受到大家的抵制和批評。這樣,這種不良行為習慣就會在大家的監(jiān)督下,由逐步收斂到完全改正。這是和學生這種不良行為習慣作斗爭的有力武器。比起由教師單獨要求學生改正的效果要大得多。
四、組織有這種不良行為習慣的學生參加到做好事和文明禮貌活動中去,讓他們在實踐中接受活的教育,得到鍛煉,用行動來改正。因為任何行為習慣都是通過實踐活動才能形成的。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我在日常班級管理中,積極引導(dǎo)學生在做好事活動中堅持使用"“你好、請、拜托、麻煩、謝謝、對不起” 等文明禮貌用語。我還創(chuàng)設(shè)情境,如請兩位學生上講臺,一位不小心踩中了另一位的腳,其中一個學生生氣地說:“你走路怎么不長眼?。俊绷硪粋€不甘示弱地說:“你才不長眼呢!”兩人因此產(chǎn)生矛盾,甚至惹禍上身。如果踩中別人的人會說“對不起”,被踩的人會說“沒
關(guān)系”,雙方矛盾自然而然得到了化解。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們深刻地認識到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對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著重要的作用,使學生們自覺地抵制說粗鄙話和做出不良禮貌的行為,這種習得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
五、家校聯(lián)動,協(xié)同教育。如果小學生只是在學校里改了,回到家里就又舊態(tài)復(fù)發(fā),那是不可能徹底改正的。所以必須家校協(xié)同教育,形成合力。假如家長本人有說粗鄙話的,則必須首先自己下決心改正,協(xié)同教育才起作用。
在班級管理中,面對說粗鄙話和做出不禮貌行為的學生,教師尤其是班主任,只要信任和尊重學生,本著關(guān)心、接納的初心,靈活運用上述措施,耐心、熱情地幫助他重塑了人格,幫助他調(diào)整思想和認知,就一定能讓他的人生重回到正軌上來,就能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一名語言文明、舉止得體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