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要】目的:分析統(tǒng)計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yī)囑情況,為更好地保障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方法:整理分析本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2018-2020年《不合理醫(yī)囑溝通記錄本》上的1420條不合理醫(yī)囑溝通記錄。結果:1420條不合理醫(yī)囑溝通記錄中,抗腫瘤藥不合理醫(yī)囑記錄占65條,抗腫瘤藥不合理醫(yī)囑分類主要包括溶媒選擇不適宜,藥物濃度不適宜,輸注時間不適宜以及給藥劑量不適宜。結論:不斷提升審方藥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加強審方藥師與臨床醫(yī)師的溝通,對不合理醫(yī)囑進行有效的干預,保證抗腫瘤藥物的安全合理應用。
【關鍵詞】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yī)囑;靜脈用藥調配中心
【中圖分類號】R95 【文獻標識碼】A 【DOI】
靜脈用藥調配中心(簡稱:PIVAS)是根據藥物特性而設計的環(huán)境,由受過專業(yè)培訓的技術人員按照標準的操作流程進行靜脈用藥調配的功能部門。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于2017年7月正式服務于臨床科室,目前承接26個科室的長期醫(yī)囑的審核及配置工作,主要包括腸外營養(yǎng)液,抗腫瘤藥及抗生素的配置。由于大多數的抗腫瘤藥為細胞毒性藥物,在殺滅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對正常細胞造成損傷,不良反應較普通藥物嚴重。因此要加強抗腫瘤藥物的醫(yī)囑審核,盡可能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保證臨床安全合理用藥。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來源
整理分析我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2018-2020年《不合理醫(yī)囑溝通記錄本》上的不合理醫(yī)囑溝通記錄共計1420條,其中抗腫瘤藥不合理醫(yī)囑共計65條,約占比0.46%。
1.2 方法
依據藥品說明書,《中國藥典》《靜脈用藥調配技術》以及相關文獻報道等資料對醫(yī)囑進行審核,對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yī)囑進行匯總分析并討論。
2 結果
本次統(tǒng)計結果抗腫瘤藥不合理醫(yī)囑共計65條,如表1所示,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yī)囑分類主要包括溶媒選擇不適宜占比40.00%、抗腫瘤藥物濃度不適宜占比35.38%、輸注時間不適宜占比23.08%以及給藥劑量不適宜占比1.54%。
3 討論
3.1 溶媒選擇不適宜
臨床醫(yī)生在選擇抗腫瘤藥物時往往偏重于劑量是否正確,很容易忽視藥物溶媒的選擇,很多藥物說明書中對溶媒都有明確的要求,溶媒選擇不適宜會出現渾濁、降解等嚴重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尤其是具有細胞毒性的抗腫瘤藥物,在溶媒選擇上需格外注意。奧沙利鉑的藥品說明書中明確指出該藥不可用鹽溶液配置或稀釋本品,需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濃度需達到0.2mg/ml及以上。主要原因是奧沙利鉑屬于草酸鉑類,既能與氯離子發(fā)生取代反應,同時又進行水合反應,生成二氨二氯鉑及雜質,從而使藥物療效降低,不良反應增加。紫杉醇脂質體只能選擇葡萄糖注射液,因為含有電解質的溶液會引起脂質體的聚集從而破壞其結構影響其藥效。而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的溶媒只能選用氯化鈉注射液,因為本品含蛋白質,偏酸性或偏堿性的溶液會使蛋白質凝固變性而失效[1]。
3.2 藥物濃度不適宜
依托泊苷注射液的藥品說明書上明確要求其濃度不得超過0.25mg/ml,靜脈滴注的時間不得少于30min,否則容易引起低血壓,喉痙攣等過敏反應??鼓[瘤的藥物濃度與溶媒用量息息相關,適宜的溶媒用量在保證有效治療濃度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3.3 輸注時間不適宜
注射用吉西他濱的藥品說明書中明確規(guī)定了本品需在30min內輸注完成,有文獻數據表明若延長本品的輸注時間可能會增加其毒性造成嚴重的不良反應[2]。注射用奈達鉑的藥品說明書中也明確本品輸注時需稀釋至500ml,以保證輸注時間不少于1小時。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結合型)的藥品說明書中亦規(guī)定其輸注時間為30min。因此若說明書中明確要求輸注時間的藥品需格外注意。通常我們可通過選擇合適的溶媒量及輸注速度來控制輸注時間以達到最佳的治療目的。
3.4 給藥劑量不適宜
抗腫瘤藥物不同于其他普通藥物,絕大多數抗腫瘤藥物都具有細胞毒性且治療窗較窄,若用藥劑量過小達不到最佳治療效果,而用藥劑量過大則會產生明顯的毒副作用,甚至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增加患者負擔。因此選擇合適的給藥劑量至關重要,需嚴格按照藥品說明書要求結合患者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給藥劑量,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3]。
3.5 干預措施
加強審方藥師處方審核能力,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綜合素養(yǎng),及時有效地對不合理醫(yī)囑進行干預同時與臨床醫(yī)師進行有效的溝通,說明該醫(yī)囑不合理的原因請醫(yī)師及時修改并做好記錄。做好臨床科室藥品知識宣教工作,及時更新臨床科室藥品說明書,對于臨床科室有疑問的醫(yī)囑進行當面解答,得到臨床認可確保醫(yī)囑的正確性[4]。
總之隨著時代的快速發(fā)展,醫(yī)藥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掌握最新的藥學知識是作為一名合格藥師的必要條件,活學活用,運用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對臨床不合理醫(yī)囑進行有效的干預,特別是針對易產生毒副作用的抗腫瘤藥物的醫(yī)囑審核,加強與臨床的有效溝通,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謝林虎,劉建軍,彭家志,季文軍,錢珊,謝耀輝.某三甲醫(yī)院靜配中心抗腫瘤藥物不合理醫(yī)囑用藥分析[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0,41(08):63-67.
[2]白順民,范哲.某院靜脈藥物調配中心抗腫瘤藥物不合理用藥分析[J].中國藥物警戒,2020,17(04):239-244.
[3]高婕,王巖巖,齊雷,呂飛飛.2012—2016年淄博市中心醫(yī)院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抗腫瘤藥物的不合理用藥分析[J].現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2):2500-2504.
[4]段麗萍.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抗腫瘤藥物常見不合理醫(yī)囑及藥劑師干預效果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21,6(1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