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玥婷
【摘? ? 要】英語作為初中階段的主要學習科目之一,在學生和家長心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在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和家長都過度關注考試成績,如何提高分數(shù)成為大部分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的學習重點,這也導致很多學生忽略了英語科目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開放性思維能有效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學習能力,應當成為當代英語教師的基本教學素養(yǎng)。教師不僅要了解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也要關注學生認知特點,從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主觀能動性出發(fā),在開放性思維模式下展開教學。
【關鍵詞】開放性思維? 初中英語? 英語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52
初中英語教師作為學科負責人之一,需要在教學模式和教學觀念方面順應國家的教育發(fā)展目標和要求,積極進行更新和轉變。轉變英語教學側重點是廣大英語教師需要明確的教學內(nèi)容。以培養(yǎng)開放性思維為教學目標,代替?zhèn)鹘y(tǒng)教學中填鴨式的任務式教學,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提高學生英語分數(shù),也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科目的學習興趣,在對英語知識的深刻理解中感悟英語的語言魅力,培養(yǎng)英語學習主動性。
一、傳統(tǒng)性思維模式下英語教學的弊端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進步,教育體系也在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大家對于學科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英語作為主要學習科目之一,其教學也按照時代的發(fā)展要求與時俱進。很多學生在小學學習英語時,就因成績不理想等原因而產(chǎn)生了抵觸心理,甚至對其產(chǎn)生了偏見,并過渡到了初中時期。應試教育引導下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僅脫離了時代發(fā)展的軌跡,無法滿足當今教學需求,也破壞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一)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單一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方法依然盛行。具體來說,在英語的課堂授課過程中,很多教師受制于教學任務,從應試目的出發(fā)對學生展開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可以改善學生成績,但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針對學生的考試內(nèi)容進行重復性的技巧傳授。在這觀念的引導下,教學目標被簡化為針對各種題型的模板式教學,課堂教學僅僅是對學生進行相關內(nèi)容的授課,認為學生只要掌握單詞語法即可,同時要求學生盲目背記課本中文章選段。從英語考試的分數(shù)來看,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和詞匯語法的應用能力好像有所提高,但實際上,這樣思維下教出的學生缺乏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和對語言本身的鑒賞能力。
(二)缺少英語學習的語言氛圍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也是所有初中學生最頻繁接觸到的語言環(huán)境,受此影響,除少部分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外,大部分初中學校都以漢語為語言學習環(huán)境。甚至在很多方言較重的地區(qū),部分教師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還使用方言,并在此學習環(huán)境和語言氛圍中進行溝通和交流,用英語進行對話沒有受到重視。英語作為一門日常無需使用的外國語言,在學生的認知中,只要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在課下完成作業(yè),背好單詞和語法,就可以掌握學習竅門。在這樣的英語學習模式下,大部分學生都沒有通過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來養(yǎng)成英語學習習慣,也沒有合適的交流時間來練習口語,這不僅減少了初中學生的英語表達機會,也不利于學生英語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學習環(huán)境受到漢語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在日常生活中無法改善,在英語課堂上也因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無法得到相應的練習。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學生的英語學習氛圍被動形成。同時,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以教室授課為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難以被調動起來。在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中,容易導致學生口語成績難以提高,對于英語聽力也不夠敏感,無法達到新課標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二、開放性思維的特點和重要性
(一)特點
開放性思維作為當今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一項重點內(nèi)容,在課堂的應用過程中,需要教師以身作則,率先提高自身的開放性思維,按照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制訂有效的教學方案,利用開放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自由、輕松、開放是開放性思維的主要特征,在開放性思維的引導之下,呆板的字母、單詞、語句在腦海中會逐步變成形象的內(nèi)容。作為一門語言學科,英語教師可以以流行文化為出發(fā)點開展教學活動。在這樣的目標引導下,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就是設計學生能夠參與的課堂活動,為師生之間溝通交流創(chuàng)造有效環(huán)境,使得學生處在活躍的課堂氛圍之中,在潛移默化中找到學習英語的方法。
(二)重要性
英語學科作為初中必修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不言而喻。學習英語可以培養(yǎng)學生語言素養(yǎng),提升語言的溝通和運用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思維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從這一教學目標來看,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不能只掌握基本的英語知識和單詞語句,也要注重培養(yǎng)英語學科的學科素養(yǎng),不僅要學習語言知識,還要積極培養(yǎng)跨文化溝通能力,為今后學習其他知識做好鋪墊,也能促進今后日常生活中對于英語語言的熟練運用。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為核心目標,使學生深刻理解英語學科之美,提高其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之下,素質教育成為我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目標。具體體現(xiàn)到英語學科中,表現(xiàn)為其教學目標就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和綜合素質為核心任務。這就對初中英語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轉變思維模式,從傳統(tǒng)以教授式為主的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核心的溝通式教學。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要注重學生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并以之為基礎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使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以課堂為跳板,以生活為實踐場地進行知識的靈活運用,在使用的過程中感受英語學科的魅力和語言之美。
三、開放性思維要求下初中英語教學的改進方法
(一)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口語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基礎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在世界經(jīng)濟全球化和國家發(fā)展快速化的大趨勢下,學生已經(jīng)理解學習英語的目的不單在于考試,也是為了提高英語這門語言的交流能力,能夠在今后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將英語作為語言工具進行熟練運用,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接觸到的外國文化知識可以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擁有跨文化意識。理解這點之后,教師可以據(jù)此進行教學任務的布置,其最終目的要包含兩個方面:一是提高學生在英語基礎知識方面的領悟能力,二是從開放性學習觀念和學科素養(yǎng)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思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學習機會和學習場所,讓學生感到英語的學習不應局限于課堂,而是在日常生活當中。通過創(chuàng)設開放的課堂教學模式,給予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全新視角和全新方法,在日常生活的溝通交流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樹立英語自主學習信心,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自主開展口語交流,抓住一切機會進行口語輸出,營造輕松愉悅的溝通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興趣,提升自信心。
(二)教學游戲化,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英語作為一門外來語言,在我國當下的環(huán)境下并不常用。在缺失語言環(huán)境的長期影響下,我國學生很少在課后自主開展英語對話,甚至部分學生還會由于自身英語基礎差而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畏懼甚至抵觸的情緒。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和教學目標已經(jīng)不再適應當下初中英語的教學,而是應該結合當今教學發(fā)展的要求積極進行課堂方式的創(chuàng)新,以學生為本位出發(fā),根據(jù)學生的身心發(fā)展需要探索高效有趣的課堂模式。游戲教學就是當下很多教師比較青睞的一種有效教學策略,它使每位學生在游戲過程中都能參與進來。在師生共同打造的歡樂氛圍當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對授課內(nèi)容進行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思考能力和思維拓展能力。這種方式下,學生就可以在游戲中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英語問題,從而在開放性的語言環(huán)境下學習英語知識點,培養(yǎng)發(fā)散性英語學習思維。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全冊英語“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前搜集學生喜歡的英文歌曲及其配舞,在課堂上挑選一部分學生上臺做出舞蹈動作,臺下的學生相應的歌曲進行競猜。教師可以對猜對歌名的學生給予口頭表揚或簡單的物質獎勵。這種人人都能參與進來的課堂小游戲,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課本知識之余,拓展相關課外知識,在游戲的過程中了解相關音樂和舞蹈知識,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
(三)家長與教師共同配合教學
一方面,在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支配下,應變能力較差的教師只注重教學任務是否全部完成,學生是否達到理想分數(shù),完全從應對考試這一角度出發(fā)展開初中英語學科教學。在課堂上,教師的教授方法也頗為單一,只是采取簡單地將知識點羅列的方式,生硬地教授音標知識,要求學生記誦繁雜的英語課文,學習復雜的語法,形成了畸形的“不求學會,只求高分”理念。錯誤觀念引導下的英語課堂質量不高、學生對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一知半解,對英語學科的實際應用能力較差,也難以形成適合自己的合理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
另一方面,家長的引導作用不強。父母作為孩子人生的第一位導師,卻往往忽略了自己作為首位啟蒙者的身份,總是喜歡強硬地將自己未達成的心愿強行寄托到孩子身上,引起孩子的反感。這也就導致了當今許多孩子在接受英語教育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學習動力和學習初心,無興趣、無動力、不思考、不創(chuàng)新,忽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只是盲目地接收到“我要學英語”的信息,卻從未真正從自身思考過這樣做的原因。事實上,隨著中國融入世界舞臺,英語越來越成為當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家長作為孩子學習道路上的領路人,需要主動為孩子提供英語學習的家庭氛圍和語言環(huán)境。在這一方面,教師可以對家長提出意見和建議,比如建議家長根據(jù)自身情況進行英語學習,可以購買英文書籍,也可以搜索聽力材料。學生在家長的帶動和引領作用下,可以潛移默化地進行模仿和學習,形成持續(xù)且長久的英語學習動力,也能在純正的發(fā)音環(huán)境當中鍛煉英語口語。
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不止局限于課堂,也包含學生生活的各個時間和各個階段。為了給學生創(chuàng)造優(yōu)質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教師和家長應共同努力。教師可以布置英語家庭作業(yè),讓學生和家長在親子游戲和親子互動的過程中共同完成,塑造家庭英語學習氛圍。家長也應主動與孩子展開英語學習方面的溝通,比如在家中播放英語歌曲,家庭成員共同進行學習??梢韵葟暮唵?、較短的英文歌曲開始,逐步增加難度,讓孩子在歌曲難度逐步提升的過程中,也逐步提高自身的單詞掌握能力和英語口語能力。家長要深入挖掘生活中能夠展開英語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是一頓飯菜、一份水果、一次出游……教師要積極主動地與家長溝通當前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進度,使家長可以根據(jù)課程安排適時地展開家庭活動,使學生在這樣開放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當中逐步形成開放性思維。
(四)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主動性
初中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打基礎和深層次英語學習的節(jié)點。在這個特殊的時期,由于學生已經(jīng)不再是單純的入門者,教師也已經(jīng)不再適合擔任“領進門”的角色,而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動學習能力。出于培養(yǎng)學生開放性思維的考量,教師應該轉換師生身份,從“主導者”轉變?yōu)椤耙龑д摺保酝怀鰧W生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和創(chuàng)新式思考,不要拘泥于教師所提出的英語學習方法和課本知識,而是獨立進行創(chuàng)新思考,發(fā)散思維,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找到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道路。在跟進教學進度的同時,按照自己的學習計劃展開針對式的獨立學習。這也就要求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放棄單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習慣,從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興趣出發(fā),關心學生上課的學習狀態(tài),關注學生課下的作業(yè)和自主學習情況。教師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發(fā)散能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將課本和課外知識相結合,多元化地進行知識理解,從而透過現(xiàn)象看到知識的本質,形成知識結構和知識網(wǎng)絡。找到知識點之間的內(nèi)在相關性,做到舉一反三,通過這種開放性思維開展更深層次的英語學習。
四、結束語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英語學科作為獨具特色和難點的學科之一,成為了教育改革的重點關注對象。舊有的傳統(tǒng)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再適用于21世紀的今天,英語教育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在這樣的背景之下,開放性思維的培養(yǎng)在諸多教學方式中脫穎而出,以其特有的自由、輕松、開放等特點成為當今熱門的教學方法。它從學生本位出發(fā),對教師的綜合教學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教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交流做出了新的方法引導?;陂_放性思維,教師和學生都將不斷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學生都可以突破英語學習的思維定勢,成長為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慧玲.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當代家庭教育,2021(34):167-168.
[2]莫同鎮(zhèn).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探討[J].新教育,2021(31):60-61.
[3]孫三喜.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模式探討[J].中國多媒體與網(wǎng)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1(05):96-97.
[4]李玉文.基于開放性思維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探索[J].文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3):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