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運動員作為一項特殊的職業(yè),其身體素質和道德心理水平對于個人職業(yè)生涯的發(fā)展和團隊的凝聚力、戰(zhàn)斗力提升都是十分關鍵的。訓練部門在科學開展體育訓練的同時還要著力加強運動員的思想政治教育,確保運動員保持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競技比賽的規(guī)則、成績和特殊事件能夠理性客觀的看待,提高他們的國家和集體榮譽感,激發(fā)他們敢拼、敢打,不懼困難挑戰(zhàn)的體育運動精神,同時也要引導運動員形成互幫、互助、尊重對手、裁判、規(guī)則的良好素養(yǎng),提升教育有效性。
關鍵詞: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引言:
我國在體育競技領域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這得益于國家的體育訓練體制機制的科學性和推進健康中國戰(zhàn)略,強化全民健康工作的縱深推進。改革開放后,很多國際運動項目引入國內,提升了我國體育競技的國際化水平。國際式摔跤起源于歐洲,后被列為奧運會項目,之后引進國內成為了全運會項目,在我國逐漸普及,此項目運動員同樣需要開展思政教育。
一、影響開展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從主體層面分析
在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之中,主體隱性層面的內容涵蓋了內容主題的確定、方向的把控、原則的確立以及成果的共享,同時把思政教育作為政治組織的對外代言人。形式主體則是通過外在層面來傳遞教育內容,開展教育活動,把控教育方向,當思政教育的客體和主體對象開展作用互動時以提升主體的思想道德水平,從而更好地提升思政教育的可控性和有效性??茖W地看待思政教育主體,做好理性分析,因此來凸顯教育主體的主體作用,從而讓思政教育更有溫度感、關懷感和親切感,發(fā)揮思想引領、心理疏導、示范帶動等積極作用。就運動員本身來看,思政教育的主體是與他朝夕相伴的教練員,教練員的技術水平、指導能力、精神狀態(tài)和道德水準,特別是是否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都會直接地影響到運動員的訓練成效、競技狀態(tài)、成長成才、取得戰(zhàn)果和持續(xù)發(fā)展的整個過程,所以教練員必須認識到身上的重要使命和責任,在日常訓練中注重思政教育工作。
(二)客體層面分析
思政教育的客體通常指的是運動員個體,也包含了其所處的訓練和生活環(huán)境,客體是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內因所在,它和教育主體之間也是相互作用的,二者緊密相連,互為條件。運動員要主動地去謀求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而不是去被動機械地接受教練員等訓練部門的指導和教育,所以運動員個人的的思想認知水平、見識閱歷、道德基礎都是影響著思政教育實施的整體效果。同時,環(huán)境對于人的成長作用十分的顯著,環(huán)境影響人,時代造就人是大家的共識,因為國際式摔跤比賽需要和外界人員特別是國際人員進行大量的接觸,他們的思想動態(tài)和行為表現(xiàn)都會對運動員的個人觀念和想法產生一定的影響。國際間因為錯綜復雜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織因素,單純的體育競技也演變成了國家意識形態(tài)、民族文化、經(jīng)濟政治甚至是軍事上的角逐,各國運動員在國際舞臺上的較量也更加的激烈,矛盾可能會激化,變得更為尖銳,很多運動員在競技和交流中會把一些西方的思想價值觀念一并帶入,有些思想可能和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體系不相符,比如純粹的利益至上、利己主義等等,這些都需要訓練部門提高警惕,密切的關注外部環(huán)境對于運動員思想的影響情況,及時地調整思政教育的措施,以確保運動員的思想狀態(tài)始終保持正確的方向。
(三)載體渠道方面
主體和客體之間的作用還需要一定的載體來實現(xiàn),這就是各類有效的教育方法、手段和途徑,包括了理論教育、實踐鍛煉、技術應用等方面,讓運動員的教育更加貼合實際、符合規(guī)律、科學高效,體現(xiàn)出有效性。
二、提升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措施建議
(一)做好教練員隊伍的思想道德建設
教練員作為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主體,他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業(yè)務素養(yǎng)決定了運動員能否按照預期的思政教育目標實現(xiàn)心理素養(yǎng)、政治素養(yǎng)和思想道德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教練員必須要做好示范表率,以言傳身教為運動員樹立良好的榜樣。訓練機構應當開展教練員思想政治教育專題培訓活動,并且把教練員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培訓成果納入到整體工作績效考評當中。要突出教練員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優(yōu)秀品質。凝聚整個教練員隊伍的共識,把為國家和集體爭取榮譽作為工作的至高目標。建立科學的教練評價機制,充分地傾聽運動員對教練員的評價情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真正地讓教練員的訓練工作能夠符合運動員技能提升的實際需要,心理健康成長與道德建設的本質要求。
(二)因人而異開展差異化的思政教育
要準確把握每個運動員的個人特點。當前摔跤運動員的年齡層次有一定的差異。特別是新進的運動員年齡較小、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訓練經(jīng)驗。在面對高強度的訓練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消極低落的情緒。這些情緒將會影響到他的訓練和生活。為此,包括教練員隊伍在內的整個訓練機構要做到深入關心,關愛每位運動員。根據(jù)他們的實際情況在思想運動、日常生活、成長目標和價值理念上有針對性的精準關心和照顧。一方面要培養(yǎng)他們吃苦耐勞,敢于拼搏的競技精神。另一方面也應當對他們的身體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做及時的撫慰和幫助。做到嚴管與厚愛相結合,在培養(yǎng)他們敢于面對挫折、失敗,敢于超越的良好心理品質之外,還應當讓他們感受到組織和國家的溫暖。這樣有助于他們樹立更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競技觀。此外,還要通過黨建工作端正他們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堅定運動員的社會主義信念,把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積極地發(fā)揮出來,讓黨旗高高地飄揚在運動員訓練場和競技場的一線。這樣運動員才能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為崇高的事業(yè)而努力奮斗。同時也要充分借鑒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打造思政教育的網(wǎng)絡平臺,以迎合青年運動員的時代需求,讓運動員可以通過手機、網(wǎng)絡等多渠道突破時空限制,接受思政和心理輔導,多措并舉,切實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結束語
競技運動員需要開展大量的基礎和技能訓練,承受著較大的身心壓力,為此,做好他們的思政教育,確保身心健康就顯得十分的必要,通過思想和心理引導讓運動員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任慧敏.新媒體時代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J].經(jīng)營者,2018,032(013):125.
[2]劉青,楊智卉.試論新媒體時代運動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①[J].科技資訊,2017(15):206.
作者簡介:陳立軍(1973.11),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河北任丘,職務:領隊,學歷:本科,單位:河北省體育局摔跤拳擊跆拳道運動管理中心,研究方向:運動員思想政治教育,
單位所在省市郵編:河北廊坊0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