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
◆摘? 要:初中語文古詩教學中的情感深度體驗是廣大教師目前較為關注的話題。情感具有傳遞的特點,教師如果合理調動情感,會非常有利于課堂效果的提升;學生如果真切地將自身情感融入語文學習中,會更快地理解文本。廣大語文教師必須采用切實有效的策略力求改變這一現(xiàn)狀,讓學生充分體悟古詩詞的情感,提高語文古詩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古詩教學;情感體驗
古詩教學不論是對學生的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對其他方面的培養(yǎng)都有積極的意義。新課標的實施體現(xiàn)了閱讀教學觀念由“理性分析”向“情感體驗”的轉變,而美感體驗是情感體驗的最高境界。這就要求我們在古詩教學中進行正確的方法指導,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領悟古詩的意境,獲得深度情感體驗。
一、開展情境教學,領悟詩情畫意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主張語文教學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時創(chuàng)設一定的古詩詞情境,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拉近與詩詞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將學生的注意力高度保持在古詩詞的情感體驗上,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感悟古詩詞的抒情美。古詩詞情境教學中,既能夠用情帶學,又能夠用境促情。很多古詩詞在學習時可以用與之相匹配的音樂來渲染氣氛,使學生盡快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中去。于樂曲營造的氛圍中,學生們可以很快的進入詩人塑造的情境之中,拉近與教師、詩詞本身的距離,與詩人進行穿越時空的對話。比如在教八年級下冊常建的《題破山寺后禪院》這首詩時,給學生聽婉轉清新的古箏曲《空山鳥語》。這首古箏曲將詩詞情感詮釋得淋漓盡致,學生可以借此體會寂靜山寺中那種鳥鳴鐘響的空靈氛圍,與詩人一起感受這悠閑美景;講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時,給學生播放由何占豪先生譜曲的《別亦難》;學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首七言絕句時可以播放古琴曲《陽關三疊》,歌曲用古琴伴奏,更加深刻的詮釋了詩詞的韻味,學生可以迅速調動起自己的情緒,更好地體悟詩詞的情感。教師應合理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情境教學,在詩情畫意的氛圍中調動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的情感體驗熱情。
二、充分發(fā)揮想象,引導情感體驗
古詩詞本身不是詩人隨心所欲的創(chuàng)作,它遵循著一定的韻律規(guī)則和寫作邏輯,修辭手法和意象選擇都經(jīng)過詩人的深思熟慮。教師在引導學生想象時,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審美經(jīng)驗大膽想象,以把握古詩詞情感意蘊;另一方面也應要求學生說明構建新審美意象的依據(jù)和用意,避免想象的“越界”或偏題萬里。這樣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古詩詞審美想象,引導學生深入體會古詩詞情感,還能加深學生對古詩詞意蘊理解。例如教師在教學《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時,就可以引導學生想象詩詞情境:“同學們,通過溪亭日暮這四個字你腦海中的畫面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嗎?”,有的學生會說:“我仿佛看到清澈的小溪,溪邊有美麗的小亭子,紅紅的落日灑在水面上?!边€有的學生或許可以結合詩句表達:“我想到了一句詩來形容此時的美景,‘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痹谟辛艘欢ǖ那榫抽_展后,學生們此時都對古詩發(fā)生的情境有了初步了解。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想象,詩人在此情此景下的心情是如何的,學生會說:“李清照坐在亭子里,喝著酒,欣賞著美景。眼前是清澈的溪水,遠處是美麗的夕陽,李清照十分盡興?!睂W生在深度情感體驗下準確把握詩人情感,有助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心情,深化情感理解。
三、巧妙設置懸念,吸引學生興趣
教師通過設置懸念這種導入方式,使學生產(chǎn)生疑問的心理,從而生發(fā)積極向上的情感。這種導入方式有利于學生在學習古詩之前對古詩內容產(chǎn)生好奇感,吸引學生走進古詩,深度體會古詩情感,促進學生對古詩的學習。教師可以結合古詩的內容,在導入時為學生設置與課文相關的充滿趣味的小故事。比如,在講《泊秦淮》時,教師可為學生講授“一個昏君和寵妃”的故事,讓學生來猜一猜教師所說的“昏君”是誰。宮廷題材的故事在初中生中廣受歡迎,以這種宮廷題材的故事設置懸念,一定會使初中學生興致勃勃地聽課。再如,在《行路難》這首詩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這個小故事進行導入,讓學生猜一猜古詩的作者為什么會在自己的詩中提及“姜太公”這個人物,學生聽完傳奇性的小故事,興致一定很濃,在回答教師問題時也會更加積極。由此,通過設置懸念的方式,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使得學生深度感受古詩情感,豐富古詩情感記憶。
四、自主合作探究,感受詩詞情感
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體現(xiàn)了學生在體驗古詩詞情感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去體驗古詩詞的抒情美,并激發(fā)其探索精神,幫助他們獲取體驗古詩詞情感的方式,主動深入挖掘古詩詞的情感。引導學生體驗古詩詞情感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運用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帶領學生主動去探尋古詩詞是怎樣表現(xiàn)情感的。如七年級上冊課內古詩詞的課后探究與練習中設計了這幾個問題:《觀滄?!访鑼懥四男┚拔??描述“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的情景?!跺X塘湖春行》描寫的是初春的景色,詩中哪些詞語透露出這一點?還有九年級上冊中課內古詩詞的練習:《望江南》描寫的是什么內容?這類問題相對而言比較容易,學生完全可以自行解決。教師要將尋找答案的機會和權力讓給學生,使學生做探尋答案的主人,自主的去學習。如此,既調動了學生探究詩詞情感的積極性,激發(fā)了探究意識;又加深了學生對古詩詞情感的領悟。
五、結語
情感教學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要利用好情感體驗,在教授古詩時寓教于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以一顆真誠的心對待學生,通過調動學生的深度情感體驗,提高古詩教學效率,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蘇懷亮.中學語文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情感體驗的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20):219-220.
[2]曾繼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漢字文化,2020,(15):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