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嵐 康玉樓
摘 ? 要:“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是高中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結合語文教學對學生開展美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他們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這也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開展美育的途徑多種多樣,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理論學習、積極探索美育途徑、合理安排開展美育的時間,并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美育活動,以推動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高中語文;美育;實施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3.3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1)26-0016-04
一、調查背景及概況
美育是塑造理想人格的靈魂工程,對培養(yǎng)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镀胀ǜ咧姓Z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列為高中語文學科四大核心素養(yǎng)之一,力求培養(yǎng)“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審美體驗、評價等活動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與鑒賞品位”。 由此可見,結合語文教學進行美育是語文教學工作的職責所在。
那么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美育的現(xiàn)狀如何?其美育設想與實際行動、實際效果契合度如何?哪些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美育形式呢?為了解這些情況以更好地開展美育,“高中語文教學中的美育途徑研究”課題組選擇滄州市第三中學(以下簡稱“該?!保└叨昙壩鍌€文化班、兩個藝術班共292名學生及17名語文教師進行了“結合語文教學開展美育情況”的問卷調查。其中下發(fā)回收學生問卷292份、教師問卷17份,課題組根據(jù)回收的問卷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對美和美育的認識與意愿
調查結果顯示,97%的學生認同“美的品行”是美最重要的表現(xiàn)。對于美育的作用,41%的學生和53%的語文教師認為美育同時具有“情感熏陶”“行為舉止修養(yǎng)”“精神愉悅”的作用,其中學生對美育“行為舉止修養(yǎng)”的作用的認同度最高,達到86%;教師對美育“情感熏陶”的作用認同度最高,達到88%。關于美育的重要性,97%的學生和94%的教師認為美育對高中生來說是重要的;95%的學生和88%的教師認為美育與德育是相輔相成的關系;95%的學生認為美育“與學習和生活很多方面有關”。91%的學生認為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是適合的,94%的教師愿意在教學中開展美育。這反映出該校有很好的美育基礎,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和學生對美育有正確的認識,教師有開展美育的積極意識和行動,學生樂于在語文教學中接受美育。相對教師而言,學生對美育有更高的熱情,教師對美育的認識尚有欠缺,故教師亟需加強美育意識,提高自身水平,以滿足學生合理的學習需求。
(二)開展美育的實際情況
教師問卷反映出71%的教師在教學中開展過美育。在學生問卷“你的語文老師(高中教過你的語文老師都可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沒有開展美育”這個問題的調查中,有83%的學生認為開展過,7%認為沒有開展過,10%選擇不確定。就不同性質的班級來說“你的語文老師是否開展了美育”這個問題,藝術班的學生認同度最高,達93%;偏文科的班級認同率在87%;偏理科的班級認同度是67%。而就教師任課來看,存在一個教師既教藝術班又教文化班,或既教文科班又教理科班的情況。
為更好了解結合課文進行美育的效果,問卷設置了具體問題調查,“你認為《陳情表》一文體現(xiàn)了(可多選)A親情之美;B道德情操之美;C大膽想象之美;D語言藝術之美”。對調查結果的綜合統(tǒng)計顯示:認為《陳情表》體現(xiàn)了親情之美、道德情操之美、語言藝術之美的學生分別占70%、44%、18%,有10%的學生認為文章表現(xiàn)了大膽的想象之美。
為更好了解學生對品行美的真實認識,本次調查設置了這樣的具體情境:“疫情期間某同學為小區(qū)執(zhí)勤,幫助做好疫情防控,這體現(xiàn)了(可多選)A責任擔當之美;B無私奉獻之美;C沒有必要參加;D與美無關?!睂τ诖隧椪{查,A、B兩個選項的總認同度達到近97%,但也有5名學生選了C或D,有6名學生沒有作答,是未答率最高的一道題。
這些調查結果反映出在美育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部分教師美育設想和具體行動存在差距,學生對美的品行的實際認識尚有不足、對美的具體判斷停留于淺表的感性認識而缺乏足夠的語文思維。同時還存在著部分錯誤認識,比如個別學生對品行美的認識迷茫;不同性質班級的學生對美的敏感度、對美育的接受能力存在明顯差異,即藝術生對美育敏感度較高,理科生對美育敏感度偏低。
在開展美育的途徑方面調查情況如下。在“你的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美育的途徑有哪些”這個問題的調查中設置四個選項(可多選):A結合課文;B結合作文;C結合主題活動;D結合課外活動。23%的學生認為這幾種方式教師都有開展,在單個選項當中認為語文教師“結合課文”進行美育的學生共達到73%;對于語文教師“結合課外活動開展了美育”這個問題,28%的學生認為語文教師已經(jīng)在做。但在關于“你覺得語文學科開展美育活動途徑可以有哪些”時,對結合課外活動展開美育的認同度達到75%,認為可以結合學生特長進行美育的同學占60%。在教師問卷的相關調查中顯示,教師認為開展美育活動有較好效果的依次是:結合課堂教學展開美育、結合主題班會展開美育、結合課外活動展開美育,分別占83%、36%、24%。在教師認為適合進行美育的語文課外活動中:閱讀文學作品占94%,觀看電影、電視占86%,欣賞適宜的藝術作品占76%,其他相應社會實踐活動占47%。
由此看出,學生接受美育的方式是多樣的,其中最喜歡的形式是結合課外活動開展美育和結合學生特長進行美育,但在結合課外活動進行美育的認識問題上教師與學生存在偏差,語文教師對通過課外活動開展美育的積極性不高,教師更樂于結合課堂教學進行美育。在“適合進行美育的語文課外活動”調查中,可以看出語文教師對通過課外活動進行美育是認可的,但課外美育活動開展較少,也反映出教師更愿意通過與文學藝術更貼近的活動進行美育。
(三)開展美育的困難
在教師調查問卷當中關于“開展美育遇到的困難”這個問題,教師反饋情況是:缺少相關知識占83%,缺少時間或意識占65%,無法考查成效占36%,其中學生不配合僅占6%。由此看出教師亟需美育理論指導與實踐探索,需要創(chuàng)意開發(fā)進行美育的途徑,尋找和科學利用開展美育的時間。
三、對策與思考
(一)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增強美育意識,提高自身教育能力
我國近代教育家王國維說,“美育者,一方面使人感情發(fā)達,以達完美之域;一方面又為德育與智育之手段,此教育者所不能不留意也”。新時代,學校美育越來越重要。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9月印發(fā)的《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充分體現(xiàn)了黨中央、國務院對學校美育工作的高度重視。如何落實新課標對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讓學生具備良好的審美鑒賞能力,作為語文教師責無旁貸。教師是學校教育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教師本身能對美育有充分正確的認識,具備開展美育的能力十分重要。雖然語文教師對文學作品蘊含的美,特別是語言美、意境美、韻律美有較明確的認識,但缺少系統(tǒng)的美育理論知識指導。語文教師要多讀理論書籍,活學活用美育知識。教師只有對美育理論和觀念有了深層理解后,才能更好地指導美育實踐。同時,教師還應充分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自身優(yōu)勢,在理論知識的引導下增強美育意識,變自發(fā)美育意識為自覺美育行動,并不斷提高美育能力,增強美育成效,實現(xiàn)以美育人。
(二)積極探索開展美育的途徑,多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課外活動
美育本身帶有藝術的特質,美育本身就是美的。教師要用美的形式培養(yǎng)美的意識、傳播美的思想。美育不應僅僅局限于課文,還要結合學生自身特點、結合班級具體情況,師生互動,開展多種多樣的美育活動。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走出教室、走進生活,甚至走上網(wǎng)絡。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體驗美、創(chuàng)造美,甚至可以開發(fā)相關課程,讓結合美育的語文課堂系統(tǒng)化。
(三)積極尋找、合理安排開展美育的時間
在教育資源依然稀缺的今天,升學壓力帶來的學習競爭非常激烈,很多學校不得不壓榨學生時間,采取疲勞戰(zhàn)術應對高考,這使學生用于自主發(fā)展的時間嚴重不足。教師的教學也越來越功利化,趨向于考什么講什么、什么見效快教什么,而不顧學生的長遠和全面發(fā)展。開展美育與全面提升學生素養(yǎng)并不矛盾,結合課堂教學開展的美育可以讓學生更形象化地接受知識,帶著愉悅的心情學習效率會更高;結合課外活動開展的美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終身成長奠定基礎。
(四)美育和德育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行動力
孔子主張“盡善盡美”,墨子主張“務善則美”。美育和德育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要在教育中寓德育于美育,以美引善、以美育德。學校教育不但要培養(yǎng)學生具備語言之美、藝術之美的感知力,更要培養(yǎng)學生具有美的創(chuàng)造力。對美的認識不能只停于課本中、口頭上,還要表現(xiàn)在行動中。讓學生受到美的情感熏陶,又把美的思想付諸行動。美的品行就是內在美的外在體現(xiàn)。引導學生用行動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和諧的社會,成長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五)根據(jù)不同性質班級展開有針對性的美育活動
高中生已有自己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生的興趣特長甚至思維習慣是不同的,不同性質的班級也有各自的特點。教師要根據(jù)具體情況因勢利導開展方式適宜的美育,并隨時修正教學思路、反思教學效果,不可一刀切,更不可機械地實施美育。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美育是十分必要的,是切實可行的。但具體途徑還需不斷探索,因此語文教師還需不斷努力,結合語文教學、結合學生特長和課內外活動推動高中生美育,為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做出努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6.
[2]王國維.論教育之宗旨,王國維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58.
附:
語文教學與美育調查問卷(教師版)
1.您的教齡是:(單選)
A 1-10年 ?B 10-20年 ?C 20-30年 ?D 30年以上
2.您認為對高中生進行美育重要嗎?(單選)
A重要 ? ?B不重要 ? C無所謂
3.您認為進行美育的意義在于:
A 情感熏陶 ? ?B行為舉止修養(yǎng) ? C精神愉悅
4.您認為美育與德育的關系是:(單選)
A相輔相成關系 ? B美育從屬德育
C德育從屬美育 ? D沒有關系
5.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開展美育的好處是:
A有利于提高學習興趣 ? B有利于應對考試
C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D有利于學生今后發(fā)展
6.您愿意在教學中開展美育嗎?(單選)
A愿意 ? ?B不愿意 ? C看情況
7.您在教學活動中開展過美育嗎?(單選)
A開展過 ? ?B沒有開展過
8.您在教學中進行過哪些美育?
A結合課文開展 ? ?B結合課外活動開展
C創(chuàng)造性開展 ? ? ? D沒有開展過
9.已開展的美育活動哪些效果比較好?
A結合課堂教學開展的活動 ? ?B課外活動
C主題班會 ? ? ? ? ? ? ? ? ? ? ? ? ?D沒有開展過
10.您認為適合進行美育的語文課外活動有:
A閱讀文學作品 ? ?B欣賞適宜的藝術作品
C 觀看電視電影 ? ?D其它相應社會實踐活動
11.您在開展美育中遇到什么困難?
A缺少相關知識 ? ? ?B學生不配合
C 缺少時間或意識 ? D無法考查成效
12.您認為在語文教學中開展美育最需要什么?(單選)
A理論指導 ? ?B 時間 ? ?C相關考查 ? D政策導向
13.您認為作為語文教師對高中生進行美育可以有哪些形式?
語文與美育調查問卷(學生版)
1.你所在班級是:(單選)
A文化班 ? B 藝術班
2.你認為美最重要的表現(xiàn)為:(單選)
A美的品行 ? B美的外表 ? ?C學習好
3.你認為美育對高中生來說重要嗎?(單選)
A重要 ? B不重要 ? C無所謂
4.你認為美育的作用在于:
A情感熏陶 ? B行為舉止修養(yǎng) ?C 精神愉悅
5.你認為美育與德育的關系是:(單選)
A相輔相成關系 ? B美育從屬德育
C德育從屬美育 ? D沒有關系
6.在你的認識中美育:(單選)
A 與學習和生活很多方面有關
B與很多學科有關 ? C只與藝術教育有關
7.你認為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美育:(單選)
A適合 ? B不適合 ?C不知道
8.你的語文老師(高中教過你的語文老師都可以)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有沒有開展美育:(單選)
A有 ? B沒有 ? C不確定
9.你的語文老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開展美育的途徑有:(上一題選B的可以不寫此題)
A結合課文 ? ? ? ? B結合作文
C結合主題活動 ? D結合課外活動
10.你覺得語文學科開展美育活動可以:
A結合課文 ? ? ? ? B結合課外活動
C結合學生特長 ? D結合考試
11.你認為《陳情表》一文體現(xiàn)了:
A親情之美 ? ? ? ?B道德情操之美
C大膽想象之美 ?D語言藝術之美
12.疫情期間某同學為小區(qū)執(zhí)勤,幫助做好疫情防控這體現(xiàn)了:
A責任擔當之美 ? B無私奉獻之美
C沒有必要參加 ? D與美無關
13.結合語文教學開展美育你的建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