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英
在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相應的思維導圖來建立多篇文章之間的聯(lián)系,將閱讀中的關鍵信息提煉出來,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對此,筆者談談思維導圖在高年級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
一、運用思維導圖,高效預習
在課前做好預習,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解決問題。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些圖文并茂的閱讀材料,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用思維導圖將這些知識聯(lián)系起來,明確該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群文閱讀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在課上集中注意力,抓住關鍵信息,提高閱讀效率。
如在教學主題為父愛的文章時,可為學生推薦一系列有關父愛的書籍,讓學生提前閱讀選文,將這幾篇文章進行對比,分析每篇文章中描繪的父親的形象,并談談這幾篇文章的相同之處與不同之處,指導學生從內容、情感以及語言等方面進行比較閱讀。
在教學主題為母愛的文章時,教師以談話的形式告訴學生,生活中很多瑣碎的小事都能體現(xiàn)母愛。通過學習《母親的存折》《孩子,媽媽為什么打你》這些文章,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任務,讓學生提前預習,并且用思維導圖將文章聯(lián)系起來,從而發(fā)現(xiàn)這兩篇文章中的知識結構,表達的共同主題思想。對于預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學生可以在上課過程中進行提問,或者與同學進行溝通交流,并整理這兩篇文章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然后教師在課上進行總結。這樣學生就能有目的地去聽講,投入精力到課堂中。最后教師在課上進行課堂延伸,為學生推薦其他相關書籍讓學生閱讀。
二、運用思維導圖,提升群文閱讀效率
群文閱讀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量比較大,任務比較重,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定的時間。而思維導圖的有效運用,能夠促進學生在閱讀中主動思考,積極討論,交流閱讀中體會的感受與出現(xiàn)的問題,有利于學生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厘清閱讀思路,從而有效降低學生閱讀的難度。
如在教學主題為“走進西部”的文章時,課前教師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西部巨大變化的圖片,通過談話的形式給大家講解西部歷史,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西部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中來。接下來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延伸知識,讓學生去了解西部的歷史,感受西部的文化,學習建設者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愛國精神。閱讀與主題內容相關的文章和書籍,如《藏羚羊過馬路》《綠色宣言》后,讓學生分組合作,互相交流閱讀后的感受,文章中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從文章中體會到了什么感受。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做進一步引導,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和方法,提煉出文章中的關鍵信息,讓學生再次進行閱讀。鼓勵學生反復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深刻體會和感悟文章表達的內容以及作者要傳達的思想。然后通過思維導圖,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鞏固,讓學生交流關于西部其他方面的知識,互相分享。最后教師做課堂總結并布置相應的課后閱讀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和復習。
思維導圖在群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讓復雜的知識更直觀地為學生展示出來,通過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讓學生對于文章脈絡有清晰的認識,提升了學生閱讀群文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西吉安市萬安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宋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