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小峰(河南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1)
冠心病作為常見病,通常發(fā)生在中老年人群中,該疾病一旦發(fā)生,易引起心肌缺血、缺氧以及壞死,最終導致交感神經系統(tǒng)被激活,使患者心率增加、分泌兒茶酚胺,使心律失常發(fā)生風險增加[1]。而心律失常的發(fā)生能夠對冠心病患者預后造成直接影響,病情嚴重時還可增加死亡風險。研究認為[2],心率在諸多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中均占據重要地位,心率增加不僅能夠對人體心肌血供造成一定影響,同時還可導致血流剪切應力增加,使粥樣斑塊的形成加速,最終引起破裂。目前臨床對于該類疾病一般以緩解心肌缺氧治療、常規(guī)抗凝療法為主,但為了能夠改善患者預后,給予其靜息心率控制十分重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討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咝穆士刂魄闆r和影響因素,為其應用提供參考依據,具體內容如下。
1.1 基線資料 將36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咦鳛樵囼瀸ο?,根據其出院后6個月靜息心率控制情況分為兩組(心率控制良好組258例、心率控制不良組102例),研究均在2019-2020年期間完成。
1.2 納入標準 ①符合冠心病以及心律失常的診斷標準;②患者和家屬對此次研究均有所了解,并且簽署書面同意書;③臨床資料完整。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肝腎功能不全;②伴有藥物因素所致的心律失常;③既往存在心臟手術史或心血管病史。
1.4 脫落與剔除標準 ①研究期間失訪或死亡;②合并惡性腫瘤疾??;③研究不符合倫理委員會規(guī)定和批準。
1.5 方法 首先進行數據收集,通過電子病例報告和出院隨訪對患者各項資料進行收集,收集內容包含患者的性別和年齡、病程、家庭月收入、治療方法、出院后吸煙情況、是否合并糖尿病、心率控制目標知曉情況、β受體阻滯劑使用情況等。
靜息心率測量:通過門診復診方式對患者靜息心率進行測量,告知患者保證充足睡眠,在進行檢測前避免飲酒或咖啡、劇烈運動、服用影響心率藥物等,靜坐5分鐘后取坐位,采用心電監(jiān)護儀(型號為PM-9000型;生產公司:深圳邁瑞生物醫(y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患者靜息心率進行測量,一共測量兩次,取平均值。結合出院后6個月靜息心率控制情況將患者分為兩組,心率控制在每分鐘70次以內視為心率控制良好、心率大于等于每分鐘70次視為心率控制不良。
1.6 觀察指標 分析2019-2020年洛陽市城區(qū)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卟煌愋停τ绊懶穆士刂魄闆r的因素進行分析。
1.7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結果均選擇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表示,單因素分析用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歸分析,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時,用P<0.05表示。
2.1 分析2019-2020年洛陽市城區(qū)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類型2019-2020年洛陽市城區(qū)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咧校啃孕穆墒СU急?1.39%、室性心律失常占比48.61%。如表1所示。
表1 2019-2020年洛陽市城區(qū)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類型(n,%)
2.2 兩組臨床特征的比較 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咝穆士刂魄闆r與患者吸煙情況、治療方法、出院時靜息心率、合并糖尿病、β受體阻滯劑使用、心率控制目標知曉情況密切相關(P<0.05)。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臨床特征比較
2.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根據多因素結果分析顯示,仍在吸煙、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合并糖尿病、未服用β受體阻滯劑、心率控制知曉差是導致患者心率控制不佳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如表3所示。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心血管疾病在我國較為常見,在2019-2020年期間心律失常和冠心病發(fā)病率不斷增加[3],心律失常和冠心病不僅僅是獨立的心血管疾病,兩者之間也存在相關性,當冠心病患者身體的心肌細胞發(fā)生嚴重缺氧缺血時,患者常常伴有電重構情況,對患者心臟正常復極梯度造成影響,最終患者引起心律失常。房顫容易導致冠心病患者發(fā)生心力衰竭情況,使患者心腦血管意外事件和死亡率增加,導致患者生活質量降低。靜息心率主要是指在患者靜息狀態(tài)下患者心臟搏動的頻率情況,多項研究顯示[4],心率水平為臨床心血管疾病預后獨立預測相關因素,對于心率積極的控制,能顯著改善冠心病患者心功能。
在本次結果中,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類型一般以房性心律失常較為常見,而心律失常類型和血鉀水平之間具有密切相關性。若患者血鉀水平較低,容易導致房性心律失常情況發(fā)生,根據研究報道顯示,穩(wěn)定性冠心病患者的靜息心率控制良好率在40%左右,有學者認為[5],在患者血運重建12個月后,對于患者實施健康宣教較為重要。相關醫(yī)學研究顯示,在患者出院時,患者的靜息心率水平容易對心率造成影響,而老年人對于疾病知識接受能力不高,容易對出院后的心率控制效果造成影響,和臨床其他研究結果一致,因此需要加強對家屬的教育和監(jiān)督工作,從而將心率控制效果顯著提高。研究結果顯示,合并糖尿病患者、仍在吸煙患者的心率控制效果不佳,因此提示在出院后,應對患者血糖水平和血壓水平進行控制,告知患者需要戒煙,對心率水平進行積極控制[6]。研究顯示,和心絞痛患者相比,心肌梗死患者具有較大的心率變異性,容易導致患者發(fā)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情況。研究發(fā)現(xiàn),采用β受體阻滯劑能控制心率,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而在國內,冠心病患者采用β受體阻滯劑的水平和國際使用水平較為相似,但是由于患者β受體阻滯劑日劑量使用不高,導致多數患者在出院時,患者靜息心率尚未達到相關的目標值[7],對于未采用β受體阻滯劑患者而言,患者均伴有心率控制不良情況,提示對于β受體阻滯劑規(guī)范采用,能將心率控制良好率顯著提高,改善患者對用藥的依從性,促進患者早期康復[8]。
綜上所述,2019-2020年洛陽市城區(qū)冠心病合并心律失?;颊咝穆士刂魄闆r處于良好狀態(tài),臨床需加強高危人群有關心率控制知識的健康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