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公共交通場所中的沖突話語特征

    2021-09-29 15:20:30薛文瑞牛曉春
    文教資料 2021年35期
    關鍵詞:語調公共交通語料

    薛文瑞 牛曉春

    摘要:本文在言語行為理論的基礎上,從不同視頻網站中選取了近五年來發(fā)生的真實公共交通場所中的“沖突”為語料,結合沖突話語中的言語行為和情景中說話者的語調對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特征進行研究,分析總結出六種言語行為特征,即暗示型話語、反語型話語、重復型話語、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負面評價型話語和謄罵型話語,并對每個言語行為特征進行實證分析和論述,建設性地提出解決這些沖突話語的方式來應對人際沖突。

    關鍵詞:沖突話語公共交通場所言語行為特征

    語言是人們之間溝通的橋梁。分享信息、交流情感、傳遞思想乃至社會的運作都離不開語言的作用。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原因產生意見分歧,從而引起沖突,產生沖突性話語。

    沖突與緩和是語言使用中話語選擇(包括言語行為、語句、詞匯等)及其語境下語力博弈的兩種常態(tài)。[1]交際中的沖突與緩和隨說話人的話語和言語行為的選擇而相互轉化,并影響交際效果和人際關系[2],其制約機制和轉化機制是當代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3]總之,沖突性話語就是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因意見分歧在用語上所引起的某種對立或爭執(zhí)狀態(tài),這是一種動態(tài)過程。[4]

    目前,國內外學者對于沖突話語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家庭為背景的情景中熟人和親人之間的話語。如Boxer結合社會語言學分析家庭情境下嘮叨話語的影響因素,發(fā)現嘮叨的決定性社會因素不僅包括性別、社會地位和權勢等,還包括社會距離,具體表現在嘮叨通常出現在關系親密的兩個人之間,而不是普通熟人之間。[5]Zhu以英國華裔家庭雙語環(huán)境下代際沖突話語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子女在挑戰(zhàn)父母權威和文化傳統(tǒng)時,經常使用語碼轉換以調解和管理親子關系的動態(tài)平衡、協(xié)商文化價值觀的差異。[6]國內學者趙英玲以家庭情境為中心,以話步為單位,分析沖突話語不同的結構類型。[7]賴小玉從語用學角度研究夫妻之間的沖突話語,分析其語言表現和語用功能。[8]從以上可以看出,許多學者的沖突話語語料大多集中在熟人(親密的人)之間,很少有關于陌生人之間沖突話語的研究。

    本文選取的語料聚焦在公共交通場所中,包括高鐵、飛機、地鐵、公交車等交通運輸工具,人們處于一種陌生的或不熟悉的關系中,針對公共交通語境下所發(fā)生的沖突話語進行言語行為特征的分析。

    二、理論基礎

    在20世紀80年代,Jacobs與Jackson等從言語行為和交際互動的角度進行探討。他們認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論辯話語既可以是一種言語行為(speechact),也可通過它與他人進行言語互動,可以看作是一種言語互動過程。[9]言語行為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英國哲學家J.Austin把言語行為分為三類,即言內行為(locutionaryact)、言外行為(illocutionaryact)和言后行為(perlocutionaryact)。[10]言內行為指的是說話人表述這句話時發(fā)音這個行為。言外行為指的是說話人通過說出話語去達到一定的交際目的的一種行為。言

    后行為指的是說話的另一方執(zhí)行說話人的交際目的或者在其身上可能引起反應的一種行為。三種言語行為相互聯(lián)系、相互作用,根據不同的分析,會解讀出不同的意義。隨后,Searle進一步發(fā)展了言語行為理論。他在Austin研究的基礎上又指出言語行為本身與用以完成言語行為而說出的話語不能混為一談。[11]人們直接通過話語形式的字面意義實現其交際意圖,是一種直接言語行為(directspeechact),而通過話語形式取得了話語本身之外的效果時,間接言語行為(indirectspeechact)就會產生。

    本文以言語行為理論為基本框架,聚焦公共交通場所中的沖突話語,選取不同網站上最新的“沖突”視頻為研究語料,分析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的言語行為以及找出在這種特定情境下沖突話語的特征。

    三、研究設計

    (一)語料收集

    本文從新浪視頻、嗶哩嗶哩視頻、騰訊視頻、西瓜視頻等平臺隨機選取了有關公共交通場所中發(fā)生的真實的“沖突”視頻,視頻來源通常是由現場目擊者(網友)、當事人、地點監(jiān)控等拍攝。網站上搜索關鍵詞為“爭吵”“吵架”“沖突”,最后通過篩選從中選取了42個2016—2020年近五年在公共交通場所發(fā)生沖突的視頻,語料時間共2871秒,語料轉寫共17029字。根據視頻發(fā)布的標題、搜索網站、關鍵詞、視頻來源、拍攝時間、上傳網站時間、拍攝地點、拍攝者、選取時長等因素將這42個語料進行整理,表1為部分素材。

    (二)研究方法

    本文對所找的日常沖突會話進行定性分析,采取會話分析的研究方法把收集到的視頻語料,根據ChristopherJosephJenks[12]出版的TranscribingTalkandInteraction一書進行轉寫,同時也借助Praat語音分析軟件。該軟件是由阿姆斯特丹大學的威寧克和博爾斯馬在1993年創(chuàng)編的語音學軟件,可以對自然語言的語音信號進行分析、整合、處理和標注,并能夠將聽見的語音語調轉換成可觀察的矢量圖,便于進行準確的語料數據分析。語調由音調單位和音高范圍組成。語調意義就是說話人用語調所表示的態(tài)度或口氣,也可以通過重音的使用創(chuàng)造出整個意義的變化,所以一句話的含義加上語調意義才算是完全的意義。同樣的話語,語調不同,強調的內容不同,意思就會不同,有時甚至會相差千里。因此,沖突話語的研究要把對話的言語行為和說話者的語音語調相結合,分析其真正的含義,從而總結出不同的言語行為特征。

    四、研究結果及案例分析

    根據收集到的語料,通過對言語和語調中的強調部分進行分析,總結出在公共交通場所中發(fā)生的沖突性話語主要來源于以下六個言語行為特征:暗示型話語、反語型話語、重復型話語、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負面評價型話語以及謄罵型話語。在收集到的42例沖突話語語料中,比較突出的是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負面評價型話語以及謄罵型話語。每個特征出現的次數和頻率,如表2所示。

    (一)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

    反問語也稱反詰問句,就是“無疑而問”。在一定語境下可表示一種語用否定,具有很強的人際語用功能。[13]它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本來已確定的思想表現得更加鮮明、強烈,屬于言外行為特征,具體分類為表達類言語行為。在這種言語行為中,說話者想要表達自己對某事的情感或態(tài)度。在收集到的42例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中,此類語言特征出現了18次,是比較多而常見的沖突話語方式。

    情景1:高鐵上拉遮陽簾引沖突。

    A為男子(年輕),B為女子(年長),C為旁觀勸架者。

    A1:“你刺眼你不舒服,我看著還不舒服呢?!盉1:“我看著不舒服,我拉到這兒怎么了?”↑

    C1:“小伙子,你換個座,你離遠點。”

    B2:“???↑我是拉到底了嗎?”

    A2:“這是你家嗎?”

    B3:“這也不是你家?!?/p>

    A3:“你在那咳嗽多長時間了啊?”↑

    B4:“我說,我說什么了?”

    A4:“你說,你說什么了?”

    情景1發(fā)生在高鐵上,AB二人因遮陽簾是否推下來的問題引起爭吵。在這段對話中可以發(fā)現,兩位說話人都運用了很多反問句式(B1、A2、B2、A4、B4),其中A2和B2屬于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首先,“我是拉到底了嗎?”這句話的言內行為是一個問句,說話人詢問聽話人遮陽簾是被拉到底了嗎?而它的言外行為是想表達我沒有把遮陽簾拉到最下面,結合說話人的疑問語調,如圖1所示,且音高最高點在“我”,458.3HZ,引申的言外之意是我沒有全拉下來,所以你沒有必要來說我。隨即說話人A反問道:“這是你家嗎?”同樣它的言內行為也是一個問句,而言外行為表達的含義是“這不是你家,是公共場所,B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想把遮陽簾拉下來就拉下來?!蓖ㄟ^例子可以看出,這種反問句在語用功能上表示否定型話語,在表達反問語氣,傳遞否定語義之余,它還表達了說話人實際的觀點、情感等各種附加意義,即言說者對于表述句子的主觀態(tài)度,所以此類特征的沖突話語屬于表達類言語行為,這往往會加劇沖突,使沖突愈演愈烈。

    (二)謄罵型話語

    在日常沖突話語中,經常有冒犯性語言對對方進行人身攻擊的現象,在公共交通場所中也不例外,這屬于言外行為特征,具體分類為表達類言語行為。在這種言語行為中,說話者表達自己對某人或某事強烈不滿的情感或態(tài)度,在沖突話語語料中共出現了18次,同樣是最為突出的沖突話語方式和類型。

    情景2:飛機乘客之間發(fā)生爭吵。

    A為男1,B為男2。

    A1:你他媽跟我飚英語什么飚呀?

    B1:關你什么事??!↑

    A2:你他媽就是個傻逼!

    B2:關你什么事?↑滾回中國吧!

    A3:(憤怒起身,走向乘客2,空姐拉著乘客1)你現在在哪?你現在在哪?↑我想問你!

    A4:你他媽的連人都不是,當你媽的老外啊!B3:我怎么了?關你什么事啊!↑

    情景2是在飛機上兩名乘客發(fā)生的一段沖突對話,其中A1、A2、A4都屬于謄罵型話語,表達出說話人男1憤怒的情緒,以及對男2的言語產生出極大的不滿。

    (三)負面評價型話語

    負面評價型話語屬于言外行為,具體分類為斷言類言語行為。這類言外行為表示說話人對某事做出一定的表態(tài),對話語所表達的命題內容做出真假判斷,在收集到的42例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中共出現了17例此類言語特征,也是常見的沖突話語方式。

    情景3:廣州地鐵上兩名女乘客發(fā)生爭吵。A為女1,B為女2。

    A1:你是律師怎么著啊↑?你報警啊?B1:你違反公共場所規(guī)定行為(不文明)。

    A2:你現在報警啊↑?你現在能怎么著呀↑?你真要像潑婦一樣。

    B2:誰是,誰是潑婦???

    A3:你現在就是啊↑,你還罵人吶,你還律師嘞,我去,你根本不像律師,你就像個擺攤的,擺地攤的都不如。

    情景3的這段沖突對話發(fā)生在地鐵上,因女1在車上吃東西,女2進行制止,兩人發(fā)生爭吵。其中B1、A2、A3都屬于負面評價型話語,B1是說話人女2對女1做的事做出的判斷和表態(tài)。在A2和A3,女1通過使用“潑婦”以及“律師”和“擺地攤”的詞語營造強烈的職業(yè)形象落差,主要目的是挖苦對方、詆毀形象,讓對方在眾人面前丟臉。

    (四)暗示型話語

    暗示型話語屬于間接言語行為,通過施行一個言外行為間接地施行了另一個言外行為,說話人如何通過“字面用意”來表達間接的“言外之力”,即語用用意,或者聽話人如何從說話人的“字面用意”中推斷出其間接的“言外之力”。如圖2所示,在收集的42例沖突話語中,暗示型話語共出現了10次。

    情景4:高鐵靠窗乘客拒絕大爺將水杯放窗邊引發(fā)爭吵。

    A為男1(年紀偏大),B為男2(較年輕)。

    A1:哎!同志,我剛才打了半瓶水(我在外面),我害怕燙到這位同志,我在外面晾了十多分鐘,上來以后我就放窗沿這兒。

    B1:(我跟你說)你要帶蓋兒我啥也不說,你要帶蓋兒我啥↑也不說,你拿杯子放我這兒。

    A2:不讓放,推到,大家都看到了,大家看見沒有。

    B2:你放這兒,你跟我說過沒。

    A3:我說了↑,你不讓我放。

    B3:你侵犯我權益了。你侵犯我權益了。A4:這是公共地方,還是你地方↓。

    B4:現在是我旁邊,你要放小桌板我啥也不說。

    A5:(你旁邊↑)我可以放這兒,也可以放這兒,(這是公共地方)。

    B5:(不可以),當然不可以。

    情景4的這段會話發(fā)生在高鐵上,因水瓶擺放的位置引起兩個人發(fā)生沖突,其中會話A4“這是公共地方,還是你地方”,從Praat軟件分析的數據顯示,音高的最大值在“這”“公”“共”三個字上,分別為353.2HZ、343.4HZ、351.6HZ,因此得出這句話的重音部分是“公共”一詞,作為信息焦點部分起到了暗示作用。首先“這是公共地方”的言內行為表示高鐵屬于公共場所,這句話通過言內行為間接地施行了言外行為,它的言外行為表示這個位置并不只屬于男2自己一個人,而男1自己有權利在這個區(qū)域放置水瓶。

    (五)反語型話語

    反語,即通常所說的“說反話”,通常含有否定、諷刺以及嘲弄的意思,也屬于間接言語行為,話語意義與語句本身意義截然相反。在收集到的42例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中,此類語言特征出現了7次。

    情景5:地鐵強行讓別人讓座。

    A為女1(年輕),B為女2(年長),C為男子(女1的朋友)。

    A1: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p>

    B1:別罵人啊。

    A2:這是第一次。↓

    B2:你別罵人啊。

    A3:我罵誰呢?(輕笑)

    B3:你說誰不要臉呢?

    C:起來,起來,讓她們來來來……

    A4:知道是誰就行。

    B4:長得挺文靜的,張嘴怎么這樣啊?↑A5:歲數大了,留點心。

    情景5是因爭搶座位引發(fā)的沖突。在地鐵上有一個空座,年輕女孩離得最近剛想坐下,這時有一位年長女子搶在其前面占到了座位,于是兩個人發(fā)生沖突。其中B4“長得挺文靜的,張嘴怎么這樣???”,根據Praat軟件這句話音頻的音高圖來看,重音兩處最高點是在“挺”“這樣”兩個詞,分別是442.5HZ和421.8HZ。其中“這樣”一詞持續(xù)的音長為0.69s,且音高呈上升趨勢,結合這句話的音高以及重音強調的部分,可以看出說話人所表達的言外行為與言內行為成相反的含義,“這樣”在這句話中屬于“貶義詞”,所表達的言外行為是女1所說的話與文靜的長相不相符,諷刺其說話難聽或不應該說出類似的話語。

    (六)重復型話語

    重復型話語也是在公共交通場所沖突里經常出現的一種現象。說話者通過不同語調、重音來表達對抗、反駁的態(tài)度和意義,屬于言內行為,依據不同的標準有不同的分類,其中根據不同的對象來說,重復型話語可以分為他人重復和自我重復,它們所具備的作用和功能是有區(qū)別的。在收集到的42例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中,此類語言特征出現了6次。下面分別是兩種重復類型的情景。

    情景6:高鐵上拉遮陽簾引沖突。

    A為男子(年輕),B為女子(年長)。

    A1:你干嗎↑啊你?

    B1:你干嗎↑?

    A2:這是你家嗎?

    B2:是你家嗎↑?

    A3:你想推下來(遮陽簾)就推下來???

    B3:我推下來,我推到這兒怎么了↑?

    情景6和情景1是在一個場景中。在這段沖突會話中可以看到B一直在重復A的話語,這屬于分類中的他人重復類型。說話人B重復了A的話語“你干嗎啊?”,如圖4所示,B的音高明顯高于A,這具備了兩個作用:一是為了快速反駁對方的質問,用相同的話表達對對方的不滿、否定、質疑等情緒。此外,B在重復A話語之后引出了其他自己的表述,那么二是為了給說話人自己留出時間思考計劃后續(xù)話語。

    情景7:東北婦女火車上與女大學生吵架。A為女1(年長),B為女2(年輕)。

    A1:我吵吵咋的了?↑

    B1:大家都在睡覺誒。

    A2:我吵吵咋的了!↑

    B2:那您剛剛……

    A3:小屁孩我就問你,我吵吵咋的了↑?

    情景7同樣是發(fā)生在高鐵上。年輕女子因為年長女子說話聲音太大影響正常休息導致兩個人發(fā)生沖突。說話人A重復說了三遍“我吵吵咋的了?”,這屬于分類中的自我重復類型。根據Praat軟件分析的音高圖來看,A2的最高點“吵”字明顯高于A1的最高點,表明說話人情緒愈發(fā)激動,態(tài)度也明顯變得不好??梢钥吹綄υ捴蠥1、A2是說話人連續(xù)說出的,說話人A一直重復這句話來質問,試圖用氣勢壓住對方。

    生活中的公共場所沖突話語比較常見的是多種類型混合使用。如舉例的類型中,情景1中既有反問類型話語,又有重復類型話語;情景3中既有負面評價型話語,又有反問類型話語。所以,多種類型混合使用也是沖突話語常見的現象。

    雖然在公共交通場所中沖突話語是一個普遍現象,但避免矛盾和化解沖突是語言人際交往的大趨勢。[14]建設和諧社會、建構和諧話語、化解沖突要從陌生人之間的話語為起點,避免沖突是一個重要課題。在公共交通場所的人際沖突中,可以合理使用語言緩和策略。對于反問句表否定型和重復型話語可以使用轉移話題策略,避免沖突點反復發(fā)生。暗示型和反語型話語可以運用模糊語策略輕松化解矛盾沖突。

    而對于謄罵型和負面評價型話語的最佳策略是沉默,可防止言語激化矛盾升級。通過采取這些措施可以避免沖突、消除障礙,縮短人際的社交距離,實現交際目的的同時更好地建構新的人際關系,或維護現存的人際關系。[15]

    五、結語

    在日常言語交際中,許多言語行為和言語事件都包含在沖突話語之間,包括批評、斷言、反駁、爭吵、質問等。[16]本文選擇近5年(2016—2020)發(fā)生的沖突視頻作為研究公共交通場所中沖突話語特點的語料,通過分析會話中的言內行為、言外行為、言說者的語音語調,歸納總結出公共交通場所中沖突話語具備如下言語行為特征:①暗示型話語;②反語型話語;③重復型話語;④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⑤負面評價型話語;⑥謄罵型話語。其中,重復型話語屬于言內行為,負面評價型話語屬于言外行為中的斷言類言語行為特征,反問句表示否定型和謄罵型話語屬于言外行為中的表達類言語行為,暗示型和反語型話語屬于間接言語行為。每種言語行為特征在收集到的42例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語料中出現的次數和頻率并不相同,其中反問句表示否定型話語和謄罵型話語比較突出。了解掌握沖突話語特征,可以準確地對其采取合適的緩和性策略,避免或者減少沖突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促進人際溝通、建設和諧社會。希望此文能夠對公共交通場所沖突話語的研究有所幫助。本文只是初步探討,若要對公共交通場所中的沖突話語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豐富研究語料、拓展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1][2]冉永平.沖突性話語的語用學研究概述[J].外語教學,2010(1):1-6.

    [3]Grimshaw, Allen D. Conflict Talk:Sociolinguistic Investigations in Conversa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1-21.

    [4]Leung, Santoi. Conflict Talk:A Discourse Analytical Perspective[A]. http://journals.tc-library.org/index.php/tesol/issue/view/4,2002.

    [5]Boxer, D. Nagging:The Familial Conflict Arena[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1):49-61.

    [6]Zhu, H. Dueling Languages, Dueling Values:Codeswitching in Bilingual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alk in Diasporic Famili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8(10):1799-1816.

    [7]趙英玲.沖突話語分析[J].外語學刊,2004(5):37-42.

    [8]賴小玉.漢語語境下夫妻間沖突性話語的順應性研究[J].外語學刊,2011(4):59-63.

    [9]Jacobs, S., Jackson, S. Argument as a Natural Category: The Routine Grounds for Arguing in Conversation[J]. Western Journal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1981(2):118-132.

    [10]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11]Searle, J. R. Syntax and Semantics:Indirect Speech Acts[M]. 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

    [12]Jenks, Christopher Joseph. Transcribing Talk and Interaction[M]. Amsterdam: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84..

    [13]冉永平,方曉國.語言順應論視角下反問句的人際語用功能研究[J].現代外語,2008(4):351-359.

    [14][16]陳彧.沖突話語的語用分析[J].長沙大學學報,2016(4):115-117.

    [15]冉永平.人際交往中的和諧管理模式及其違反[J].外語教學,2012(4):1-5.

    猜你喜歡
    語調公共交通語料
    媒體報道語調與公司超額現金持有
    《城市公共交通》雜志社簡介
    英語教學中語調的言語行為
    談歌詞語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北方音樂(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基于計算實驗的公共交通需求預測方法
    自動化學報(2017年1期)2017-03-11 17:31:10
    基于語料調查的“連……都(也)……”出現的語義背景分析
    公共交通一卡通TSM平臺研究
    華語電影作為真實語料在翻譯教學中的應用
    《苗防備覽》中的湘西語料
    國內外語用學實證研究比較:語料類型與收集方法
    六枝特区| 卢龙县| 曲靖市| 田阳县| 青冈县| 化州市| 信阳市| 临泉县| 和顺县| 新巴尔虎右旗| 林口县| 岑溪市| 昌黎县| 舒城县| 南溪县| 璧山县| 凤城市| 龙川县| 乌什县| 博爱县| 铜川市| 聊城市| 固镇县| 化州市| 大埔区| 南充市| 涞水县| 元阳县| 清丰县| 西吉县| 甘谷县| 洛宁县| 尼玛县| 上高县| 高雄市| 郸城县| 静海县| 利川市| 思茅市| 遵义市| 穆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