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軍
(霍州煤電集團安監(jiān)局五人小組,山西 霍州 031400)
隨著科技的進步,煤礦井下也將逐漸實現(xiàn)智能化采煤,智能化采煤可以最大程度上減少工作面的作業(yè)人數(shù)、減輕職工的勞動強度和保證安全生產(chǎn),本文主要對智能化采煤工藝做研究。
根據(jù)某礦采煤工作面所在采區(qū)煤層賦存情況及采區(qū)已回采工作面的成功經(jīng)驗,該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單一走向長壁采煤法,綜合智能機械化開采,一次采全高。自然垮落法處理采空區(qū)。
主要工藝流程:收液壓支架伸縮梁及護幫板(端頭架)→雙滾筒采煤機割煤、裝煤→可彎曲刮板輸送機裝煤、運煤→液壓支架支護頂板(移架)→推移刮板輸送機(清掃浮煤)→推移轉(zhuǎn)載機→循環(huán)端頭→采空區(qū)處理→50m兩次防突驗證。
采用雙滾筒采煤機(MG 300/700-AWD)單向割煤方式,前滾筒割頂煤,后滾筒割底煤,進刀長度30~35 m,往返一次為兩個循環(huán),循環(huán)進度0.8 m。
割煤采用機頭、機尾雙向斜切進刀割三角煤法,進刀距離30~35 m。即采煤機在機頭(機尾)沿工作面輸送機彎曲段向機尾(機頭)牽引進刀,使采煤機前、后滾筒截深均達到0.8 m后停止牽引,推移刮板輸送機,使其成為一條直線,然后調(diào)整前、后滾筒,牽引采煤機向機頭(機尾)割通三角煤,到機頭(機尾)后停止牽引,調(diào)整滾筒,牽引采煤機向機尾(機頭)正常割煤(見圖1)。
圖1 綜采工作面(采煤機)進刀示意圖
由采煤機雙滾筒落煤,滾筒的螺旋葉片配合刮板輸送機鏟煤板的移動進行裝煤。
工作面頂板支護:工作面采用ZY 6000/11/24D型掩護式支架153架和ZYG 6000/15/35D型掩護式支架2架,共155架支架支護頂板。
1)液壓支架支護頂板采用崗位工就地操作電液控控制器順序移架。
2)移架方式。滯后采煤機3~5 m跟機移架,移架步距0.8 m,采用及時支護方式,先移架后推移刮板輸送機。
3)當工作面底板不平、架腳鉆底時,合理使用支架抬腳油缸進行移架。
4)移架順序及要求。降架→移架(收支架伸縮梁)→升架→伸出支架伸縮梁。采煤機割煤時,首先將采煤機前滾筒前方相鄰兩架支架的伸縮梁收回,并隨著采煤機的割煤逐架收回,工作面追機進行移架作業(yè)。采煤機開始割煤后,距后滾筒1 m左右及時伸出支架伸縮梁,距采煤機后滾筒3~5 m即可開始將支架降架前移,移架時必須保證相鄰支架的推移千斤頂處于供液狀態(tài),移架到位后及時伸出支架伸縮梁。移架操作時,先降架使頂梁距離頂板不超過200 mm即可移架。降架要緩慢,移架要一次到位,升架要及時,升架到頂梁接頂后保證支架初撐力達到24 MPa以上。待采煤機在兩端頭反刀后,先循環(huán)端頭支護再拉移端頭支架。
1)推移刮板輸送機采用崗位工就地操作電液控控制器的方式順序推溜。
2)推移刮板輸送機與采煤機應(yīng)保持8~15m距離,彎曲段不小于15m,刮板輸送機成一條直線。
3)推移輸送機機頭、機尾時,必須清理干凈浮煤、浮矸,及時拉移支架,待推移完機頭和機尾后,然后方可進行其他作業(yè)。
4)待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推移到位后,利用轉(zhuǎn)載機自移裝置將其向前推移一個循環(huán),保證自移后轉(zhuǎn)載機機尾與刮板輸送機機頭搭接合理,流煤暢通。
5)浮煤每個循環(huán)清掃一次,推移刮板輸送機后,由清煤工逐架將浮煤清理至工作面刮板輸送機內(nèi);清煤時,清煤工站在支架與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擋煤板之間,與采煤機后滾筒的距離不小于30 m,且要隨時觀察煤幫和支架接頂及架間活矸情況,以防煤體片幫和架間掉渣傷人。
1)轉(zhuǎn)載機推移采用崗位工就地操作電液控控制器通過5ZY自移裝置進行推移。
2)推移轉(zhuǎn)載機時,由一名端頭支護工觀察機尾,另外一名端頭支護工操作電液控,轉(zhuǎn)載機司機觀察機頭。操作過程緩慢進行,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時處理。
3)推移流程:抬高轉(zhuǎn)載機機身;推移轉(zhuǎn)載機前移一個步距;使轉(zhuǎn)載機落地,并把導軌抬起;拉移導軌向前移動一個步距;把導軌落地,恢復到原位,準備進行下一個循環(huán)。
4)推移轉(zhuǎn)載機到位后,操作人員或機尾觀察人員確定轉(zhuǎn)載機機尾與刮板輸送機機頭搭接合理,出煤暢通。否則立即進行處理。
1)超前支架拉移采用崗位工就地操作電液控方式進行。
2)拉移支架時,至少由兩人完成。一人在超前支架處操作電液控制器,一人負責在安全地點觀察支架動作情況,嚴禁所移支架內(nèi)及兩側(cè)站立人員。
3)工作面(機頭、機尾)推進兩個循環(huán),兩巷超前支架拉移一次(兩個步距),拉移步距為800 mm。超前支架前4組可提前半個循環(huán)拉移,最后一組在煤機距兩端頭15個支架時進行拉移。拉移時按照由外向里順序進行,同組支架先拉移一側(cè),再拉移另一側(cè)支架,邁步進行。一組完成后拉移下一組。
4)支架前移時,先把護壁板收回。操作支架前、后立柱同時迅速降下,當支架脫離頂板50 mm左右時,進行移架。移架時,立柱降下高度一般最大不超過200 mm,且根據(jù)巷道內(nèi)頂板凹凸程度適當調(diào)整。
5)伸縮梁伸出時不能當頂梁使用。在支架前方底板有大塊冒落矸石或煤塊,或支架前方底板凹凸太深等情況時。端頭支護工應(yīng)提前移開煤塊或矸石,墊木移架或采取其它方法處理后方可進行移架操作。移架后保證支架與底板垂直。
6)移架時如操作人員發(fā)現(xiàn)阻力過大,應(yīng)迅速查明原因,并采取相應(yīng)措施,嚴禁強拉硬拽、野蠻操作。
基于PSCAD/EMTDC電磁暫態(tài)仿真平臺,建立了電力系統(tǒng)模型,分別對電力系統(tǒng)輸電線路發(fā)生三相短路以及誤同期合閘進行了仿真計算,并分析了三相短路和誤同期合閘對電力系統(tǒng)的影響.該研究為電氣設(shè)備的選型、線路保護配置確定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對電網(wǎng)初期設(shè)計和后期啟動調(diào)試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7)升柱時,確保動作支架前后立柱同時進行升柱。根據(jù)頂板是否容易破碎等情況選擇合理的初撐力,以免破壞頂板。
8)當支架移動不慎偏移路線時,在首架下次前移時使用防倒千斤頂進行調(diào)整到合理位置。
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自動化”模式“一鍵”啟動工作面MG 300/700-AWD型雙滾筒采煤機雙向自動記憶割煤。
割煤采用機頭、機尾雙向斜切進刀割三角煤法。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工作面視頻監(jiān)控及定位傳感器位置顯示,觀察采煤機進刀情況。如發(fā)現(xiàn)采煤機未按設(shè)定截割方式作業(yè),或其他特殊情況,集控中心操作人員立即停機閉鎖“自動化”操作系統(tǒng),查找原因處理問題。
由采煤機雙滾筒落煤,滾筒的螺旋葉片配合刮板輸送機鏟煤板的移動進行裝煤。
4.4.1 工作面頂板支護
工作面采用ZY 6000/11/24D型掩護式支架153架支護頂板,運巷端頭使用一架ZYG 6000/15/35D掩護式支架。
1)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自動化”模式“一鍵”啟動液壓支架跟機順序移架支護頂板。
2)移架方式。通過集控中心支架操作臺設(shè)置初始跟機動作支架滯后采煤機后滾筒3~5m跟機移架,移架步距0.8 m,采用及時支護方式,先移架后推移刮板輸送機。
3)當工作面底板不平、架腳鉆底時,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單架抬腳進行移架。
4)移架順序及要求(同上)。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工作面視頻監(jiān)控及支架傳感器顯示,發(fā)現(xiàn)工作面有漏架,初撐力自動補壓后仍不足等情況時,集控中心操作人員通過遠程控制單架進行補拉或補壓。
1)推移刮板輸送機采用“自動化”模式“一鍵”啟動液壓支架跟機順序推溜。
2)通過集控中心支架操作臺設(shè)置初始跟機推溜支架滯后采煤機后滾筒8~15 m距離,彎曲段不小于15 m,刮板輸送機成一條直線。
3)推移輸送機機頭、機尾時,必須清理干凈浮煤、浮矸,及時拉移支架,待推移完機頭和機尾后,然后方可進行其他作業(yè)。
4)待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機頭推移到位后,利用轉(zhuǎn)載機自移裝置將其向前推移一個循環(huán),保證自移后轉(zhuǎn)載機機尾與刮板輸送機機頭搭接合理,流煤暢通。
5)每班生產(chǎn)結(jié)束后,閉鎖“自動化”操作模式,由清煤工進入工作面進行清掃浮煤;清煤時,清煤工站在支架與工作面刮板輸送機擋煤板之間,閉鎖作業(yè)地點前后3個支架,防止電液控系統(tǒng)誤動作傷人,且要隨時觀察煤幫和支架接頂及架間活矸情況,以防煤體片幫和架間掉渣傷人。
與崗位工就地操作模式相同。
自然垮落法。
近年來雖然煤礦安全生產(chǎn)形勢有了一個很好的轉(zhuǎn)變,但煤礦的安全事故還是時有發(fā)生,自動化開采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井下各作業(yè)地點的人數(shù),最大程度的減少因為人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安全事故,自動化控制系統(tǒng)能夠正真實現(xiàn)煤礦的安全生產(ch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