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江蘇省徐州市徐州礦務集團第二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11)
子宮肌瘤是婦科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30~50歲的婦女[1-2]。海扶刀治療方法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能滿足患者保留子宮愿望的治療方法,以超聲波為治療源,有效利用超聲波在生物組織內具有良好的方向性、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通過物理聚焦將超聲波能量聚集形成焦點(與太陽灶聚焦陽光在焦點處產生巨大能量原理基本類似),經準確的定位,從體外破壞體內腫瘤細胞,使腫瘤組織出現凝固性壞死,從而失去增殖、侵襲和轉移能力,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安全性較高,屬于無侵入性的治療方式,效果顯著[3]。但是采用海扶刀治療時患者常會出現皮膚灼傷、神經損傷等并發(fā)癥,且術前準備也關系著治療的效果,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和干預,研究有效的護理和干預方法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義[4]。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為例,分析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選 擇 我 院2019年1月 至2020年1月 我 院 收 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8~68歲,平均(41.44±4.0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的醫(yī)學診斷,照射直徑2.0~6.0 cm,均在我院接受海扶刀進行治療,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所有患者均接受海扶刀進行治療,在治療前后均接受針對性的護理和干預措施,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術前護理干預:①術前病情評估:手術前了解患者的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的方法、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心理情況,為后續(xù)的護理干預計劃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②心理護理:多數患者對子宮肌瘤了解不夠,對海扶刀療效缺乏足夠的信任和了解,在治療前后均容易產生不良的心理情緒,對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治療后療效的保證,康復速度均會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影響治療的效果,影響患者正常的康復速度,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和干預。了解讓患者產生不良心理情緒的原因和根由,為患者講解海扶刀的治療方法,治療優(yōu)勢,增加患者對病情和治療方法的了解,緩解因未知帶來的焦慮和抑郁情緒[5]。③腸道準備護理干預:在手術前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腸道準備護理和干預。在手術前3 d,讓患者保持相應的飲食習慣,保證飲食中無渣,避免食用牛奶等會產生氣體的食物,多吃軟米飯、面條、瓜果等食物。在手術前2 d,保持流質飲食,給予患者營養(yǎng)粥、爛糊面、麥片湯,各種無渣的湯等食物。在手術前1 d,減少流質飲食的供給,給予患者米湯或者葡萄糖水等食物。術前6~8 h患者需禁止進食,同時在手術前12 h護理人員需給予患者導瀉劑,在手術當天清晨或者前晚進行清潔灌腸準備,指導并確保患者做好相關的腸道準備。(2)術中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體位護理和干預,讓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姿勢,預防術中出現組織損傷的情況,密切檢測患者的基本生命體征,觀察患者的呼吸等情況,詢問患者的感受,通過安撫等方式讓患者保持放松,同時為患者做好體溫護理和干預,部分患者在治療時可能會出現皮膚因溫度過高受損的情況,護理人員需做好相應的降溫準備,做好皮膚的護理和干預[6]。(3)術后護理:術后俯臥位2 h后再翻過身;①尿液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尿液情況,在治療的過程中,因膀胱和子宮位置較近,可能會出現被燒傷的情況,護理人員需密切關注患者的尿液顏色、溫度,囑咐患者多喝水,增加排尿的次數。②觀察患者術后的皮膚狀況:皮膚灼傷是海扶刀治療常見的并發(fā)癥,護理人員在術后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皮膚護理和干預,讓患者穿柔軟、寬大的衣服,降低衣物和皮膚的摩擦程度。③腹部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腹部情況,提防患者出現腸道灼傷等情況,并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相應的指導,讓患者在手術6 h后才開始逐步恢復飲食。④疼痛護理:皮膚較薄的患者神經易受損,在術后容易出現疼痛、肢體麻木的情況,患者手術治療后,護理人員需觀察患者神經損傷情況,觀察患者是否存在疼痛、肢體麻木癥狀,并給予患者針對性的疼痛護理,改善住院狀態(tài)[7]。做好相應的出院指導,告知患者相應的注意事項和復查的時間,做好術后康復出院指導工作。
觀察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心理變化情況,主要觀察患者焦慮、抑郁的情況,采用SDS、SAS自制評分量表對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進行評價,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況越嚴重;觀察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子宮肌瘤變化情況,觀察患者護理干預1個月后的子宮肌瘤體積變化情況;觀察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采用SF-36生活評分量表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狀態(tài)和患者的評分得分呈正比;觀察患者護理后對護理的滿意度程度評價。
使用SPSS 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使用t和(±s )檢驗及表示計量資料,使用χ2和(%)檢驗及表示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患者護理前后的SAS、SDS、肌瘤體積變化、SF-36評分變化差異,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AS、SDS評分和肌瘤體積均較護理干預前明顯降低,SF-36評分和護理干預前相比明顯上升,和護理干預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如表1。
表1 患者護理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s)
表1 患者護理前后各項指標比較( ±s)
?
觀察患者護理后對護理的滿意度評價,在護理后,非常滿意患者52例(65%),滿意患者24例(30%),不滿意患者4例(5%),護理總滿意率為95%,護理總滿意率較高。
海扶刀是臨床上有效的體外無創(chuàng)性子宮實體腫瘤治療方式,能夠通過較強的超聲可聚焦性和組織穿透性,利用瞬間高溫和生化反應達到消滅腫瘤細胞的治療效果,屬于無創(chuàng)性操作治療方法,安全性較高,患者機體產生的應激反應較小,對患者體內的性激素水平也影響較小,臨床價值較高[8]。但是采用海扶刀進行治療時,常會因為操作和患者自身的原因導致患者出現皮膚灼傷,鄰近組織損傷等不良反應,需要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和干預,爭取患者的配合,穩(wěn)定患者狀態(tài),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幾率[9]。
如本文研究所示,對患者應用了術前病情評估、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腸道護理、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干預等措施。術前準備護理干預有助于調節(jié)患者的生理狀態(tài),保證患者處于健康的狀態(tài)中,為后續(xù)的手術治療做好相應的準備[10]。而術后并發(fā)癥護理則能保證患者術后正常的康復速度,降低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在提高患者康復速度的同時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11]。如本文研究所示,護理干預后,患者的SAS、SDS評分和肌瘤體積均較護理干預前明顯降低,SF-36評分和護理干預前相比明顯上升,和護理干預前相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在護理后,患者護理總滿意率為95%,護理總滿意率較高,證明對海扶刀治療子宮肌瘤患者應用術前健康教育、心理護理、腸道護理干預、術后病情觀察、飲食護理等對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病情康復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價具有積極的價值和效果,是子宮肌瘤海扶刀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接受的護理干預和方法。
綜上所述,海扶刀是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有效治療方法,在治療時需要對患者進行針對性的術前心理護理、腸道護理、術后飲食、病情觀察等護理干預,效果確切,價值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