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海霞
登封市人民醫(yī)院外科,河南 登封 452470
乳腺癌根治術是臨床治療乳腺癌首選方式,可最大程度切除病變組織,療效明顯[1]。但手術可導致乳房缺失,破壞患者軀體完整性,改變自我形象,尤其是對年輕患者身心損傷程度更加嚴重[2]。自我形象指的是個體對自己的心理印象,包括身體的樣子、對身體的感覺,和別人對自身的評價等。既往研究顯示,多數(shù)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自我形象水平較低,不及時干預可導致不良心理的發(fā)生[3]。積極應對方式是個體常見積極心理品質(zhì),對心理健康有重要引導作用。但針對年輕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自我形象和應對方式關系的研究報告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探討年輕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自我形象與積極應對水平的相關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登封市人民醫(yī)院2019年7月—2020年5月收治的97例年輕乳腺癌患者,且所有患者均進行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于術后1個月、術后3個月、術后6個月接受自我形象以及積極應對水平的評估。(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女性乳腺癌篩查指南》[4]中診斷標準者;②經(jīng)病理檢查確診者;③符合手術指征者。(2)排除標準:①伴有其他惡性腫瘤者;②合并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如心力衰竭者;③精神障礙或認知功能障礙者。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29.52±3.20)歲;病程6~16個月,平均病程(11.52±1.52)年;TNM分期:Ⅰ期40例,Ⅱ期36例,Ⅲ期21例。患者和其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
1.2.1 自我形象評估 采用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The Body Imsge After Breast Cancer Questionnaire,BIBCQ)[5]評估,包括易感性、羞恥感、限制性、身體關注度、透視度以及患肢關注度6個領域,共53個條目,每個條目均采用5級評分法,最高265分,分數(shù)高則自我形象水平低。
1.2.2 積極應對水平評估 采用醫(yī)學應對問卷(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MQ)[6]評估,選用MCMQ的積極應對分量表,共8個條目,每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最高分32分,分數(shù)越高則積極應對能力越好。
采用SPSS 23.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三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三組間兩兩比較采用snk-q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采用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檢驗BIBCQ評分和MCMQ評分的相關性,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后6個月乳腺癌患者BIBCQ的各維度評分及總分低于術后1個月與術后3個月,三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不同時點BIBCQ評分比較(±s) 分
表1 三組不同時點BIBCQ評分比較(±s) 分
組別術后1個月(n=97)術后3個月(n=97)術后6個月(n=97)FP易感性35.65±2.95 23.62±3.65 17.50±2.54 871.329<0.001羞恥感40.52±2.62 34.65±3.62 25.05±2.05 734.259<0.001限制性25.62±2.05 17.82±2.68 12.63±2.52 701.484<0.001身體關注度23.52±2.05 16.33±2.08 9.49±2.66 938.399<0.001透視度23.45±3.61 18.52±2.65 12.52±1.58 386.627<0.001患肢關注度16.85±2.54 13.22±3.05 8.59±2.05 249.933<0.001總分165.61±15.82 124.16±17.73 85.78±13.40 623.302<0.001
術后1個月,MCMQ評分(13.46±2.65)分,術后3個月,MCMQ評分(18.59±3.62)分,術后6個月,MCMQ評分(23.65±2.65)分;術后6個月MCMQ評分高于術后1個月和術后3個月,三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F=278.245,P<0.001)。
經(jīng)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BIBCQ的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和MCMQ評分呈負相關(r<0,P<0.05),見表2。
表2 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BIBCQ的各維度評分及總分和MCMQ評分的相關性
乳腺癌根治術可導致患者病變?nèi)榉咳笔А⒒贾[,在患者感到自身女性魅力喪失的同時,又受到疾病以及手術創(chuàng)傷帶來的痛苦,可降低患者對自我形象的滿意度,嚴重時可產(chǎn)生輕生念頭[7]。因此,尋找影響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自我形象的相關因素并積極進行干預尤為重要。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術后6個月乳腺癌患者BIBCQ的各維度評分以及總分低于術后1個月與術后3個月,表明術后隨著時間推移,患者自我形象逐漸提升。同時術后6個月MCMQ評分高于術后1個月和術后3個月,表明術后隨著時間推移,患者的積極應對水平逐漸提高。經(jīng)雙變量Pearson直線相關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乳腺癌患者術后BIBCQ各維度評分及總分與MCMQ評分呈負相關,表明心理彈性與應對方式密切相關,積極應對水平越高,患者術后自我形象越好。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會因乳腺缺失以及腋窩淋巴結(jié)損傷而導致術后患肢運動受限,加之對死亡、癌癥轉(zhuǎn)移以及復發(fā)等的擔心,從而產(chǎn)生過度的焦慮以及抑郁等不良情緒,對身體的任何異常改變均會過度恐慌、敏感,從而對術后自我形象產(chǎn)生不良影響。術后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在醫(yī)護人員以及家屬的看護以及開導下,機體機能逐漸恢復,情緒逐漸平復,心理壓力得到有效緩解,內(nèi)心逐漸強大,從而可以積極配合術后康復工作,以積極應對方式面對疾病,自我形象感也隨之改善[8-9]。同時,積極應對是高心理彈性個體所具有的特征,可幫助個體更好地適應逆境,獲得成長和新生,提高自我評價,有助于提高自我形象水平[10]。
綜上所述,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的自我形象和應對方式密切相關,積極應對水平高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形象,因此臨床應制定針對性干預措施,提高年輕乳腺癌術后患者的積極應對水平,以改善患者自我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