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玲 肖曉珍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新命名23個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上榜。至此,仁化縣共有石塘雙峰寨、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2處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8處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該縣打造沉浸式黨史學習教育課堂,凝聚干事創(chuàng)業(yè)奮進力量注入動力。
“每次參觀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都覺得十分震撼,身臨其境地感受了那段崢嶸歲月,深刻體會到紅色政權來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要把紅色基因傳承下去。”前來參觀的徐先生深有感觸。筆者跟隨參觀隊伍步入館內,迎面看到氣勢磅礴的“長征·粵北突圍”大型主題雕塑,逼真的正龍街街景和革命人物雕像敘述著紅軍露宿正龍街的動人故事,投影和聲效等技術沉浸式還原了槍林彈雨的戰(zhàn)斗場景,在互動體驗中心,“虛擬逃脫傳情報”“電文破譯”“長征革命知識測試”等項目吸引參觀者互動體驗……
“紀念館、革命舊址是一本立體的黨史教科書,我們注重打造沉浸式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比驶h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近年來,該縣圍繞傳承紅色基因,深入挖掘好、保護好、利用好紅色革命遺址遺跡,保護性修繕紅軍街、董勸書院、思詒堂等一批紅色遺址,組織新聞媒體、文史專家下鄉(xiāng)村進農家尋訪紅色故事,依托詳實的史料和珍貴的革命文物,通過現代新科技手段及油畫、雕塑等藝術表現手段創(chuàng)新展陳方式,完成紅軍長征粵北紀念館“長征·粵北突圍”、雙峰寨“仁化暴動”等展陳,其中“長征·粵北突圍”主題展陳入選“廣東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覽”推介名單。
該縣充分發(fā)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把黨史課、思政課搬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仁化紅色文化講堂、紅色教育研學、紅旅足跡等活動,設置手繪紅軍碗、紅軍草鞋制作等體驗環(huán)節(jié),讓廣大黨員和群眾在沉浸式學黨史中砥礪初心使命,引導青少年學生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賡續(xù)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