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津
課間活動,學校領導和老師最頭疼的就是學生安全問題,為此專門安排值日老師巡視??吹綄W生追逐打鬧,老師便會反復提醒:“別亂跑,慢點走,別撞倒?!焙⒆觽円话闱闆r下都是聽的,但是一玩起來基本都會忘記。因此,班主任可以在學校原有的安全保障措施下,在自己的班級實施自主安全管理策略,讓學生學會自我保護。
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制度。低年級學生需要反復提醒才會注意安全,班主任可以讓學生每天輪流做課間活動安全監(jiān)督員,幫助老師反復提醒。
其實,讓低年級學生做監(jiān)督員,安全管理的力度并沒有強化,但是對每個孩子而言,都會有那么一點點的提醒作用。從早上戴上袖套到下午放學回家前取下,每天總有幾個小身影在努力提醒小朋友們注意安全。小小安全監(jiān)督員在提醒同學的同時,自己的安全意識也在不斷加強,自豪感油然而生。
安全碼解鎖制度。中高年級的班主任可以借鑒健康碼的運行機制,對學生實施學生自我監(jiān)督的課間游戲安全。
開學初,我們班開展了一次關于課間安全活動的班會課,形成了課間安全活動公約,選舉學生組建了班級安全委員會,并在教室里張貼安全公約和一張綠色安全碼。
如果有同學在課間玩危險游戲,那么班主任便會給這些同學出示黃色警告碼,并貼在教室里,警醒大家。黃色警告碼連續(xù)出現(xiàn)3次,就轉為紅色封閉碼。如果有學生不小心受了傷,老師在確保受傷孩子沒事之后,直接貼紅色封閉碼。紅碼出現(xiàn),也就意味部分同學的課間活動處于被鎖定的狀態(tài)。這些學生需要進行課間10分鐘的解鎖活動:在接下來的3天,利用課間活動,對照班級公約,找到班級中的不安全因素并進行清除,把結果告訴班委,在得到班委的認可后,就可以重新獲得綠碼。如果學生能較長時間保持綠色安全碼狀態(tài),到了期末,班主任可以給孩子們一定的獎勵。
班級避風港活動。為了提升孩子們的安全感,班主任可以將創(chuàng)設教室的一角設計成課間避風港,里面放一些可供學生拼搭的玩具,漫畫書等,如有的同學課間10分鐘沒有同伴玩,就可以自己到避風港找東西玩。老師可以根據(jù)學生來這里玩的次數(shù)進行合理的同伴交往干預與指導,進而保障孩子的心理安全。
如果到了高年級,還有學生課間沒有玩伴,老師就要注意了,需要多花心思參與他的課間情況干預,可以指派同學和他玩,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
校園作為一個安全可控的環(huán)境,恰恰是讓孩子“冒險”“試錯”的沃土。老師要學會放手,當下課鈴聲響起時,請和學生說:“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下節(jié)課再見?!比缓箅x開教室,讓孩子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課間10分鐘。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百里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