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焰
(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七師醫(yī)院 婦產(chǎn)科,新疆 奎屯 833200)
異位妊娠又名宮外孕,經(jīng)發(fā)現(xiàn)后需立刻進行手術終止妊娠,避免母體身體受損。既往臨床將開腹手術作為疾病首選治療方案,但隨著腹腔鏡手術在外科領域的普及應用,腹腔鏡手術逐步在異位妊娠治療中應用。既往臨床并不認為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優(yōu)于開腹手術,這與異位妊娠患者的疾病類型差異、病情嚴重程度、生育功能需求存在一定相關性[1]。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廣泛應用,腹腔鏡手術逐步成熟。臨床有研究[2]指出,腹腔鏡手術具備診斷、檢查病情的作用,并且可在診斷檢查過程中進行對應治療。再者,現(xiàn)今臨床所應用的腹腔鏡手術類型較多,可結合患者病情與實際需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腹腔鏡手術。這些腹腔鏡手術均具備微創(chuàng)、術中出血量少,術后康復快等優(yōu)點[3]。為進一步驗證腹腔鏡手術的治療效果,本研究主要對比不同手術方案治療異位妊娠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抽取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七師醫(yī)院2017年5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20例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基于雙色球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60例患者。納入標準:①所選患者均經(jīng)超聲診斷異位妊娠;②所選患者均有腹痛、陰道出血以及停經(jīng)等多種癥狀;③血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檢查結果顯示異位妊娠;④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分級顯示Ⅰ~Ⅱ級;⑤存在手術指征患者;⑥對研究知情,可全程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標準:①術前有血壓、血糖等指標異常癥狀;②存在凝血功能障礙或是血液型疾??;③不具備正常的語言溝通能力與認知能力;④存在手術禁忌證患者。觀察組年齡20~37歲,平均(28.73±3.69)歲;初產(chǎn)婦39例、經(jīng)產(chǎn)婦21例。對照組年齡21~37歲,平均(28.85±3.79)歲;初產(chǎn)婦35例、經(jīng)產(chǎn)婦25例。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對照組60例采用開腹手術治療,氣管插管全麻,結合病灶位置與手術要求實施輸卵管切除手術、輸卵管開窗取胎術、及輸卵管修補術等。獲取病灶后,第一時間將病灶送入病理科準備檢查。觀察組60例采用腹腔鏡手術治療,氣管插管全麻,基于腹腔鏡三孔法制作操作孔,插入氣腹針建立氣腹,常規(guī)置入腹腔鏡等手術器械,探查患者腹腔,觀察手術視野,吸凈盆腔淤血,探查并確定患者的妊娠囊著床情況。若患者進行輸卵管患側切除,則應用雙極電凝完成切除工作。若患者需保留生育功能,則在包塊明顯部位進行縱切,制作一個長度在30 mm左右的切口,吸凈胚胎、血塊等組織;若患者屬于原妊娠囊破裂,則采用生理鹽水沖洗病灶部位,并將病灶剝離,然后使用鉗子將組織鉗出;若患者屬于間質部位大出血,局部注射生理鹽水10 mL、縮宮素15 U,吸凈所需要清除的游離血、組織,并采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促使盆腔止血。完成手術后,均給予常規(guī)置管,并在術后48 h拔管,做好并發(fā)癥預防與處理工作。
1.3 觀察指標。①兩組手術指標:手術操作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術后住院時間。②兩組術后并發(fā)癥(術后高熱、切口感染、腸麻痹)發(fā)生率與術后6個月再異位妊娠率。③兩組卵巢功能指標:睪酮、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素,在手術治療前1 d、治療后7 d進行評估。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予以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本研究數(shù)據(jù)計算,計量資料(手術指標)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術后6個月再異位妊娠率)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資料分析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
2.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觀察組手術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 手術操作時間(min) 術中出血量(mL) 術后排氣時間(h) 下床活動時間(h) 術后住院時間(d)對照組 60 75.12±9.87 92.12±16.75 34.12±6.87 20.75±5.87 4.76±0.67觀察組 60 49.22±7.94 68.96±10.21 20.01±5.36 10.43±4.87 3.85±0.59 t - 9.223 12.142 8.322 9.121 11.214 P-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2 兩組并發(fā)癥與再異位妊娠率比較。觀察組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術后6月再異位妊娠率小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與再異位妊娠率比較[n(%)]
2.3 兩組治療前后的卵巢功能比較。治療前兩組卵巢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卵巢功能顯著改善,觀察組睪酮、黃體生成素、促卵泡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卵巢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卵巢功能比較(±s)
注:與同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 睪酮(nmol/L) 黃體生成素(IU/L) 促卵泡素(U/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60 6.78±1.43 1.35±0.35△ 15.12±3.76 6.27±1.09△ 5.89±1.04 3.04±0.78△觀察組 60 6.72±1.41 3.76±0.78△ 15.03±3.73 9.34±1.89△ 5.82±1.02 4.57±0.89△t-0.348 8.276 0.256 9.476 0.445 12.213 P-0.450 0.001 0.780 0.001 0.630 0.001
異位妊娠不僅是一種不良妊娠,還是一種極具危害性的疾病,若不及時進行有效治療,導致輸卵管破裂或流產(chǎn),還會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4]。既往臨床將開腹手術作為疾病治療的首選方案,雖然切口較大,但可在直視狀態(tài)觀察患者的病灶情況,妊娠物清除效果比較理想。但是,開腹手術不僅具有較大的手術切口,而且會對機體組織造成較大創(chuàng)傷,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機體需要較長時間恢復,術后住院時間比較長,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高,醫(yī)療壓力較大[5]。再者,實際手術過程中,開腹手術會有手術視野受限(被出血影響)現(xiàn)象,無法保證深部胚胎組織的清除效果,還會對輸卵管再通效果造成直接影響,術后還容易形成瘢痕,影響患者的術后美觀度。
腹腔鏡手術雖然也是有創(chuàng)手術,但創(chuàng)傷微小,可在腹腔鏡直視下進行手術,可減少對機體正常組織造成的不必要損傷,還可保障手術視野,可減少手術視野受影響等不良現(xiàn)象。腹腔鏡器械可輔助臨床清楚的探查到病灶情況,可保證妊娠物的實際清除效果,深部胚胎組織的清除效果有保障,輸卵管再通率相對理想。最后,現(xiàn)今應用的腹腔鏡手術還具備手術操作簡單、手術視野清晰、手術切口小、術后并發(fā)癥少以及恢復快等多種優(yōu)點[6]。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治療異位妊娠,手術指標、卵巢功能與預后情況明顯更優(yōu),患者的異位妊娠再發(fā)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