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摘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學生學習的熱情比較高昂,同時需要學習的地方也非常多,學生不僅要對知識進行記憶和學習,同時也需要對自身的多方面能力進行提高。在以往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主要關(guān)注學生對知識的積累,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導(dǎo)致學生的發(fā)展不夠全面。而隨著現(xiàn)在的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教學當中,音樂教師應(yīng)該針對教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讓學生能夠?qū)W習音樂、認識音樂、欣賞音樂,從而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關(guān)鍵詞:小學音樂;音樂欣賞;能力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1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1)23-0155-02
【Abstract】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enlightenment stage of students' learning.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is relatively high. At the same time,there are many places to learn. Students not only need to memorize and learn knowledge,but also need to improve their own abilities in many aspects. In the past teaching process,teachers mainly paid atten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by students,while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which led to insufficient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current teaching pay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in elementary school teaching,music teachers should cultivate students music appreciation ability based on the teaching content,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music,understand music,and appreciate music,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usic. The interest in music learning enhances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usic;Music appreciation;Ability training
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在音樂學習過程當中,對音樂的學習主動性并不高,在學習過程當中很容易干一些其他的事情或者是開小差,因此,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當中,根據(jù)音樂的特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音樂學習當中學會聆聽,感受音樂帶給自己的情感。同時教師也應(yīng)該接受現(xiàn)在信息化發(fā)展帶來的便利,通過多種教學方式豐富現(xiàn)有的音樂課堂,讓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過程當中,通過畫面和聲音的雙重結(jié)合來更好的引導(dǎo)學生對音樂進行理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到音樂的教學當中,對自身的音樂賞析能力進行提升。教師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dǎo),激發(fā)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經(jīng)歷對音樂進行理解和表現(xiàn),通過自己的表現(xiàn)更好的表示自己的音樂的理解。教師還需要合理的利用自己的引導(dǎo)能力,將學生帶領(lǐng)到音樂的世界當中,對音樂進行更清晰的認識和賞析,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探索興趣,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
1.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選擇教學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時候,首先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了解,分析學生在這個年齡段的特征以及他們的喜好,只有對學生足夠了解,才能夠在開展教學時更加得心應(yīng)手。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往往都是直接根據(jù)教程內(nèi)容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只能使教學和內(nèi)容的匹配程度比較高,但是卻忽視了學生的實際需求,導(dǎo)致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不高,即使教學的內(nèi)容非常優(yōu)質(zhì),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依然不大。所以要改變這種情況,教師應(yīng)該在教學當中,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適合的教學內(nèi)容,然后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策略,在保證教學質(zhì)量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音樂欣賞的過程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聆聽,而小學生的年齡又比較小,在對音樂進行聆聽的過程當中,很難領(lǐng)悟一些深層次的音樂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根據(jù)學生實際需求選擇教學內(nèi)容時,也應(yīng)該選擇一些聽起來辨識性比較高的音樂,讓學生對這些音樂進行欣賞,降低學生對于音樂賞析的難度,更好地融入音樂的氛圍當中,對音樂進行賞析。
例如,教師可以選擇辨識度比較高的《過新年》開展教學,新年是每一個學生都非常喜歡的節(jié)日,在春節(jié),首先氛圍是非常喜悅,學生可以吃到很多的糖果,其次,學生也能夠拿到紅包,所以學生對過新年的整個氛圍感受比較深,在學生聽歌曲的時候也會更容易感受與新年有關(guān)的歌曲,激發(fā)學生對這首歌曲探究的興趣。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這首歌曲,然后再讓學生說出自己聽到內(nèi)容以及在課文上所看到的一些東西,在學生講述的時候,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生講完以后在學生的基礎(chǔ)上進行補充,并且通過圖片的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力。在學生對這個歌曲進行欣賞的同時,教師還應(yīng)該讓學生對這首歌曲當中歡快熱鬧的情緒進行賞析,讓學生給這首歌曲進行分段,并且說說自己是根據(jù)什么進行劃分,在不同的分段當中自己感受到了什么樣的場景,充分提高學生對這首歌曲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認知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