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強烈的危機感怎么辦
林君姐:
你好!我工作三年了,已經不算是職場新人了,但我總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擔心自己哪天因為某項工作沒做好,導致失業(yè),從而沒了收入,房租交不上,我可能就流落街頭,然后就像多米諾骨牌倒下去一樣,壞事全來了……理智上,我知道不會這么悲慘,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可以向朋友、父母請求支援,但是,我總忍不住這么想象,每天都繃得緊緊的。我想讓自己放松一點,林君姐,我該怎么辦?
小危
親愛的小危:
你好!看了你的來信,感受到你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強烈的危機意識。其實,人生中有一些危機意識是好的。你聽說過“鯰魚效應”吧,在裝滿沙丁魚的船中放一條活的鯰魚,就會讓沙丁魚保持高度警惕,四處游動,這樣就解決了沙丁魚運輸過程中的缺氧問題。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
當我們的生活平靜如水,失去新鮮感和活力的時候,反而需要一條“鯰魚”,讓我們保持活力。適度的壓力會讓我們產生動力。
但是這種壓力必須保持適度、平衡。一旦失衡,就會對我們造成不良影響。過度焦慮甚至會罹患焦慮癥。那我們如何既能保持適度的緊張感,又能享受當下的樂趣呢?
首先,我們要對“真相”和“假設”有清晰的判斷??匆幌履闵鲜鰧懙膬热?,有哪些是真實的,有哪些是想象出來的?絕大多數情景下,我們的頭腦是會演繹的,它常常天馬行空,創(chuàng)造出一個又一個并不真實的故事。如果失去覺察,你就會不知不覺地掉入這些想象中,并且信以為真,最后產生相應情緒和行動。
“如果某項工作做不好,就會導致失業(yè)”——這是真的嗎?
“如果失業(yè)了,我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這是真的嗎?
“找不到工作,我就只能流落街頭,然后所有的壞事全來了”——這是真的嗎?
每當頭腦中升起這些想象的時候,對那些想象的畫面按下暫停鍵,深吸一口氣回到當下,告訴自己那些只是頭腦中的想象罷了?;氐浆F實中,先把手上需要做的工作全神貫注地做好。當有一天,你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被頭腦中的想象控制的,你就會啞然失笑。
其次,是時候學會和恐懼、擔憂相處了。一旦我們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會發(fā)現恐懼和擔憂似乎無處不在,很多人隨著慣性會忽視、壓抑、抗拒它們,或者當作沒事,或者信以為真。結果它們會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敲門,就像你信中說的那樣——“我總忍不住這么想象”?,F在給自己一個選擇,從慣性中停下來,看著這些念頭,或者把這些念頭寫在紙上,然后看看它們是如何影響你的情緒和行為的。慢慢地,你將學習到,當恐懼和擔憂來臨時,你完全可以和它們和平共處。這樣一來,你發(fā)現對未來的擔憂就不知不覺減輕或消失了。
再次,看到生命中變化是常態(tài),而自己從來都不缺乏應對能力。永遠要承認一點,我們面對的一切都在不斷變化中,對未知的恐懼源于我們總會相信一個固化的結論。其實每個人的內在都有一股力量,可以讓我們規(guī)避很多生命中的風險,也會勇敢面對和戰(zhàn)勝很多困難,這甚至已經成為一種直覺力量。不要忽視這股力量,當我們面臨巨大的災難時,這股力量會啟動并讓我們重獲生命力。所以,不要懼怕未知的一切,哪怕未知中有困難,你也可以迎頭面對。
最后,將《功夫熊貓》中的一段臺詞送給你:過去是歷史,未來是個謎,只有當下是禮物。學會和當下共處,把心安放在當下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會發(fā)現恰恰是每一個片刻的當下,構成了你的未來。
祝福你!
你的朋友:南林君
南林君,國際正念減壓(MBSR)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南京崇正書院前執(zhí)行院長,著有《靜待花開——從中等生到港大才女》《生命完整療愈》《靜待花開——好媽媽學會陪伴》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