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濤,夏宇,朱雅芬,鐘田雨
(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檢驗科,江西 贛州 341000)
地中海貧血是一組遺傳性血紅蛋白疾病,其特征是一條或多條珠蛋白鏈的合成減少,導致珠蛋白合成不平衡,這是決定地中海貧血綜合征疾病嚴重程度的主要因素[1]。β-地中海貧血是由β-球蛋白鏈產生缺陷引起的,范圍從臨床上無癥狀的輕度異質性地中海貧血到嚴重的輸血依賴性地中海貧血,重度β地中海貧血是一種非常嚴重的血液疾病,因為受影響的個體不能產生足夠的健康紅細胞,這就是為什么他們一生都完全依賴輸血。該疾病引起的各種并發(fā)癥包括生長遲緩、內分泌功能障礙、甲狀腺功能減退、進行性肝功能衰竭和腎功能異常。微量金屬,尤其是鐵,被認為是產生過量自由基的原體,這些自由基能夠對紅細胞造成氧化損傷。人體的鐵代謝是單向的,因為不能通過排泄途徑消除。因此,過量的鐵沉積在心臟、肝臟、脾臟和內分泌器官等重要器官中。數(shù)項研究報告了患有地中海貧血的兒童、青少年和年輕人內分泌異常的高發(fā)病率。然而,內分泌疾病的發(fā)生率在不同系列的患者中有所不同[2]。微量礦物質已被證明對生長和激素有影響,例如鋅缺乏被認為是骨質疏松癥和內分泌疾病的致病因素。本研究主要旨在分析重度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肝功、甲功、血清離子和血液學特征。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贛南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就診患者 54例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作為觀察組,所有患者都有重度β-地中海貧血的血液學確診證據(jù),父母雙方都有β-地中海貧血?;蚍治鲆沧C實了血紅蛋白中α鏈或β鏈合成的缺失或減少。中度地中海貧血和輕度地中海貧血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所有患者接受去鐵胺(DFO)作為螯合劑和其他治療。另外選54例年齡和性別相匹配的健康人作為對照組。其中觀察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3~12歲,平均年齡7.8歲,平均身高為84.2 cm,平均體重分別為18.4 kg。對照組男27例,女27例,年齡5~12歲,平均8.0歲,平均身高86.5 cm,平均體重19.0 kg。本研究得到我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和患者同意。兩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采樣和數(shù)據(jù)收集。收集所有對象身高、體重等數(shù)據(jù)。靜脈穿刺抽取約5 mL血液于EDTA真空管中。其中一管行血液學檢測。另一管血樣靜置后3000 rpm離心15 min,并使用Ep管收集血清樣本,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后續(xù)檢測。
1.3 生化分析。AST、ALT和ALP活性檢測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使用商業(yè)試劑盒進行評估。肌酐水平的檢測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使用商業(yè)試劑盒測量。甲狀腺功能通過使用德國Sigma-Aldrich的商業(yè)定量ELISA試劑盒測量血清T3、T4和TSH水平來評估。血清鐵和鈣根據(jù)制造商的說明書(分別為Sigma-Aldrich和Biovision)使用商業(yè)試劑盒進行評估。血清鎂水平測定采用Pro-Dia國際阿聯(lián)酋試劑盒。最后,使用臨床化學分析儀讀取數(shù)據(jù)。采用Van Kampen法和Zijlstra法比色測定血紅蛋白。根據(jù)實驗室方案評估血液學特征。根據(jù)Ramsay雙吡啶法測定血清TIBC。根據(jù)RD.Mazzachi法測定血清Na和K水平。測定血清鐵蛋白水平用Jacobs等人的方法測量。
1.4 統(tǒng)計學分析。使用SPSS 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P<0.05認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數(shù)據(jù)以平均值±標準差(SD)表示。結果用方差分析(ANOVA)和獨立t檢驗。
開始輸血的平均年齡為4.3歲。平均輸血時間為7.1年。平均輸血間隔12 d。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微量元素水平的評估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化和血液指標比較
β地中海貧血是亞洲及世界大部分地區(qū)最常見的遺傳性疾病之一[3]。地中海貧血綜合征是一組遺傳性的重癥疾病,地中海貧血由血紅蛋白Lepore基因在嬰兒期或兒童期的純合狀態(tài)引起。它伴隨著代謝失調、鐵超載、慢性缺氧和細胞損傷。定期輸血和螯合治療改善了患者的壽命和生活質量[3]。在本研究中,觀察組血清鈣水平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P<0.05),與文獻報道一致。本想研究中觀察到低鎂血癥,可能是由于鐵過載導致甲狀腺激素降低所致。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血清鈉和鉀水平略高[4],血清鈉、鉀含量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我們的研究與文獻報道一致。紅細胞(RBC)溶血患者的鉀水平升高,這可能發(fā)生在輸給患者的儲存血液中,因為儲存血液中的鉀容易從RBC中漏出。β-地中海貧血患者的鈉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鐵超載引起的腎損害。觀察組血清AST、ALT和ALP水平升高表明肝功異常,此結論與De Sanctis V等人的發(fā)現(xiàn)一致[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血清ALT和AST濃度與血清鐵蛋白水平呈正相關。除MCHC外,Hb、HCT、MCV、MCH等血液學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P<0.001、P<0.05、P<0.05)。觀察組的總鐵結合能力(TIBC)顯著低于對照組(P<0.001),這一結果與其他人報道的結果相似。本研究觀察到觀察組血清鐵和鐵蛋白水平升高,這與文獻報道一致。對于β-地中海貧血患者,β-珠蛋白鏈缺失導致未配對的α-珠蛋白鏈積聚[6]。α-珠蛋白鏈的過量存在是細胞氧化損傷和鐵超載的主要原因。高鐵蛋白含量與這些患者組織中活性鐵的積累直接相關。本次研究中,甲狀腺功能參數(shù)略有差異,但未觀察到顯著差異(P>0.05)。目前的數(shù)據(jù)將有助于制定重度-β地中海貧血人口早期診斷和治療方式的指導方針。
綜上所述,本研究證實,β地中海貧血患者與對照組在肝功能、甲狀腺功能、血清離子含量和血液學特征方面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