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生
摘 要:群文閱讀是一種新型語文閱讀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單篇的教學方式相比,其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效果。目前,群文閱讀存在持續(xù)時間短、效果不佳,課時短、學生缺少足夠的思考,課內外閱讀脫節(jié)、課外閱讀不理想等情況。基于此,教師在群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提升群文閱讀的吸引力,形成系統(tǒng)有效的訓練機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采取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巧妙進行群文閱讀的組文設計。
關鍵詞:中學語文;群文閱讀;視野;興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1)29-0120-03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結構化文本,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基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對相同主題的文章進行閱讀,讓學生扎實掌握其中涉及的語文知識,深刻領悟其中蘊含的主題思想。這不僅可以提高閱讀教學質量,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收、掌握知識,不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雖然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備受教師群體的關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取得較好的效果,但是部分教師在運用時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教師積極進行總結、反思,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索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充分發(fā)揮群文閱讀的教學作用。
一、群文閱讀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1.持續(xù)時間短,效果不佳
群文閱讀這一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上具有積極作用,但在具體應用中存在效果不明顯的情況。究其原因,是部分教師對群文閱讀的重要性與必要性認識不足,在應用時花費的精力也較少,還是以提高學生的成績作為教學主要目標。有的教師雖然將群文閱讀運用到閱讀教學中,但由于運用的時間短,對學生產生的積極作用并不明顯。這樣,教師就對群文閱讀的有效性產生質疑。基于以上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并未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
2.課堂時間較短,學生缺少足夠的思考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所以,教師在具體運用時要留給學生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其自主查找相關資料,進而實現(xiàn)更高質量的閱讀。但語文課堂的教學時間有限,如果教師將過多的時間用于群文閱讀,就會縮短知識講解的時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因此,受教學時間限制,有的教師很少應用群文閱讀模式進行閱讀教學。而當教師運用灌輸式模式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會導致學生的思考時間較少,思維不能有效調動,對閱讀材料的理解不夠深入,而這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習慣。
3.課內外閱讀嚴重脫節(jié),課外閱讀不理想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網絡走進了人們的生活,而在其影響下,學生的閱讀呈現(xiàn)碎片化,并排斥傳統(tǒng)閱讀模式。因此,對于教師布置的相關閱讀任務,學生的閱讀主動性不強,積極性不高,這就導致閱讀質量較低。而部分教師也缺乏對學生閱讀情況的跟蹤評價。當閱讀缺乏有效監(jiān)督時,學生就很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另外,部分教師對課外閱讀不重視,也沒有制訂相應的課外閱讀計劃,這就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強。基于以上這些情況,群文閱讀教學效率難以得到保證。
二、群文閱讀的應用價值
1.拓展學生的視野
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將學生的閱讀內容限制在教材之中,并將教材中的文章作為閱讀教學的唯一素材。可以說,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文質兼美,是進行閱讀教學的優(yōu)質素材,但其篇幅畢竟有限,內容也較為單薄,因此,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fā)展。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可以突破教材的限制,將課內外的多篇文章進行整合,在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閱讀內容,并讓其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從而愛上閱讀。
2.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以積極的心態(tài)進行閱讀時,就能夠輕松地融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其閱讀質量也可以得到保障。相關調查表明,部分學生認為語文是一門較為基礎、較為簡單的科目,在進行語文學習時只是機械地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沒有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在閱讀時,學生通過簡單瀏覽就可以了解主要內容,因此,課堂參與積極性也不高。而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是對以往形式單一、內容單薄的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可以根據(jù)相應的主題來選擇閱讀材料,這樣可以深化文章的主旨思想,提高閱讀教學效果。與此同時,內容豐富的閱讀資源還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
3.提升閱讀教學效果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最基礎、最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在閱讀教學中,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風格,并習慣使用同一教學模式。而在單一教學模式下,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不濃,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也不強,這會對課堂教學效果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不僅可以豐富教學資源,還可以有效延伸課堂教學內容。這樣,學生就會在多樣化的閱讀材料中對閱讀教學主題產生更加具體、更加全面的認識,進而提升閱讀學習效率,并促進相關知識的有效內化。
三、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提升群文閱讀的吸引力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高質量的閱讀還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訓練的有效途徑。但學生閱讀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閱讀量并不大,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因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活動,不斷提高活動的趣味性以及時效性,讓學生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對優(yōu)質的文本素材進行積累,對閱讀內容所蘊含的語文知識以及所體現(xiàn)的寫作技巧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就能有效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例如,教師可針對青少年學生的成長特點,將《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母親》《爸爸的花兒落了》組合在一起,讓學生通過文章字里行間傳遞的親情,感受父母對子女的嚴厲與慈愛,這既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可增加學生與父母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