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健 林學理 李玉璋
摘 要:雨刮攻擊角設計是雨刮系統(tǒng)設計最關鍵的步驟之一,而攻擊角測量是校驗自己設計是否合理的過程。攻擊角的手動測量需要做多個輔助線進行多個點的測量,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非常影響開發(fā)效率?;诖耍疚挠懻摶赨G二次開發(fā)進行雨刮攻擊角的自動測量方法,一次性完成雨刮攻擊角測量,提高開發(fā)人員的開發(fā)效率和企業(yè)的生產效益。
關鍵詞:雨刮 汽車 雨刮攻擊角 UG二次開發(fā)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Wiper Attack Angle based on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UG
Liu Zongjian Lin Xueli Li Yuzhang
Abstract:Wiper attack angle design is one of the most critical steps in wiper system design, and attack angle measurement is a process of verifying whether your design is reasonable. Manual measurement of the angle of attack requires multiple auxiliary lines to measure multiple points, which takes a lot of time and greatly affects development efficiency.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 wiper attack angle based on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of UG, and completes the wiper attack angle measurement at one time, which improves the development efficiency of developers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wiper, car, wiper attack angle, UG secondary development
1 引言
UG為用戶二次開發(fā)提供了豐富的接口和開發(fā)環(huán)境,不僅支持C語言、C++、C#、VB、Python等常用編程語言進行開發(fā),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庫函數(shù)供用戶使用,友好的塊UI樣式編輯器,只需要簡單的點擊和設置參數(shù),即可開發(fā)出跟UG風格一樣的對話窗口,方便用戶快速完成二次開發(fā)工作。通過UG二次開發(fā),可以將應用程序無縫集成到UG軟件里面,從而滿足用戶特定的需求。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日益增加的新車項目,對于設計者的設計效率提出來了更高的要求。汽車雨刮需要根據(jù)每個汽車造型進行匹配,要進行很多的調整和分析測量工作,特別是攻擊角的測量,手動測量占用了雨刮設計開發(fā)很大一部分時間。筆者對雨刮攻擊角測量進行了深入研究,通過UG二次開發(fā),使用C語言作為編程語言,實現(xiàn)自動測量攻擊角的功能,從而提高設計效率和設計質量。
2 攻擊角及測量
2.1 攻擊角的定義:
雨刮刮片中心線與對應玻璃的法線之間的夾角,稱為攻擊角。攻擊角表示了玻璃曲面與運動的雨刮刮片之間的相對位置及位置變化關系,見圖1。從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雨刮刮片的位置變化后處在不同的玻璃位置,攻擊角的方向和大小都會發(fā)生變化,而這個變化不是由于刮桿和雨刮刮片產生的,而是由于玻璃曲率的變化產生的。刮片的方向沒有變化,初始位攻擊角為負值,但隨著玻璃曲率的變化,玻璃法線的方向發(fā)生變化,到極限位時攻擊角變成了正極。
2.2 UG中攻擊角測量:
測量連接器中心線與玻璃法線的夾角,再減去90°,即為攻擊角,如圖2所示。原因是連接器中心線與刮片中心線的夾角始終為90度,如果使用連接器中心線進行測量,需要減去90°才是攻擊角的數(shù)值。將連接器中心線沿著刮臂旋轉中心旋轉到不同位置,再做相應的測量,即得到不同位置的攻擊角。測量的過程先要畫出連接器中心線和過連接器中心點的刮片中心線,然后求刮片中心線與前擋風玻璃的交點,作過交點的擋風玻璃法線,再求玻璃法線與連接器中心線的夾角。測量過程復雜,測量刮片轉到不同位置時的點需要重復以上過程,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
3 攻擊角自動測量
第一步:使用UG自帶的塊UI樣式編輯器制作對應框,以刮片垂線(即連接器旋轉中心線)、擋風玻璃面、輸出軸方向和輸出軸旋轉點、刮臂旋轉角度、計算點數(shù)作為參數(shù)輸入,代碼生成為C++語言,系統(tǒng)自動生成.hpp,.cpp,.dlx三個文件。
第二步:編輯newmenu文件,將菜單增加到UG軟件里。
第三步:在Visual Studio 2013中新建項目,選擇NX11_Open_Wizard,刪除已有的hpp和cpp文件,添加第一步生成的hpp和cpp文件到項目中。
第四步:在hpp文件里添加需要使用的頭文件,在cpp文件的apply_cb函數(shù)添加操作代碼。使用相關的函數(shù)創(chuàng)建連接器中心線垂直線,創(chuàng)建垂直線與擋風玻璃交點,創(chuàng)建交點處的玻璃法線,求法線與中心線夾角,即得到一個點的攻擊角,其測量的過程與手動計算完全相同,不同點是這些輔助點和線的生成由人工生成改為軟件自動生成。再通過for循環(huán),將連接器中心線旋轉到不同角度,分別執(zhí)行計算,即可得到整個刮拭區(qū)域不同位置的攻擊角。實現(xiàn)自動測量的關鍵是使用函數(shù)實現(xiàn)輔助點和線的生成,只要實現(xiàn)了第一個點的測量,即可通過循環(huán)實現(xiàn)所有點的測量。使用到的UPOPEN相關庫函數(shù):
UF_CURVE_ask_centroid(獲取直線中點);
UF_MODL_ask_curve_props(獲取直線上的點,第二個參數(shù)為0和1即可得到兩個端點);
UF_CURVE_create_line(創(chuàng)建直線);
UF_MODL_ask_face_props(獲取法向);
UF_CURVE_intersect(創(chuàng)建交點);
UF_VEC3_angle_between(測量夾角)。
4 實例計算
某車型提供了前擋風玻璃、輸出軸位置、連接器接頭、刮刷角度,其中主刮刷角度85°,副刮刷角度87°,如圖3。以主刮攻擊角計算為例,通過軟件界面進行選擇連接器旋轉中心線作為刮片垂線,選擇擋風玻璃面作為第二個輸入,選擇輸出軸方向和輸出軸旋轉點,然后輸入刮臂旋轉角度(85°)和計算點數(shù)(30),如圖4,即可自動計算攻擊角,得出的計算結果如圖5。
通過UG二次開發(fā),將計算程序集成到了UG軟件里,使用時可以直接調用系統(tǒng)里的3D數(shù)據(jù),無需對數(shù)據(jù)進行轉換或轉入轉出,程序對話框與UG現(xiàn)有對話框風格一致。在設置好輸入?yún)?shù)后,攻擊角的計算可以一鍵完成,結果同步輸出到excel表格里,方便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還能自動生成數(shù)據(jù)曲線,極大的提高了設計效率。如果要提高計算精度,還可以增加計算點數(shù),使計算更加準確。
5 結語
通過UG二次開發(fā),可以實現(xiàn)雨刮攻擊角自動測量。設計中根據(jù)計算結果進行方案調整,再通過計算確認方案,這樣多次對方案進行優(yōu)化,可以很快找出最優(yōu)的方案,從而提高設計效率。同時,攻擊角自動測量的實現(xiàn),也為進一步開發(fā)攻擊角自動設計的軟件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晨蕊,郝博UG二次開發(fā)中C++、KF、GRIP203種語言的對比.成組技術與生產現(xiàn)代化,2017,34(03).
[2]張健,張亮亮,周龍,王微,朱新晴.基于UG/OPEN 的零件設計計算與模型庫開發(fā)[J].航空精密制造技術,2015.
[3]董晨.VC++ 聯(lián)合UG 二次開發(fā)在工業(yè)產品設計中的研究,山東工業(yè)設計.
[4]薛文風. 三維空間坐標的旋轉算法.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 1995.
[5]黃橙,戴春祥,王俊杰,黃鵬.基于C++的NXOPEN和Journamation二次開發(fā)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計量與測試技術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