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深入,對中學英語教學提出了更多更高的目標。在此基礎上,情境教學法受到各界人士的認可與關注。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法,借助于多媒體、實物及學生表演等方式,拓展教學內容,可以加強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英語教學;運用;高中英語
【作者簡介】劉軼群(1996-),女,黑龍江雙鴨山人,哈爾濱師范大學2020級碩士研究生,西語學院,研究方向:學科教學(英語)。
引言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使眾多高中生在學習英語時感到枯燥、乏味,以至于無法認真深入地了解英語學習的內容,這就要求老師們運用更多教學方法提升其教學效果。但是,如果英語教師能熟練應用情境教學法,就能讓英語教學的氛圍變得有趣,讓教學過程不再單調,讓練習方式不再枯燥,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英語課程當中,大大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情境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1.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皮亞杰最早提出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這一理論包括知識觀、學習觀、教學觀、學生觀和教師觀。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在與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周圍環(huán)境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以發(fā)展的”。在該理論的實際應用中,逐漸發(fā)展了幾種不同的教學模式,因其強調“知識基礎”“意義建構”“經驗背景”和“信息加工”,衍生出支架式教學、情境教學、探究式教學等。教師們在教學中要根據(jù)這一理論的要求在學生已經有的知識背景下向他們傳授與其可接受水平相匹配的原理內容,然后通過恰當?shù)慕虒W手段幫助他們促進意義的建構。此外,建構主義理論還指出應重視學習者的主體地位,要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2.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教學理論的代表人物有馬斯洛和羅杰斯,他們將心理學和教育學有機融合到一起,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本主義興起后,該理論迅速拓展至教育領域,使學習者不斷學習以適應社會和發(fā)展自身是人本主義的一個重要觀點,《學習的自由》一書中具體翔實地介紹了羅杰斯所提倡的自由學習十項原則,首先他就提出要構建真實的問題情境,即呈現(xiàn)真實的情境教學。
二、情境教學法的意義
1.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許多老師會采取直接講授法向學生們進行知識的講解,并不重視學生們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就導致了老師們把自己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而學生們則比較被動。所以,思維比較活躍的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探索心難以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學生們的積極性便會減弱。如果教師采用情境教學模式,嘗試將課程內容放置到合適的情境之中,布置相關的教學任務,這樣就會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當學生發(fā)現(xiàn)所學知識與其生活情境和已有知識存在關聯(lián),隨著學習階段性目標的完成,就會樹立學習信心,更加容易掌握學習的內容,充滿希望地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 可見,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情境法的運用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 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毫無疑問,語言在語境中使用才更有意義。不妨設想一下,你是更容易記住一個毫無了解的單詞還是一個存在于你所讀過的故事中的單詞呢?顯然,你知道情節(jié)的前提下才記得住其中詞匯的意思。這就是二語學習中英語情境的重要性。以英語詞匯學習為例,現(xiàn)在高中詞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脫離語境是學生們詞匯學習的一個重大阻礙。教師往往采用單元詞匯教學的方法,他們通常將詞匯的教學與其他分離開來,僅僅按照詞匯表順序講授單詞的發(fā)音、意義和搭配。這樣學生往往只記住該詞“對等”的漢語意思。這就是脫離情境學習出現(xiàn)的一個問題:單詞認識,不過當它出現(xiàn)在句中時又十分的陌生;句子認識,不過當它出現(xiàn)在語篇中時又仿佛沒有見過。其實也不難理解,大家打開字典,會發(fā)現(xiàn)幾乎每一個單詞都不只有一個釋義。學生所謂的認識也只是知道這單詞的一個意思,而文段中考查的是它的另一個意思。所以對這類詞的處理要更注重在情境中理解,這樣才能更好地區(qū)分不同詞義。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情境教學法讓英語學科的學習變得更加生活化,學生情感高漲和歡欣鼓舞之時往往是知識內化和深化之時,能夠促進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三、情境教學法在課堂中的運用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現(xiàn)在高中生英語學習的一大問題就是“學用分離”,造成這一問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教用分離”。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忽視學生在課堂產生的代入感,因此教師在設計情境時必須聯(lián)系學生們的生活實際,以此來順利地開展英語教學。英語作為一種工具學科,學生只有將學到的英語知識充分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才能夠真正體現(xiàn)出英語學科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為學生提供將英語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的條件,以這種方式鼓勵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細心發(fā)現(xiàn)英語的應用,在日常生活點滴之中進行英語學習,做到融學習于生活,融生活于學習,引導學生們自發(fā)地深入研究英語單詞的使用、句型的理解、文章的拓展等。根據(jù)這種要求,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真實情境教學模式,寓教于實際以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與效果。
例如,在學習高一“Communication:No Problem?”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內容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一個相關的情境,比如在機場或火車站遇見外國人時,如何運用身勢語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幾名學生扮演不同國籍的留學生,再由一人做旁白翻譯解釋不同身體語言所表達含義。在教授“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單元時,將wild animals與pets相聯(lián)系,教師可以為學生們創(chuàng)造這樣一個情境:你們家里面有寵物嗎?請你分享一下是如何與它們相處的。由近及遠,教師們從家養(yǎng)寵物入手,逐漸過渡到自然環(huán)境中,引出本課野生動植物主題的學習。將教學與生活情境相聯(lián)系可以深化他們的情感與思想,使之對所學知識有進一步的體會。
2. 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由于我國信息科技手段發(fā)展迅速,社會各個領域開始逐漸接受這種新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多媒體技術能夠以最為直觀的方式將抽象定義表達出來,通過圖片、視頻等將教學內容轉化成學生易于接受的形式。為此,教師需要熟練掌握多媒體應用技術,充分借助科技優(yōu)勢,通過電腦展示板演示圖片和動畫等,將學習內容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相聯(lián)系,讓學生置身于語境之中,幫助他們更加直觀地理解知識,豐富課堂內容,提升趣味性,從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在授課過程中,教師還需要做到正確引導,能夠使學生的思考方向與教學主旨達到統(tǒng)一。
例如,為了讓學生對全球變暖的成因、影響、緩解措施有初步的了解,教師在講解“Global Warming”這一教學內容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關于北極熊現(xiàn)狀的視頻。觀看過程中,學生們充分調動自身的視覺和聽覺,感受到了北極熊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以及食物的短缺而逐漸死亡。教師們給出語言或文字提示推動學生們探究其原因,一系列情境的鋪設下,學生擁有對全球變暖影響的深切感知,接下來教師可以順利引入本課核心話題:全球變暖。同時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埋下伏筆,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降低理解難度,提升學習實效性。再如,在講解“Earthquakes”這一單元拓展詞匯時,教師將各種自然災害的圖片或視頻通過PPT呈現(xiàn)出來,學生能夠直觀掌握單詞與意思的聯(lián)系,從而輕松達到學習目標。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是提升教學生動性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方式,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就可以極大地掃除教學中刻板、枯燥教授的障礙。
3.基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依據(jù),教學內容雖是固定的,但是教學方法是靈活的。高中英語課型多樣,如語法課、詞匯課、閱讀課和寫作課等。情境教學法在不同的課型主題中的應用方式自然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們在設計教學時要做到因課而異、因題而異,以保證情境教學法運用的高效性。此外,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該根據(jù)所教高中生的年齡身心特點和學生當前的理解能力、語言水平創(chuàng)造適合他們的教學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深入地了解他們,靠近他們,以其可以快速理解并接受的方式,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來營造情境。
例如,在口語課堂上,教學內容的表達可以依附于日常生活、師生對話、校園學習等情境,將背景定于家里、教室和操場等地,學生在進行口語練習時仿佛身臨其境;在進行寫作教學時,教師可以在寫作體裁確定的情況下將其設置為學生更感興趣的主題,如當前時事、民間節(jié)日、四季景色等;在教授語篇時,教師先判斷文章題材,“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閱讀背景,比如對閱讀材料進行劇本改編,讓學生們現(xiàn)場表演,增進他們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運用;在組織學生聽力的練習時,聽力材料的選擇至關重要,只有學習者聽到相對熟悉的內容時才會感興趣,這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材料能夠提升學生們的學習質量。讓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各方面英語能力得到均衡而有效的提升。
結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重大,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在實施過程中,廣大教師務必掌握其正確的運用方式,從學生的角度以及學生的實際培養(yǎng)需要出發(fā),聯(lián)系實際生活,靈活運用多媒體,合理規(guī)劃教學方案,從而為學生塑造更加和諧、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獲取英語知識,并促進學生英語素養(yǎng)和能力的全面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白佳林.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現(xiàn)代交際,2019(17):227-228.
[2]柴玉燕.淺談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技巧[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6):239.
[3]成麗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有效運用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巨春英.情境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 2020(2):245.
[5]劉春莉.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0(2):124.
[6]劉萬輝.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應用中的問題及對策[J].文學教育(下),2017(12):85.
[7]孟欣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熱身課中的應用——以人教版選修六第四單元《Global Warming》為例[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9(2):137-139.
[8]漆林棟.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才智, 2020(16):98.
[9]楊麗娟.情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淺析[J].科技資訊, 2020(10):125,127.
[10]岳小軍.情境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9(10):240.
[11]張晨曦.情境教學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6):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