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炳林
摘要:作文作為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特別重要。筆者通過研究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出小學作文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課堂中要以學生為本,以培養(yǎng)作文興趣為主,要多進行一些有效的提問,讓學生多進行思考,還要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體驗作文的樂趣并找到合適的作文素材,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0-123
小學語文的作文學習是小學生學習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很多小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夠,作文學習不夠理想,因此,我國各小學都在想辦法提高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效果。為了解決小學生作文寫作能力較低的問題,目前我國多數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中,開始順應時代發(fā)展潮流,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在小學語文的學習中,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應該制定一定的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再開始實施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
一、當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tǒng)應試教育為主,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有限
在教學中提高學生表達能力布置課前預習。布置課前預習,使學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準備,課堂上對自己的觀點可以侃侃而談,避免上課時由于沒有準備而不知所措。課堂要以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哪怕只有一個問題也要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公平性,有助于促使全體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合理布置課后作業(yè),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每節(jié)課結束后,老師最好布置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作業(yè),切記要適量。題目中要有表述性問題,字數不需過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練筆的機會,或者創(chuàng)設出一個情景讓學生描述,并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讓他們學習,長此以往,學生的表達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
老師在教學中充分聯(lián)系實際生活由于小學生們的社會閱歷較少,經驗較少,小學生寫作素材往往是生活中常見的。老師在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也應該注意聯(lián)系實際生活,融入到生活中。比如說,老師可以以“我最難忘的一件事”命題,讓學生進行寫作。因為小學生的生活活動較少,老師應該根據這一特點,從學生家庭、學習、日常生活入手,對小學語文作文進行講解,教學活動融入實際生活,學生可以感到親近。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生活,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觀察能力,還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有話可說。
(二)學生作文中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喜歡接觸新鮮事物,喜歡將自己的情感毫無保留的與朋友分享,因此培養(yǎng)學生情感表達對提高作文水平特別重要。傳統(tǒng)作文教學中教師沒有刻意的去教學生如何表達真實情感,教學過程過于標準化,存在大量的模仿式作文,學生在作文中只是將別人語句中的個別詞語和標點符號進行更換,這樣使得學生無法將自己童真的個性表現(xiàn)在作文中,寫出的作文語句不通,存在大量的問題。因此,教師要教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情感,并用生動的書面語言寫出來,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寫作能力才能體現(xiàn)出來。
(三)教師缺乏對學生的指導性
小學生由于認知水平還不高,日常學習需要教師進行示范和引導,教師是一天中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他們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和作文水平,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的學習產生影響。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動態(tài),包括心理狀態(tài)、家庭狀況和學習情況,在作文過程中要對學生遇到的問題進行糾正,比如標點符號的使用、詞語之間的搭配,教師也要提高自己的綜合作文素質,平時不斷的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從而給學生一個好的榜樣,學生樂意跟著老師學習。
(四)作文與社會實踐脫離,學生作文素材太少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社會實踐,要讓學生體驗生活的樂趣,將語文知識最大化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現(xiàn)在的教學基本都在課堂進行,教師講解作文要領,然后讓學生坐在課堂中進行寫作,作文沒有與學生生活緊密聯(lián)系,這樣的過程使得學生頭腦中的素材很少,他們不愿意主動去動腦,很多學生存在抄襲現(xiàn)象,作文內容像是學生的口頭表述,沒有體現(xiàn)出書面語言的美,因此重視作文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才能讓學生寫出優(yōu)秀的作文。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chuàng)新策略
(一)改變傳統(tǒng)作文模式,以學生為本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教師應該轉變思路,將作文教學變成以學生為本,教師成為整個作文教學過程中的策劃者和引導者,增加學生表達自己感情的機會,提高課堂活躍性,讓溝通交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常態(tài)。
(二)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生活
作文素材來源于生活,最終也服務于生活,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學家都是對生活很大感悟才寫出了優(yōu)秀的作品,比如莫言,他從小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生活生產特別的了解,特別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人和景象,從而寫出了優(yōu)秀的表現(xiàn)家鄉(xiāng)美的作品。
(三)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
閱讀能增加學生的心靈美,是一種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作文素材、認識周圍事物,發(fā)展自己的思維,并獲得與別人不一樣的審美體驗活動的途徑。課外讀本的選擇很重要,教師要根據學生個性和年齡段特點,幫助他們進行一些課外讀物的選擇,比如有的學生喜歡散文,教師就要給他們介紹一些優(yōu)美的散文文章,有的學生喜歡敘事性小說,教師就要搜集一些小說信息,漫畫也是小學生喜歡的讀本,漫畫結合圖片形式,學生讀起來更有樂趣,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對漫畫的閱讀。教師也要教學生總結歸納讀本中的知識點,將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摘錄下來然后在課堂教學中分享給別的學生。因此,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一些寫作能力不好的學生,只要平時加大閱讀量,作文水平也會慢慢的得到提高。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學生正是語言和寫作培養(yǎng)的重要階段,可以為他們以后的寫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作文中要打破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多進行有效的提問,調整他們的注意力,以培養(yǎng)他們的作文興趣為主要目的。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提高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有利于作文水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作文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梁長紅,黃玉英.北京教育.A19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