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曉慧
摘要:新時期,我們需要對健康有更新的認識。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還包括健康的軀體和健康的心理。然而對于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在實施素養(yǎng)教育的今天,一定要高度重視。本文就個人經歷對小學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談談個人的看法。
關鍵詞:農村;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實施素養(yǎng)教育,努力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今天,就要使受教育者在身體素質、心理素質、文化素養(yǎng)等方面協調發(fā)展,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已成為當前學校德育工作中的熱點和難點問題。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高度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一、部分農村小學生存在以下幾種心理問題
(一)自我中心
這種學生總是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總是過度自信,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對別人的建議和意見不屑一顧,不愿意開展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評。
我在一年級的班上,一個男同學和前桌發(fā)生了小爭執(zhí),就動手打了同桌。我聽了整個事情的前后經過后批評了他。但他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相反,他問我:“你為什么說我?”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從座位上站起來,拿著一根棍子朝我走來……我上前阻止他。他卻躺在地上哭。我安慰了他很久,他才停止哭泣。
分析這個學生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危害很大,它會讓孩子蒙蔽雙眼,會讓孩子沒有遠見,嚴重的會導致矛盾惡化,具有攻擊性。
(二)自私利已
在當今社會快速發(fā)展下,有一些人們更加注重物質利益和物質享受。這種心態(tài)影響我們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和金錢放在首位。我做了一個小調查:你長大后做什么?孩子們的回答大多是:將來賺大錢;長大后當老板等等。我們不能完全否認有這種想法的孩子。然而,對一些孩子來說,他們從不考慮其他孩子的需要。當他們看到別人有困難時,他們不愿意伸出援手。
(三)脆弱的心理承受力
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挫折。有人說,沒有被拍打過的球不是球,沒有經歷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是真正的生活,也不能算是真正成熟的人。我們在電視和報紙上看到了許多這樣的例子,但我們身邊也有一些典型的例子。
例:“老師,老師,欣欣離家出走了!他媽媽來學校了!”一個六年級的學生氣喘吁吁地跑進辦公室說道。班主任急忙起身,跑到學校門口去見家長。雖然幾經周折,我還是找到了孩子,并對他進行了教育??芍笕@蠋煻既滩蛔u頭。
欣欣很聰明,能言善辯,在課堂上有著突出的學習成績,曾經受到大家的喜愛。但4年前,欣欣的父母離婚了。從那時起,他臉上不再露出天真的笑容,上課時也一聲不吭。父母離開家后,他住在祖母家里。老人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所以溺愛他。他的性格被扭曲了。當他和同學發(fā)生許多爭執(zhí)時,他總是威脅說要離家出走。老師和家長談了很多次,但都沒用。面對無法挽回的現狀,欣欣回避并保護著自己內心的脆弱和敏感。面對現實,他又哭又無奈。這樣,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必然會出現問題。
二、心理健康教育怎樣在農村小學開展
(一)教師要提高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必須掌握一定的心理技能和理論
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是整個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以心理學為基礎的全新學科,是心理學理論的技術體現。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不等同于個體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而是包含了心理治療和心理咨詢的一些理論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心理教育和心理訓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我們平常的思想品德教育,但它體現出的是對學生進行思想的轉化教育和能力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對學生心理動態(tài)的關注和教育,采用多種形式、多種方式引領學生在參與、體驗中進行思想的轉化,在活動中提升能力,從而樹立自信,增強意志力,最后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幫助他們自信、從容、健康成長。
(二)注重課堂,把課堂作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
小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課堂上度過,所以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就是課堂。這里提到的課堂有兩層含義。一是指課堂教學,即各學科的主要教學活動;二是指課堂,即學生的班集體。班級集體活動包括課堂活動和學校外活動,但主要以課堂活動為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三)建立新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新時代新時期學校教育良好發(fā)展的前提。這里的新型關系,是我們始終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平等對話,引領和幫助學生健康成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教師的心理健康與否都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對教師有利。在實踐中,經常出現這樣的例子,老師心情好,學生也顯得特別精神;老師心情不好,學生感覺比較煩躁;課堂氣氛好,老師教學順利,教學效果好;課堂氣氛不好,學生問題多,教學是無效的。可見,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有利于在課堂上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對師生雙方都有利。
(四)尊重和信任每一個學生
尊重每一個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要消除“差生”的觀念。學生存在不同的智力和行為問題是一種正?,F象,不要忽視了對學生的教育和關懷。往往這些需要關愛的孩子得不到老師的認可和鼓勵,就會阻礙他們的健康成長。比如,一個小學生,作為班級的一員,如果長期得不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接受、尊重、關心和信任,他/她總是被排斥在外,無法體會到集體的溫暖。他/她不會有安全感和自尊感,會感到孤獨和沮喪。他/她可能變得自我封閉,導致叛逆心理,心理健康無從談起。因此,在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既要關注全體學生,創(chuàng)造條件,提供滿足他們共同需求的機會,也要注意個體需求的多樣性和差異性,采取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
(五)教育方法多樣化
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是多樣的。我們開展主題教育,引進心理健康教育專家給孩子輔導,或者做講座和報告,給他們講解成長中的心理健康知識。我過去常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討論“我的煩惱”。孩子們發(fā)言積極,總是會真誠地傾訴自己的心事。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說他們最擔心的是父母的爭吵。農村家庭有很多農活。父母忙完一天就回家了。他們沒有心情考慮孩子的感受。如果他們有什么不滿,他們會在孩子們面前發(fā)泄,這直接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針對這些問題,我們一起探討解決辦法。最后,每個學生給他或她的父母寫一封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讓學生有發(fā)泄的渠道,可以適當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每周的早間休息時間是我班學生的心理咨詢時間。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一些平時很少說話的內向的孩子會把自己最郁悶的煩惱傾訴給老師。在老師的指導下輕松離開。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有效途徑。作為一名農村教育工作者,我們在提升自己理論素養(yǎng)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實踐,為學生搭建更多的平臺,多找機會與學生交流,特別是學困生和單親家庭的孩子,更需要老師的關愛。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之路很漫長,需要教師團隊齊心協力努力,更需要我們所有老師的大愛。
備注:本文系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新教育理念下農村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課題(一般自籌課題。課題批準號:GS[2020]GHB0804)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北京教育學院心理系編著.教師實用心理學[M].開明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