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仙 徐夫真 劉霄雯
摘? 要:文章詳細地闡述了澳大利亞再教育體系,并且以澳大利亞聯(lián)邦大學為例,詳細陳述了再教育項目的類型,再教育項目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和過程;并探討對高職貧困生就業(yè)能力提升的啟發(fā):充分發(fā)揮政策引領作用,提供制度保障;引導企業(yè)發(fā)揮積極作用,激發(fā)企業(yè)參與職業(yè)教育的熱情;充分發(fā)揮職業(yè)院校自身優(yōu)勢;教學內(nèi)容符合貧困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化”培養(yǎng)貧困生的就業(yè)能力。
關鍵詞:澳大利亞職業(yè)教育;教學方法;中國職業(yè)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2?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1)24-0015-04
Abstrac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ustralian re-education system in detail, and takes The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of Australia as an example to elaborate the type of re-education program, the specific teaching content and process of the re-education program, and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employment ability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leading role of policies and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guide enterprises to play a positive role, stimulat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enthusiasmand encourage vocational college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own advantages.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in line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poor students, personalized training of poor students' employability.
Key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Australia; teaching metho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澳大利亞的職業(yè)教育滲透到高中教育,注重學生的興趣,為未來的就業(yè)做準備,但是部分學生因為各種原因而輟學。按照澳大利亞的法律,17歲以下的青少年必須在學校接受教育,對于因各種原因而輟學的學生進行再教育,體現(xiàn)了對學生個人和社會負責的態(tài)度。2017年對24055位年輕人的調(diào)查顯示[1],詢問高中生對未來教育和訓練的打算時,97%的學生打算完成高中學業(yè), 3%的學生表示自己在校根本不學習,而且7.1%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習不滿意,可能導致未來輟學。20%的學生表示在完成自己學業(yè)方面自信心較差,16%的學生表示有點兒自信,3.1%的學生表示根本沒有自信完成自己的學業(yè)。調(diào)查顯示[2],一半以上的學生感到完成自己的學業(yè)有三個障礙:學術能力、經(jīng)濟困難和心理健康。有這些困難和障礙的學生很有可能輟學,而過早離開學校的這些學生由于失業(yè)、收入低、社會排擠等原因,往往在行為健康和違法犯罪等方面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和風險。因此,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州政府針對這類學生,幫助這些年輕人重回教育體系,提供支持和干預,聯(lián)系學校制定再教育計劃,確保學生未來健康發(fā)展。
一、輟學項目的保障體系
(一)澳大利亞政策保障體系
1999年,澳大利亞在《阿德萊德宣言》中提出,普通高中職業(yè)教育要在國家資格框架內(nèi)展開。2014 年,出臺了新的政策文件《為高中生參加工作做準備》,這一政策文件對普通高中職業(yè)教育的所有利益相關者都有巨大的指導意義[3]。
對于已經(jīng)輟學或處于輟學危險狀態(tài)的學生,澳大利亞政府幫助輟學的孩子重回校園有兩種途徑:一是調(diào)查者項目(Navigator Program),幫助年齡在12到17歲,在校上學時間少于30%的青少年,進行個案幫助和支持,由與學校緊密相連的社區(qū)及團隊提供幫助支持;二是再教育項目,幫助已經(jīng)輟學或有輟學危險的學生。本研究重點探討這種再教育項目的特點,并且對某一水平的再教育項目展開論述。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學業(yè)水平,有三種再教育項目:小學水平,中學7到10年級水平(一般年齡在12到14歲之間)和高中水平(年齡在15到20歲之間)。小學水平的培訓項目內(nèi)容是有利于學校課程學習的內(nèi)容;中學7到10年級水平的培訓內(nèi)容是對其進行認證的職業(yè)教育和訓練,國家認證資格;高中水平的培訓內(nèi)容是高中資格證書VCE或者VCAL的相關內(nèi)容。
(二)政府資金保障體系
以聯(lián)邦大學TAFE學院為例,對于輟學學生的再教育項目費用是由政府資助。但是對于學生也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收費標準是一小時一澳元。如果學生注冊入學1000小時訓練,學生要繳費1000澳元,政府補助后僅收取20%的費用,即學生繳費為200澳元。除此之外,學生還要繳納160澳元各種材料費用。如果學生輟學,再教育項目機構要報告國家教育部門。
(三)具體教學內(nèi)容
下面就以聯(lián)邦大學TAFE學院為例,詳細解釋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聯(lián)邦大學TAFE學院承擔的高中水平再教育項目有:啟動項目(Kick Start)、10年級晉級項目(Year 10 Step up)、科技項目(P-Tech)、11年級和12年級VCAL項目(Year 11 and 12 Victoria Certificate of Applied Learning VCAL)和聯(lián)邦大學再連接項目(Federation Reconnect Program)。每個項目的目的、內(nèi)容、持續(xù)時間和學生年齡階段不同,具體信息如表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