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文,張建峰
(棗莊市皮膚病性病防治院,山東 滕州 277599)
白癜風是臨床常見后天的色素性皮膚病,以表皮黑素細胞喪失為特征,皮膚黏膜均可受累。該病嚴重影響患者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其治療方法一直受到廣泛關(guān)注。白癜風傳統(tǒng)療法以口服藥物、外用藥物為主,他克莫司軟膏、氟替卡松乳膏均為常用外用藥物,臨床實踐表明單用外用藥治療的效果有限。近年來,CO2點陣激光在白癜風治療上也取得顯著療效,不過臨床關(guān)于聯(lián)合治療的研究報道尚少[1]。本研究探討治療白癜風采用CO2點陣激光聯(lián)合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治療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70例白癜風患者進行研究,收治時間為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對照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16~54)歲,平均(27.83±7.42)歲,病程(0.17~8)年,平均(3.07±0.92)年;觀察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6~57)歲,平均(28.11±7.94)歲,病程(0.25~8)年,平均(3.14±0.86)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存在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 符合白癜風診斷標準[2];② 穩(wěn)定期白癜風,皮損穩(wěn)定≥6個月;③ 近1個月內(nèi)未接受相關(guān)治療;④ 具有正常的認知,配合度良好;⑤ 臨床資料完整;⑥ 對研究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合并嚴重心肝腎等臟器疾??;② 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③ 妊娠期、哺乳期婦女;④ 合并其他皮膚疾??;⑤ 日光過敏、合并感染;⑥ 對本研究藥物過敏;⑦ 紫外線、激光治療禁忌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他克莫司軟膏聯(lián)合氟替卡松乳膏治療:取0.1%他克莫司軟膏(Astellas Toyama Co.,Ltd.Toyama Plant,國藥準字J20140148)涂抹于皮膚病變區(qū)域,2次/d,于早晚使用,持續(xù)用藥3個月。將一薄層氟替卡松乳膏(湖北恒安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501)涂于患處,1次/d,治療(7~14)d,改為最小劑量使用,于中午使用,最多使用4周。觀察組則采用CO2點陣激光聯(lián)合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治療:使用5%復方利多卡因乳膏進行表面麻醉,消毒后使用CO2點陣激光治療儀(吉林省科英激光技術(shù)有限責任公司,KL型)對患者進行激光治療,選擇點陣模式,波長10 600mm,能量密度(25~50)mJ/cm2,設(shè)定25%的覆蓋率,完成1次掃描,每個月進行1次治療,3次為1個療程,治療之后立即使用0.1%他克莫司軟膏進行封包處理,每次60min。封包治療完成后,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3次/d,保持白斑區(qū)干燥清潔,并使用燒傷濕潤膏促進痂皮脫落,3次/d,痂皮脫落后取他克莫司軟膏和氟替卡松乳膏外涂,他克莫司軟膏、氟替卡松乳膏用法用量與對照組相同,兩組患者均進行3個月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 評估兩組療效。采集兩組治療開始前、治療結(jié)束后清晨空腹靜脈血5ml,離心處理后以單克隆抗體間接免疫熒光法測定T細胞亞群,包括CD4+、CD8+水平。
1.4 療效評價標準 治愈:治療后白斑消失,皮膚恢復正常;顯效:白斑面積顯著縮小,皮損面積消失50%以上;有效:白斑面積有所縮小,皮損面積消失10%~50%;無效:未達上述標準??傆行?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療效對比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T淋巴細胞亞群對比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7.14%(34/35),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80.00%(28/35)(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 治療前兩組CD4+、CD8+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觀察組CD4+與對照組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CD8+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表2 兩組T淋巴細胞亞群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相比,a:P<0.05。
組別 n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5 1.53±0.72 1.19±0.31a 0.96±0.20 0.51±0.08a對照組 35 1.63±0.81 1.24±0.36a 1.02±0.24 0.72±0.15a t 0.546 0.623 1.136 7.308 P 0.587 0.536 0.260 0.000
白癜風在臨床較為常見,其發(fā)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明確,大多數(shù)研究認為自身免疫介導的黑素細胞破壞與白癜風的發(fā)病存在密切聯(lián)系,CD8+T細胞介導的殺傷作用是導致黑素細胞損傷的主要原因。故以此途徑治療,促進正常黑素細胞增殖、移行及合成,是治療白癜風的關(guān)鍵。他克莫司是目前治療白癜風的常用外用藥物,其可抑制T淋巴細胞活化,能夠通過抑制鈣調(diào)磷酸酶活化,對多種炎性因子的激活產(chǎn)生阻礙,從而對局部CD8+T細胞介導的殺傷作用進行有效抑制,減輕其對黑素細胞造成的免疫損傷,促進黑素細胞生長、遷移及黑素合成,使白斑復色[3]。氟替卡松乳膏也是近年來治療白癜風的常用藥物,其作為新型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能夠直接作用于黑素細胞,刺激黑素合成,從而促進白斑復色[4]。不過臨床實踐表明,單純外用藥物治療的效果有限,且存在潛在致癌性,不宜長期用藥,因此,探尋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案尤為必要。
近年來,點陣激光療法的開展使白癜風的治療得到新的進展,該療法主要利用局灶性光熱作用原理,發(fā)射出密集、直徑細小且一致的光束,形成三維柱狀微熱損傷區(qū)直接作用于皮膚,有效對皮膚損傷進行修復[5]。CO2點陣激光有助于增強治療部位血液循環(huán)及細胞營養(yǎng)供給,使各種有利細胞因子大量分泌,對各部位黑素前體細胞生長、活化、增殖及遷移產(chǎn)生刺激作用,最終促進黑素的合成,該療法治療時可形成多個柱形結(jié)構(gòu)的微治療區(qū),使外用藥物透皮吸收效果增加,進而提高療效[6]。本研究將CO2點陣激光與他克莫司軟膏和氟替卡松乳膏聯(lián)合應用,并與他克莫司及氟替卡松乳膏治療白癜風的效果相比較,結(jié)果顯示聯(lián)合治療的效果明顯更優(yōu)。究其原因在于聯(lián)合治療能夠通過不同作用機制同時作用于病變,提高作用效果,除了發(fā)揮藥物的藥理作用,點陣激光治療后局部微環(huán)境改變,部分生長因子、細胞因子聚集,更利于恢復。局部微循環(huán)的改善作用可促進局部營養(yǎng)供應改善,有助于提高局部免疫細胞功能。點陣激光在四肢末端、毛囊較豐富的部位和血液循環(huán)相對較差的部位還能展現(xiàn)出更明顯的優(yōu)勢,而且還能發(fā)揮協(xié)同效應,點陣激光可增強外用藥物吸收效果,最終全面提高療效[7]。CD8+T細胞水平異常升高會引起局部異常免疫炎癥反應,導致白癜風皮膚形成,本研究結(jié)果中聯(lián)合治療的CD8+水平明顯更低,進一步印證了上述相關(guān)機制與結(jié)論。
綜上,臨床治療白癜風采用CO2點陣激光聯(lián)合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免疫細胞功能改善,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