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圓
如果你走進教室,看到前排坐著一位翠袖紅裙、綺衣錦裳的姑娘,不要以為這是穿越劇拍攝現場——可能只是你的同學穿著漢服來上課了。
21歲的小桔是一名漢服愛好者,擔任學校漢服社社長的她,不僅積極參與校內的漢文化活動,平時也喜歡穿漢服上課。在一次英語課堂上,她向臺下的眾人介紹了漢服文化?!爱敃r好幾個外國朋友都很驚訝,原來中國除了唐裝,還有漢服這種傳統(tǒng)服飾?!?/p>
漢服在大學校園場景里頻繁出鏡。在課堂、畢業(yè)照、各類漢服文化節(jié),都能看見師生們身穿漢服的綽約身影。
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漢服產業(yè)保持高增長態(tài)勢。中國漢服愛好者規(guī)模連續(xù)4年保持70%以上的高增長,已超過350萬人。2019年,漢服的市場銷售額突破45億元。從小眾的傳統(tǒng)服飾,到商家們趨之若鶩的“財富密碼”,漢服還在不斷逆襲。
“多踩幾次雷,就有經驗了”
“一入漢服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這句“漢服圈”流傳甚廣的自嘲,勾勒出一幅“氪金富婆”的漢服愛好者群像。
“其實也沒有那么夸張,我平時買衣服、吃飯會比較省,均衡下來也不會產生特別大的影響?!蹦壳熬妥x大二的小林,在漢服上已支出5000余元。
“很多男生氪個游戲要上千元了,我覺得漢服還是挺劃算的,至少它能穿上?!?/p>
淘寶上的漢服種類繁多,有單件上千元的限量款預售,也有兩三百元的平價現貨?!耙郧百I漢服的人少,大部分都是定制款,成本高?,F在買的人多了,價格也就降下來了?!毙×终f。
盡管價格下降,但“進圈”的門檻仍然不低。
5年前“入坑”的小桔,回憶起她的第一件漢服,用的說辭是“挑昏了頭”。她關注了當時盛行的漢服貼吧,認真地做了好幾天的功課,還加了不少商家的同袍群,就怕買到版型不正確的“影樓風古裝”。這與漢服圈內嚴格的衣物形制、對山寨服飾的抵制不無關聯(lián)。除了要買成衣,相關的配飾、鞋子、包包等周邊產品自然也必不可少。據了解,一些高端品牌的配件,有時甚至比平價店鋪的成套衣服還貴?!罢l都知道盜版不對,但正版漢服店的過度溢價真的令人很無語。而且正版店的漢服也有不少質量低劣、設計拉胯、形制錯誤的問題?!毙〗塾行o奈。
為了避雷,漢服愛好者大多會關注圈內的頭部KOL(意見領袖),通過他們的經驗分享,整理出一份商家紅黑榜,以減少試錯的可能?!跋胪耆环稿e,幾乎是不可能的。基本上多踩幾次雷,就有經驗了?!?/p>
有人炒漢服
對于自身并無穩(wěn)定收入的學生而言,漢服的價格不算便宜,但使用率卻很低。除了參加漫展、漢服活動外,平日里能穿到漢服的機會十分有限。
“每次穿漢服出門,都少不了梳妝打扮、全副武裝。如果日常上課或者工作也這么穿,時間就不夠用了。”小林說。然而,這并沒有消減一些人對漢服的熱情。漢服愛好者小夢認為,比起穿著頻率與舒適度,漢服“拍照好不好看”“有沒有收藏價值”更重要。在漢服圈里,經典的款式很容易出手,如果是絕版的精美限定款,甚至可以炒出很高的價格。
高額利潤之下,投機者們也開始進場。一位漢服大佬透露,她搶不到限量現貨就會去找秒速代拍,沒記清楚商家的上新時間就去蹲點撿漏,遇上古早的大熱萌款一定要順勢拍下……
雖然行業(yè)上游炒得火熱,但對于只想拍幾張漢服寫真的路人來說,相比起全套購入,租一套漢服顯得更加劃算。
目前,各大平臺上也開起了“服飾+妝造+拍攝”一條龍服務的漢服體驗館,對剛入坑的漢服小白而言甚是友好,但更多的漢服愛好者還是愿意自己DIY(手工制作),“比起照片,更重要的是氛圍?!倍跐h服館,當拍出好看的照片成為唯一指標,個人體驗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斑@種感覺挺糟糕的,漢服好像變成了一種道具,而不再是與我有親密連接的一種文化?!毙×终J為。
(摘自《青年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