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銀蘭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而理解能力需要學生通過語言以及口語的扎實基礎,思維的轉(zhuǎn)化,才可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只有做到讀寫的有效配合輸出,多樣的語言訓練方式,才能全面完善的學習好語文這門課程,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式由淺入深,循循漸進,多樣化地找準教學的有效切入點,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達到良好的訓練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語言訓練切入點;口語訓練切入點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12-063
小學語文教師應圍繞教材進行語言訓練及口語訓練兩大切入點,對學生進行多樣化訓練,營造良好學習氣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扎實表達訓練,以下介紹這兩種訓練方法:
一、語言表達訓練切入點
(一)從教材中找出可以表達語言的空白處,對空白點進行延伸訓練
通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文本對話,找出課文中的某處空白點進行延伸,填充,增添提示語或是角色轉(zhuǎn)換等等,這樣的語言表達訓練,一方面可以讓小學生學習到課本知識,另一方面,也使小學生深刻理解了文章,還可以使小學生體會課文的表達方法,例如: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池子與河流》這則寓言故事中,第一段,池子問河流:“親愛的姐姐,你難道不會疲勞?”當教師講到這里時,可以讓學生分組飾演不同角色,展開討論,并注意不同角色說話前的提示語,當池子問河流時,表情是怎樣的?(池子不解地問)(河流輕快地說)諸如此類,經(jīng)過這樣的課文式補充,可以階梯式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二)從教材中找出典型句子與段落,對句段進行遷移仿寫訓練
“仿寫”,是小學生寫作道路的引導者,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表達訓練的基礎,讀與寫相輔相成,閱讀促進寫作,寫作深化語感,教師首先要選出課文中的典型句,其次讓學生進行模仿語言模塊,了解文中語言表達的規(guī)律,讓學生在仿寫的過程中,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要用的知識,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例如:課文《火燒云》中,描寫火燒云顏色變化的典型排比句,還有描寫火燒云形狀的擬人句,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仿寫這些句型,用排比及擬人的手法描寫天空中的云彩,并帶有感情地朗讀,寫與讀相呼應的方式提升語言表達的能力。
(三)從教材中找出具有特色的語言表達,展開想象的創(chuàng)新表達訓練
課文里有著作者的思維創(chuàng)造,也有著多種形式的表達方式,想象力比喻的句式,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語言表達力,通過課本教學的延伸,使學生通過想象創(chuàng)新的語言訓練,讓語言的表達更加豐富、更加形象,例如:人教版課文《荷花》里,就有這樣的想象力語言表達,先描寫一大片荷花的顏色美,形態(tài)美,然后筆鋒一轉(zhuǎn),“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通過想象的語言表達,更加體現(xiàn)出荷花的美帶來的震撼,教師通過講解這篇課文,引導學生展開自己的想象力,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通過語言想象力創(chuàng)新的表達,不僅可以訓練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提升小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口語表達訓練教學切入
(一)以語文教材為切入點,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語言元素極為豐富,也為口語訓練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語文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優(yōu)勢,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利用教材中的大量插圖,選擇合適的插圖,讓學生對著插圖展開想象,口述表達對插圖展開的想象,不僅可以加深對教材意蘊的理解,更有效地訓練了口語能力。再比如:通過課前閱讀課文,熟讀之后,教師可引導小學生把課文的內(nèi)容與自己的語言融合起來,復述一遍課文,這樣的訓練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的記憶,熟練運用語言的力量,提升口語表達能力。
(二)以實際生活為切入點,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語文教學形式不僅限于課堂教學,知識源于生活,訓練口語應努力貼近實際生活,語文教師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方式教學,引導小學生發(fā)現(xiàn)日常生活中有趣的事情、開心的活動、以及自己感興趣的學校新聞等等,這些都可以做為訓練口語的素材,教師在固定時間的班會上,讓小學生暢所欲言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通過實際生活的教學切入點,訓練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以情境教學方式為切入點,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新課改下,情境教學的方式已經(jīng)越來越多地運用在教學中,情境教學的多式多樣化特點,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多樣化的交際情境,在這樣輕松的氛圍下,學生可以無拘無束表達自己的想法,有效提升口語的訓練,例如:教師在講解課文時,可以播放相關(guān)的知識背景視頻,促使學生加深理解課文,講述自己的觀點;也可以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以小組分組形式,通過表演的方式,讓學生以自己的語言表述課本內(nèi)容,鞏固多學知識,情境教學的模式,更容易讓學生開口表述,訓練口語表達能力。
結(jié)束語:
綜合以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應根據(jù)小學生的模仿力強,好奇心重的年齡特點,密切配合語文教材目標,以口語及語言兩大表達訓練,扎實低年級學生的表達能力,形成良好優(yōu)秀的語言習慣,讀與寫的有效配合,系統(tǒng)化、條理化地制定教學目標計劃,使學生在提升了表達能力的同時,學習語文的綜合能力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與鞏固。
參考文獻
[1].劉秀銀.以讀為本,指向表達——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設計技巧[J].學苑教育,2016(22-27).
[2].黃元虎.“表達性”閱讀課的教學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6(17):51-54.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qū)中村中心小學